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翻开史书,会发现沐氏一系犹如受到诅咒。
    从先祖沐英到沐昆的长子、长孙,平均寿命还不足四十岁,有好几个都属于壮年暴毙。
    其后,只有一个活到七十岁,而且还长期患病,中途因病让儿子代理职务。
    剩余的黔国公,基本都不得好死,软禁而死、下狱而死、亲母毒死、叔叔谋害,末代黔国公能够战死沙场已算风光。
    王渊下午吃了些东西,一直陪沐昆耍到傍晚,连晚饭也是在沐家吃的。
    他没发现沐家有啥不良饮食习惯,可能是什么遗传基因缺陷,导致历代黔国公都属短命鬼吧。也可能是黔国公总要带兵打仗,难免受到瘴气影响,史书记载沐家出征,总有“暑瘴退师”、“瘴作而还”这类描述。
    “你为何力气那么大”
    饭桌上,六岁的沐绍勋出声询问,一脸崇拜地看着王渊。
    王渊笑道“天生的吧,不过也有坚持锻炼的原因,小公爷也该每天坚持锻炼。”
    “我每天都在用功呢,上午读书,下午练功。”沐绍勋昂首挺胸道,又看向自己的父亲,似乎在说快夸我,快夸我
    “这小子还算勤奋。”沐昆眼神中尽是慈爱之情。
    沐昆九个月丧父,由祖母养大,从小就缺父爱。因此他对儿子悉心教导,关爱有加,似乎想把缺失的父爱都补在儿子身上。
    正是这种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让沐绍勋健康成长,可谓文武双全。
    在武功方面,虽然沐绍勋打仗的次数,没有父亲沐昆那么多,但从未有过败绩。而且他通过怀柔手段,彻底平定南中地区,比直接打仗更加高明。
    在文化方面,沐绍勋与流放云南的杨慎是忘年交,他自己也是个诗人。
    顺便一提,讨厌文官的沐昆同样是诗人,甚至还有玉冈诗集传世,写一首送别诗给王渊再正常不过。
    沐昆和沐绍勋父子,一个死后谥号“庄襄”,一个死后谥号“敏靖”,可谓沐氏最后的菁华。接下来几代,都不是啥正常人类,个个嚣张跋扈,总是被朝廷问罪。
    “贵州跟云南有什么不一样吗”沐绍勋是个好奇宝宝。
    王渊想了想说“贵州山多。”
    沐绍勋问“比云南的山还多”
    “嗯,比云南的山还多,”王渊想起某人,笑道,“贵州还有竹熊。”
    “竹熊是什么熊”沐绍勋疑惑道。
    王渊说“喜欢吃竹子的熊,小公爷家不是在九龙池有别业吗”
    沐绍勋点头道“嗯,九龙池种了好多柳树,还养了好多马但这跟竹熊有什么关系”
    沐家的九龙池别业,就是清朝吴三桂的平西王府。
    王渊笑问“沐家的九龙池别业为何栽种柳树”
    沐绍勋答道“先祖昭靖公沐英效仿周亚夫,所以才种柳牧马。”
    周亚夫有个细柳营,每年都要“柳营春试马”。
    王渊瞎扯道“细柳营的军旗,便绣着一只竹熊。”
    “真的”沐绍勋惊问。
    沐昆“”
    王渊说“竹熊古称食铁兽,相传为蚩尤坐骑。”
    “好厉害”沐绍勋这小子居然信了。
    沐昆实在听不下去了“竹熊古称食铁兽,这个我知道。怎的又成蚩尤坐骑了而且还是细柳营的军旗”
    “我从一本古书上看到的。”王渊继续胡扯。
    这个话题,王渊曾在龙岗山跟王阳明聊过。
    王阳明表示难以考证,因为史书对细柳营的军旗没有记载。至于食铁兽跟熊猫扯上关系,应该是从晋代开始的,郭璞注尔雅便有提及“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
    无法证伪的事情,随口胡诌即可。
    沐绍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梦回大明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