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这句呢”
    李亦儒笑道“这诗也不是张先的”
    现场观众一片哗然难道整个典故中,除了80来岁纳个小妾外,其他的都是后人胡乱安上去的么
    李亦儒解释“张先的确对此写了诗,但是,很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宋代叶梦得的石林诗话里倒是收录了两句残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
    从苏轼的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和张先的残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来看,现今广为流传的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和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它们明显不属于两位诗人。
    能够误传起来的往往都是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东西,所以在流传过程中,苏轼这首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典雅之作,很容易就被更通俗、更直白的民间段子所取代了,以至于造成很多人误以为真。
    但到底是什么时候被民间段子取代的,这个我真没有考证,恕我才疏学浅”
    李亦儒话毕,演播厅内所有人的目光从李亦儒身上转移到了虞若云的身上,等着老爷子盖棺定论。
    老爷子此时特别慈祥地看着李亦儒,他根本毫不掩饰他对李亦儒的喜欢,微微点点头“亦儒说得没错,这个流传很广的典故,基本都是杜撰的,李亦儒说得完全正确”
    现场顿时掌声响起,大家不得不佩服台上这个青涩但博学的少年天才
    虞若云又道“这个典故是从建国后,60年代开始被误传的,至于张冠李戴这件事最初的起源是谁,其实已经不可考。谣言误传就是这样,我们知道它是错的就好,没必要追根溯源。
    在此我必须要再次表扬李亦儒,我听我孙女说很多网友觉得李亦儒不过是背诵机器而已,我在此郑重地道,在日常的交流中,我发现李亦儒的学识,起码是名牌大学系研究生的水平”
    哗
    全场再次掌声雷动
    这是最高的评价这可是国学名家虞若云的首肯啊
    一个高中还没毕业的男生,被国学名家称赞有系研究生的水平,那是多大的荣誉啊
    大家之前一直惊叹于李亦儒强大到无以复加的脑力,但此时才真正意识到,李亦儒不仅仅只会背诗,他对诗作的理解也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
    不过柳依依有些纳闷,怎么李亦儒脸上一丝笑模样都没有了呢他怎么那么严肃呢不是应该很开心的么
    小了,格局小了啊
    前世带研究生的副教授李亦儒,最终还是挤出一丝笑容,鞠躬道“谢谢您的夸奖我还有很多不足,一定会更加努力的争取日后不仅仅是研究生水平,还要带研究生”
    “好,有志气,有远大抱负富旦大学欢迎你”虞若云似认真似开玩笑地伸出了邀请的手势。
    柳依依道“好两组选手请台下休息,最后一组对决,请双方上台”
    李亦儒提足下台,神色平和得就像出去溜了个弯一样。
    可是董劲夫神情呆滞地低着头下台,然后一言不发地默默坐在了位子上。
    王常亮拍了拍他肩膀以示安慰“非人力可为,这个没办法,在常规状态下,咱们只能无限迫近,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是超越不了。可一旦他进入暴走模式,咱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碾压咱们。
    这也就是你,还能跟他在常规状态下掰掰手腕,你实在太牛逼了换成我们啊,李亦儒不用大招我们都根本招架不住”
    王常亮撤回手的时候,发现手上湿漉漉的,董劲夫满背都是汗可见刚刚在台上那短短的3分钟的比赛里,董劲夫究竟有多紧张多投入
    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语的董劲夫,他突然咧嘴笑了,低声说了句“痛快”

章节目录

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鲜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鲜谨并收藏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