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一番寒暄后,专访正式开始。
黄宏达打开笔记本以及录音笔,微笑着说“周医生,请你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
周文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很快便坦然了。
他所要说的话都是事实,并没有编造虚构,没有什么好谦虚的。
“我叫周文,97年生人,今年23岁,老家是江都人,江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大四生
经过不断的刻苦学习,我掌握了dna的提取技巧
提取的dna又恰巧被江州第一人民医院,高级病毒专家、cr组组长张曙光发现,获得了他的青睐”
黄宏达打字的手慢慢停顿了一下,最后忍不住问道“周医生,你说的这些都是真得”
周文笑着点点头“当然是真的,不相信您可以去学校或者医院去问。”
黄宏达想到了那天晚上周文的表现,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也是应该的。
“好的,你继续。”
“嗯因为我的工作相对比较清闲,在工作之余,接着大学的研究,继续做水稻蚜虫的基因改造研究”
周文洋洋洒洒讲了半个小时。
像基因改造那些专业名词,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词汇解释给黄宏达听。
黄宏达是越听越惊讶。
等听到复柦、同计、交大这些大学的教授都来听他的答辩会,满脸的不可思议,感觉他在天方夜谭一般。
这怎么可能
985211双一流大学的专家教授,全都跑来听你一个本科生的答辩会
这实在是太浮夸了一点。
哪怕见识过周文的能力,黄宏达也没法下笔了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得的话,南周、人日、青年、光明、齐鲁、新京、楚天这些国内大报,怕不是要踏破门槛了,哪还需要他一个小小的江洲日报来做什么人物专访啊
“周老弟啊,你这个有些太夸张了。你看这样行不行,这一段我帮你稍微润色一下。”
周文当然明白他口中的“润色”是什么意思,笑着道“我说的都是事实,没有任何编造的成分。”
说着周文从口袋里掏出一个u盘,“这是前几天答辩会现场的视频会议记录,不相信你可以看看。”
黄宏达楞了一下,随后迫不及待的把u盘插入笔记本。
这要是真的,那这回就不是他帮周文了,而是周文帮了他一个天大的大忙。
“这种新闻如果报道出去,一定会引起轰动的,到时候升职加薪”
打开u盘视频,黄宏达越看眼睛瞪的越大
在确认消息的真实有效之后,黄宏达立刻安排报社里的首席记者,采访周文的同事领导。
开始只是采访孙静、刘卫平以及周文的直接领导张曙光。
大家对周文自然是赞不绝口,夸奖他的业务能力突出,团结同事,乐于助人等等。
黄宏达拿到采访记录后,研究了整整一天,最后全部推倒重做。
他有了一个全新的构思。
三天后,一篇洋洋洒洒上万字的专题报道新鲜出炉了。
至于文章名,黄宏达作为资深编辑,深谙媒体报道的精髓,自然不可能取水稻蚜虫的基因改造技术这种扑街标题,根本不会有人看。
而他们作为正儿八经的媒体,也不可能像uc震惊部那样,起个惊大学没毕业就被医院聘用,原因竟然是这种哗众取宠的名字。
经过深思熟虑后,文章名定为谁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首先这个标题很正能量。
其次也很吸引人。
大家看到这个名字,一定会想到医生和警察这两个职业。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有很大概率会看一眼文章。
而接下来,会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因为这篇文章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医疗系统。
同样是白衣天使,医生占据了全社会99的目光。
但是谁又知道,在医生的背后,有着一群更加伟大的实验员
他们没有光环,没有大众瞩目的焦点,常年直面病毒、细菌,甚至都不能称为医生。
他们是一群为了人类健康,在背后默默无闻,负重前行的人
在这样一篇煽人泪下的文章里,突出周文的努力勤奋、学识聪慧、年轻有为等等,来作为引爆点。
当然,也加入了一些孙静、刘卫平、张曙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作为绿叶衬托。
