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短工来举例,不但要给工银工资,还要饮食米口粮、盘缠银路费、农具银器材损耗费、柴酒银喝点小酒,林林总总算起来一天就要二十文钱,而且还只够这些短工养家糊口。
    当然,短工干得也多,每天起早贪黑,比长工的劳动强度更大。
    而原则上,像周冲此等奴仆,王渊可以不给工资,只日常吃住,偶尔给些赏钱即可这种事儿,王渊实在干不出来。
    周冲没舍得把东西往马背上放,建议道“二哥,不如再买一匹驮马,专门用来驮运行头。”
    “可以。”王渊也醒悟过来。
    之前王渊是一个人,而且官道狭窄,带双马不好赶路。因此应考书箱、衣服、毯子、米盐等物,全都由“阿黑”驮着,战斗时还得先卸货,生生把一匹战马当成驮马来用。
    现在两个人赶路,需要带的东西就更多,必须再买一匹驮马才行。
    平夷城没有专门的马市,临时买马还真不容易。王渊跑去找指挥使李玺,用五两银子买来一匹滇马,这马矮小得很,但腿脚粗壮,适合拉车运货。
    周冲往驮马上放东西的时候,李应牵马走来,笑道“你这仆从不错,挺机灵的,而且还勤快。”
    王渊感慨说“以他的身世经历,不机灵勤快早饿死了。”
    就在此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突然奔跑过来。他浑身衣服都破烂不堪,脚上连草鞋都没有,只用破布随便包起来,面部有多处擦伤和淤青。
    正是沦落到睡大通铺的田秋。
    田秋也是直接认马,跑到王渊跟前,作揖道“阁下可是贵阳神童王若虚”
    “正是。”王渊作揖回礼。
    田秋自报家门道“在下思南府学生员田秋,字汝力。久慕若虚兄才名,今日特来一见。”
    “原来是汝力兄当面,你这是遇到土匪了”王渊问道。
    “实在有辱斯文,”田秋羞惭道,“在下没有若虚兄之武勇,书伴也被土匪杀了,我靠跳崖才逃过一劫。身上值钱物品,皆被土匪搜去,鞋子和方巾也在跳崖时不知去向。”
    又是个倒霉蛋,从思南府到云南,比贵阳到云南还要多走一千里,眼看着就要走出贵州地界,居然落得这幅模样。
    王渊问道“汝力兄的应考文书,不会也弄丢了吧”
    “没有,应考文书用油纸包着,缝在内衣中,土匪没能搜到。”田秋忍不住有些脸热,他其实把文书缝进底裤,土匪们除非掏裆,否则还真找不出来。
    王渊扭头对越榛说“文实兄,你与这位田兄身材相仿,不若先借他一套衣服鞋帽。”
    越榛笑道“都是贵州士子,自应互相帮扶。”
    王渊又拿出五两银子,塞到田秋手里“汝力兄请收下。”
    王渊的银子也没几个了,夜袭叛军分赃几百两,在文明书院就用去不少,现在只剩二百两左右。明斤为十六两,也即十二斤半,其中有六斤多还放在穿青寨存着。
    田秋连忙对着王渊、越榛二人作揖“两位兄台慷慨相助,现在感激不尽”
    此人年龄也不大,今年十六岁,只比王渊年长一岁。这个年纪从思南府走到昆明应考,足足三千多里地,还真是难为他了,没被砍死、病死算是运气好。
    田秋很快换上新衣,又戴上方巾,说道“我大兄为曲靖府通判,等到了曲靖,再与诸位朋友宴饮答谢。”
    通判为正六品,相当于地级市的副市长,主管清军清查当地军户、缉盗、农事、盐事、水利、屯田、牧马等。反正油水非常丰厚,田秋的大哥肯定不缺银子。
    “好说,出发吧。”王渊笑道。
    经过斩杀匪首那一战,王渊已经成为实际领头人,就连秦把头做事都要提前征求他的意见。
    王渊说出发,那就出发。
    本来赶路是很枯燥的,恰好周冲会唱戏,而且主动给众人免费献艺。
    他唱的是明代滇曲,跟清末民国的滇剧不一样,唱法夹杂着山西梆子、湖广和两淮曲调,应该是明初大移民带来的融合。
    “众军士连日苦困睡沉沉,老令公饥寒交迫眼发昏外头走进来六郎小将军,脱战袍惊醒了令公老大人”周冲高声唱着杨家将,他在土匪窝里就靠这个混得挺舒坦。
    “好”
    商队脚夫和生员们连声喝彩,有人唱戏耍乐,可比单纯赶路有意思得多。

章节目录

梦回大明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