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宁,二皇叔为何不问问子宁的意思而是直接便替子宁回绝了”
    萧二皇子几乎气笑了。
    一旁萧四皇子脸上神情也严肃起来。
    只有萧三皇子还在状态外。他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不过是件小事。子宁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也是时候张罗门亲事了。如果这里有喜欢的姑娘,娶回去也无妨。二哥,四弟,你们怎么一脸的不悦咱们萧家儿郎,天下什么样的姑娘娶不得只要自己喜欢,便去娶。”
    “闭嘴。”
    萧二皇子和萧四皇子齐声喝道。
    萧三皇子很委屈,他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怎么兄长的兄弟都开口让他闭嘴。
    如果真的乖乖闭嘴,便不是萧三皇子了。萧三皇子向来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让他多说几句,他或许无话可说便闭嘴了。可让他闭嘴,他是一定不会让人如愿的。“既然子宁觉得自己会喜欢那位凤家的公主,便让两人见个面啊,多简单的事。相中了,便娶。相不中,便不娶。有什么难的”
    虽然萧子宁觉得萧三皇子这话更加不靠谱。
    不过也只有萧三皇子似乎站在他这边。“多谢三皇叔。”
    一句谢,让萧三殿下洋洋得意的又补充了一句。“子宁,大胆的去试。三皇叔支持你。”
    “凑什么热闹。本来是件小事,回绝了便是。偏要无是生非。萧子宁,你到底有何居心可别说你是替萧氏打算的,我们萧氏可不缺你这样的打算长宁唤我进宫何事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在这里猜来猜去的,无端揣摩长辈的心思就算你愿意娶那位月公主,本王也不会同意”
    “你二皇叔既然回绝了,自然有他的考量。你姓萧,是大皇兄的儿子,我和你二皇叔还会害你不成。子宁,别钻牛角尖了。这事到此为止。三哥,你也少说几句。不懂瞎凑什么热闹。”萧三皇子嘀咕几句,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最终才和事佬的开了口。“好了,二皇兄,四皇弟,还有子宁。都是一家人,何必为了一件小事伤了和气。子宁啊,既然你二皇叔和四皇叔都开了口,想必这事便是你的不是了。你可不能太倔强了,得听长辈的话行事。临行前,你父王可是千叮嘱万嘱托,让我和你四皇叔照顾好你,你可不能害我们两人背信弃义啊。”
    萧子宁脸色白了白,脸上缓缓露出几分自嘲的笑意。
    “原来,我只是想效仿长宁,娶个合自己心意的姑娘,在三位皇叔眼中,便是大逆不道。”萧子宁说完,一脸落寞的转身进了屋子。
    萧三皇子怔了怔,侧头看了看萧二皇子和萧四皇子。“二皇兄,四皇弟子宁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有道理见鬼的有道理。萧子宁心里若是没鬼,他脑袋拧下来给这个棒槌三弟当球踢。“四弟,去我院里喝几杯。”萧四皇子点点头。在萧三皇子不解的目光中,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了。
    萧三皇子看了看刚才萧子宁进的堂屋。
    又望了望萧家两兄弟离开的院门,最后一甩袖子,这事和他似乎没什么关系,反正他也不明白。
    干嘛要凑这个热闹,弄得自己白白惹了一身骚。还不如去外面找些好酒喝。
    萧三皇子于是不带走一片衣袖的出了府,去寻美酒佳肴去了。
    而先前看似失意的萧子宁,站在窗边目睹了萧家三位皇子先后出了院子,一气之下将桌上摆的一只雕花大瓶挥到地上。瓷瓶摔的四分五裂,几支晚荷散落在地,萧子宁先是面无表情,很快唇角扬起冷冷的笑意。
    翌日。
    萧子宁亲赴宫门,他的装扮实在太显眼了。
    有朝臣上前搭话,很快知道这位便是萧氏来使。
    他们这几天议论的合亲对象萧子宁。萧子宁表示自己有事求见凤帝,奈何寻不到门路。
    这还了得
    堂堂的萧氏来使竟然不知道如何进宫。
    想要晋见皇帝,竟然被拦在宫门之外。有热情的朝臣便表示自己会代为禀报凤帝。萧子宁十分客气的道了谢,换来诸人的一声规矩守礼。
    有人小声议论,说没想到这位萧子宁竟然是个谦谦君子。
    先前还有人担心,说萧氏蛮荒之地,那个萧子宁的性子是不是特别暴躁。自家公主若是嫁过去,少不得要吃些苦头。如今看来,他们多虑了。
    这位萧子宁,萧大皇子之子。
    实在有让人一见倾心的本事。
    果然,大殿上,有朝臣提出此事。此时,此刻,凤戈不便回绝。
    于是萧子宁被带上殿。
    他规矩的行了礼,然后才不急不缓的开了口。
    表示自己姓萧,从小到大备受萧氏上下怜爱。他想回报萧氏,想要做件对萧氏,对凤氏都好的事。他听说凤戈有位皇妹,模样出众,性子活泼讨喜,所以亲自上殿求娶。希望凤戈能将凤月心许配给他,一嫁一娶,好事成双,以全两国百年情谊。
    这是一出逼宫。赤果果的逼宫。
    凤戈自然不会让萧子宁如愿,可不管凤戈拒绝还是同意,事实上,萧子宁自从站到大殿上,已经占了上风。
    朝臣们趁机进言,说既然萧公子有些意,不如陛下便成全了他。他是皇后娘娘的兄长,也算是一家人了。月公主嫁过去绝不会受委屈的。
    被云驰一句听说令妹才艺双绝,不如便安排令千和萧公子见一见这才将那位激动的脸红脖子粗的朝臣怼了回去。
    不过这种事,有人跑出第一棒,便会有人接过第二棒。
    有人试图以联姻百好而无一弊来游说。
    这次开口的是娄柏昀。
    “大人说的仿佛亲眼所见般,大人既然对草原如何向往,不如便领了使臣一职,亲赴草原一观。”
    随后是秦征两方人马你一句我一句,吵了不可开交。

章节目录

第一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百里墨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百里墨染并收藏第一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