果然不出
黄宏达打开笔记本以及录音笔,微笑着说“周医生,请你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
周文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很快便坦然了。
他所要说的话都是事实,并没有编造虚构,没有什么好谦虚的。
“我叫周文,97年生人,今年23岁,老家是江都人,江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大四生
经过不断的刻苦学习,我掌握了dna的提取技巧
提取的dna又恰巧被江州第一人民医院,高级病毒专家、cr组组长张曙光发现,获得了他的青睐”
黄宏达打字的手慢慢停顿了一下,最后忍不住问道“周医生,你说的这些都是真得”
周文笑着点点头“当然是真的,不相信您可以去学校或者医院去问。”
黄宏达想到了那天晚上周文的表现,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也是应该的。
“好的,你继续。”
“嗯因为我的工作相对比较清闲,在工作之余,接着大学的研究,继续做水稻蚜虫的基因改造研究”
周文洋洋洒洒讲了半个小时。
像基因改造那些专业名词,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词汇解释给黄宏达听。
黄宏达是越听越惊讶。
等听到复柦、同计、交大这些大学的教授都来听他的答辩会,满脸的不可思议,感觉他在天方夜谭一般。
这怎么可能
985211双一流大学的专家教授,全都跑来听你一个本科生的答辩会
这实在是太浮夸了一点。
哪怕见识过周文的能力,黄宏达也没法下笔了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得的话,南周、人日、青年、光明、齐鲁、新京、楚天这些国内大报,怕不是要踏破门槛了,哪还需要他一个小小的江洲日报来做什么人物专访啊
“周老弟啊,你这个有些太夸张了。你看这样行不行,这一段我帮你稍微润色一下。”
周文当然明白他口中的“润色”是什么意思,笑着道“我说的都是事实,没有任何编造的成分。”
说着周文从口袋里掏出一个u盘,“这是前几天答辩会现场的视频会议记录,不相信你可以看看。”
黄宏达楞了一下,随后迫不及待的把u盘插入笔记本。
这要是真的,那这回就不是他帮周文了,而是周文帮了他一个天大的大忙。
“这种新闻如果报道出去,一定会引起轰动的,到时候升职加薪”
打开u盘视频,黄宏达越看眼睛瞪的越大
在确认消息的真实有效之后,黄宏达立刻安排报社里的首席记者,采访周文的同事领导。
开始只是采访孙静、刘卫平以及周文的直接领导张曙光。
大家对周文自然是赞不绝口,夸奖他的业务能力突出,团结同事,乐于助人等等。
黄宏达拿到采访记录后,研究了整整一天,最后全部推倒重做。
他有了一个全新的构思。
三天后,一篇洋洋洒洒上万字的专题报道新鲜出炉了。
至于文章名,黄宏达作为资深编辑,深谙媒体报道的精髓,自然不可能取水稻蚜虫的基因改造技术这种扑街标题,根本不会有人看。
而他们作为正儿八经的媒体,也不可能像uc震惊部那样,起个惊大学没毕业就被医院聘用,原因竟然是这种哗众取宠的名字。
经过深思熟虑后,文章名定为谁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首先这个标题很正能量。
其次也很吸引人。
大家看到这个名字,一定会想到医生和警察这两个职业。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有很大概率会看一眼文章。
而接下来,会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因为这篇文章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医疗系统。
同样是白衣天使,医生占据了全社会99的目光。
但是谁又知道,在医生的背后,有着一群更加伟大的实验员
他们没有光环,没有大众瞩目的焦点,常年直面病毒、细菌,甚至都不能称为医生。
他们是一群为了人类健康,在背后默默无闻,负重前行的人
在这样一篇煽人泪下的文章里,突出周文的努力勤奋、学识聪慧、年轻有为等等,来作为引爆点。
当然,也加入了一些孙静、刘卫平、张曙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作为绿叶衬托。
果然不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