第六章 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1/2)
“到了到了,就是这里。”
玉鼎真人叫住了施法疾行的任以诚。
三人止住身形,停在了一座参天的山峰之下。
玉鼎真人带着任以诚和杨戬,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入口,往里面去是条仅仅能让两个人同时通过的隧道。
片刻后。
三人绕过九曲十八弯的隧道,来到了一处地势奇特的山谷。
面能看到天空,犹如天井一般。
玉鼎真人拐到一面石壁后,搬开了一堆乱石和杂草,露出了后边的洞口。
洞中大约方圆两三丈,四周摆着烛架。
任以诚手指一弹,射出几道火元,将蜡烛点燃。
山洞顿时一片明亮。
就见洞最里面是块天然的高台,顺三四节台阶下来,面放着蒲团和一张矮桌。
桌堆着竹简,已经落满了灰尘。
杨戬打量着四周,不由叹道“真难为你能找到这里。”
玉鼎真人嘿嘿一笑,得意道“我以前练功偷懒的时候就常常躲在这里,连我师父都找不到。”
“是他老人家懒得跟你计较吧。”
任以诚才不相信,堂堂元始天尊,三界中修为最高深的大神通者,会连这点儿事都不知道。
玉鼎真人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总之,这里很安全,那个三首蛟就算累断了腰子也找不到。“
“真人,这话可不兴乱说。”
任以诚连忙往洞口看了看,生怕下一刻三首蛟就从外面走进来。
玉鼎真人见状,嘲讽道“嘿呀,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胆小了,刚才抢三首蛟龙珠的胆量呢”
任以诚淡淡道“我这个叫谨慎,古人云,乐极容易生悲,不得不防啊。”
“先不说这个了。”杨戬打断了两人,正色道“大哥来商量一下,接下来要怎么办
这里虽然安全,但是咱们不可能在这里躲一辈子。”
他拿了三个蒲团,放在了山洞中间。
三人围坐在一起。
任以诚思索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光在这里想没用,得想办法弄清楚敌人的动向才行。
最起码,我们要知道三首蛟的伤势是轻是重,需要多久才能恢复。”
杨戬皱眉道“现在外面只怕到处都是天兵天将,咱们贸然出去打探消息,太危险了。”
任以诚沉默了片刻,转头看向了另一边,问道“真人,您见多识广,有什么办法没有”
“这”玉鼎真人挠了挠头,然后深深地看了两人一眼,道“也罢,现在大家都是一根绳的蚂蚱,我就教你们七十二变。
如此你们再出去,就可安全无虞。”
任以诚和杨戬对视一眼,均面露喜色。
“只是,我凭什么教你们呢”
玉鼎真人故作矜持的转过了身去,背对着两人道“要不你们拜我为师吧。
你们两个都拥有天眼,天赋异禀,收了你们也不算辱没了贫道的威名。”
任以诚笑道“真人若是不介意我们是天廷重犯,那我兄弟二人自然是乐意之至。”
玉鼎真人闻言,脸色一僵,然后面无表情的转回了身来。
“算了,我现在就传授你们口诀,听好了”
不多时。
两人已得了真传,各自体悟。
所谓七十二变,并非是指变化七十二种不同的事物,也不是七十二种神通。
这个数目其实只是代称,真正乃为千变万化之意。
修成这七十二般变化之功,凡天地间飞禽走兽,山石草木,阴阳五行之中,万事万物,无不变化,运用之妙,尽皆存乎一心。
最为玄妙的是,除了少数那些修为通天的大能,以及少数如天眼或火眼金睛之类的存在,几乎无法看破这门法术的虚实真伪。
玉鼎真人博览群书,玉虚宫的法术无所不知。
但却有个极大的缺点,就是他只会背书,对于书中的内容,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是以,想要得到他的指点,那是完全指望不的。
所幸,杨戬身体里流着神仙血脉,天资卓绝,悟性奇高。
