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都出现了不公,那么老百姓还有什么说理的地方现在凭这个办法,好像是得到了银钱,能够抢救灾区的百姓。但是一旦实行这个办法就是遗祸万年,从今以后朝廷就没有宁日了。”
    刘昱现在也完全站在了贾珂这一边,他知道这个方法对朝廷的危害,“贾大人说的不错,这是在绝朝廷的根。以后这种话不要再说了。”
    刘昱要不是看在孙彦也是也是皇上这一系的份上,早就在皇帝面前参他祸乱朝纲之罪了。
    孙彦到他们俩这么说,表面上虚心接受。心里却有自己的想法,这一次他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办法递到皇上面前,并且要让皇上亲自下旨在天下实行,这是他这一次的任务。
    而老孟明在一旁对他们的争论却视而不见,拿着一本闲书在那里摇头晃脑的看。现在的老孟明算是明白了,他这一辈子尽是得罪人了,到老了占了一次队,才有今天。现在他已经到了自己人生的顶峰,没有必要再和他们真的你死我活了,现在天下还是要看年轻人的。
    贾珂最后也想出一个办法,“现在咱们各地不都是有捐官的吗这些人送上来的银子最后还不都是便宜了那些贪官污吏,最后能到了朝廷手里的少之又少了。不如咱们改一个章程,以后朝廷捐官不要银子了,改为捐粮食,然后送到粮储道已被各地救灾。”
    刘昱一听这个办法觉得很有意思,如此一来至少能挺过这一段时间,粮储道的粮食也能够充裕一些。
    “贾大人这个办法好,我看可行,不如咱们就一起上折子,先和皇上禀报一声,看看万岁爷他老人家的意思。”刘昱兴奋地说道,如果贾珂的这个办法能行得通,那么今年的两次灾害,就算是过去了。
    孙彦却不以为然地说道“贾大人这个法子看着好,在我看来也不过镜花水月罢了。”
    刘昱听到孙彦又一次泼凉水,终于有些忍不住了,“孙大人,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贾大人这个法子哪里不对了你给我说清楚。”
    孙彦从桌子上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然后才说道“你以为天下的粮食有多少那些富富虽然有些粮食,但是如果用银两折粮的话。江南的那些富户倒是愿意,你想过黄河两岸的那些人了没有那些人还不闹起来。”
    刘昱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江南江北的粮价相差很多,以银折粮对江南来说大有好处,但是对于江北的那些士绅来说就是又平白多了许多的支出。如此一来,这些人哪里能干。
    而且这样做会使南北的矛盾更加尖锐,本来南方就人文荟萃,生活安逸。因此读书的人比北方要多出许多,再有就是,南方的人读书气氛要超过了北方。
    这使得每一次会试,出访的结果都是南方的人占到了榜上的23还多,这本来就已经激起了北方人的不满。
    如果现在再出台这个政策,那么明显的就是南方人占了便宜,北方人甚至连捐官的机会都要落后,被南方人一筹,恐怕到时候朝廷就会失去北方士绅的人心。
    而在抵抗北方鞑靼人的方面,还是要靠这些彪悍的北方人的,如果北方人一起撂了挑子,恐怕最后朝廷会不好收拾。
    刘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贾大人,你这个建议还是有些欠考虑,咱们再想别的办法吧。”
    贾珂对于南北方,到底是捐银还是捐粮,这个问题上还是有办法解决的。只要是让他们自便,愿意捐粮的捐粮,愿意捐银的捐银事情就会解决。但是贾珂想了想,又把话吞了回去。现在最难的应该是皇帝自己着什么急,这天下现在又不是自己的。
    孙彦见到贾珂闭口不言,马上就说道“现在事情紧急,我看还是我的那个办法可行,不如就先行几个月。等到了明年再废止也不迟。这样至少能让朝廷度过今年的难关。”
    刘昱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孙彦的办法,确实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法了。
    刘昱于是拱手对贾珂说道“贾大人,不如咱们就把孙彦的办法,写成折子让皇上御览吧。”
    贾珂面无表情的说“这件事我不管,你们自己写折子,自己递到皇上面前,我就当没看见。”
    贾珂可不想参与这件事,这可是天大的丑闻。如果让史书上记上一笔,几辈子都翻不了身。

章节目录

红楼庶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下白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下白兔并收藏红楼庶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