任以诚跟他相互参研之下,修炼起
玉鼎真人叫住了施法疾行的任以诚。
三人止住身形,停在了一座参天的山峰之下。
玉鼎真人带着任以诚和杨戬,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入口,往里面去是条仅仅能让两个人同时通过的隧道。
片刻后。
三人绕过九曲十八弯的隧道,来到了一处地势奇特的山谷。
面能看到天空,犹如天井一般。
玉鼎真人拐到一面石壁后,搬开了一堆乱石和杂草,露出了后边的洞口。
洞中大约方圆两三丈,四周摆着烛架。
任以诚手指一弹,射出几道火元,将蜡烛点燃。
山洞顿时一片明亮。
就见洞最里面是块天然的高台,顺三四节台阶下来,面放着蒲团和一张矮桌。
桌堆着竹简,已经落满了灰尘。
杨戬打量着四周,不由叹道“真难为你能找到这里。”
玉鼎真人嘿嘿一笑,得意道“我以前练功偷懒的时候就常常躲在这里,连我师父都找不到。”
“是他老人家懒得跟你计较吧。”
任以诚才不相信,堂堂元始天尊,三界中修为最高深的大神通者,会连这点儿事都不知道。
玉鼎真人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总之,这里很安全,那个三首蛟就算累断了腰子也找不到。“
“真人,这话可不兴乱说。”
任以诚连忙往洞口看了看,生怕下一刻三首蛟就从外面走进来。
玉鼎真人见状,嘲讽道“嘿呀,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胆小了,刚才抢三首蛟龙珠的胆量呢”
任以诚淡淡道“我这个叫谨慎,古人云,乐极容易生悲,不得不防啊。”
“先不说这个了。”杨戬打断了两人,正色道“大哥来商量一下,接下来要怎么办
这里虽然安全,但是咱们不可能在这里躲一辈子。”
他拿了三个蒲团,放在了山洞中间。
三人围坐在一起。
任以诚思索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光在这里想没用,得想办法弄清楚敌人的动向才行。
最起码,我们要知道三首蛟的伤势是轻是重,需要多久才能恢复。”
杨戬皱眉道“现在外面只怕到处都是天兵天将,咱们贸然出去打探消息,太危险了。”
任以诚沉默了片刻,转头看向了另一边,问道“真人,您见多识广,有什么办法没有”
“这”玉鼎真人挠了挠头,然后深深地看了两人一眼,道“也罢,现在大家都是一根绳的蚂蚱,我就教你们七十二变。
如此你们再出去,就可安全无虞。”
任以诚和杨戬对视一眼,均面露喜色。
“只是,我凭什么教你们呢”
玉鼎真人故作矜持的转过了身去,背对着两人道“要不你们拜我为师吧。
你们两个都拥有天眼,天赋异禀,收了你们也不算辱没了贫道的威名。”
任以诚笑道“真人若是不介意我们是天廷重犯,那我兄弟二人自然是乐意之至。”
玉鼎真人闻言,脸色一僵,然后面无表情的转回了身来。
“算了,我现在就传授你们口诀,听好了”
不多时。
两人已得了真传,各自体悟。
所谓七十二变,并非是指变化七十二种不同的事物,也不是七十二种神通。
这个数目其实只是代称,真正乃为千变万化之意。
修成这七十二般变化之功,凡天地间飞禽走兽,山石草木,阴阳五行之中,万事万物,无不变化,运用之妙,尽皆存乎一心。
最为玄妙的是,除了少数那些修为通天的大能,以及少数如天眼或火眼金睛之类的存在,几乎无法看破这门法术的虚实真伪。
玉鼎真人博览群书,玉虚宫的法术无所不知。
但却有个极大的缺点,就是他只会背书,对于书中的内容,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是以,想要得到他的指点,那是完全指望不的。
所幸,杨戬身体里流着神仙血脉,天资卓绝,悟性奇高。
任以诚跟他相互参研之下,修炼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