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昌节度使府

    冯道在账簿上写完最后一划,放下笔,揉了揉手腕。

    “记完了”坐在旁边榻上悠闲品茶的孙鹤对冯道招招手。

    冯道起身,走到孙鹤对面坐下。

    孙鹤给冯道舀了一盏茶,又从旁边拿出一卷书,抱怨道

    “老夫让你进府是为了让你多读读书长长见识,你倒好,把时间都耽搁到这些琐事上,咱节度使府又不是没有账房先生和管粮草的属官,这些杂事丢给他们不就行了。”

    冯道双手接过书,笑着说“毕竟是二公子吩咐的事,总要尽职才行,再说晚辈在此次转运粮草中也所学颇多,受益匪浅。”

    这话冯道说的真心实意,如果不是这次亲自参与粮草转运,冯道真不知道只是送个粮草,居然需要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更不知道这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猫腻。

    孙鹤却不以为然,反而训诫冯道,“这些琐事不过小道,就算做好了又怎么样,身为谋臣,替主公出谋献策才是正道”

    事关民生,岂算小道,冯道想要反驳,只是张了张口,却无奈闭上,他知道,孙鹤说的,才是此时大多数读书人的想法。

    出谋献策,羽扇纶巾间,樯橹灰飞烟灭,一计闻名天下知。

    而处理政务,却只能劳于案牍之间,默默无闻。

    所以读书人,尤其是世家子,无不以出谋划策,高谈阔论为荣,而耻于伏案处理杂事。

    可是,案牍虽劳,却可安百姓,而百姓,才是天下根本啊

    孙鹤看着冯道默然不语,就知道他没听进去,心道果然是初出茅庐,还是不懂官场规则,不由以过来人的身份教导冯道

    “身在官场,家世和名声才是最重要的,你既然没有家世,那就该在名声上下功夫,你天天弄这些杂事,有谁看的见,别人除了赞你一声能干,对你名声有什么好处你该把心思多用在文章和天下大事上,你若能一篇文章天下知,你看哪个节度使不争着聘你。”

    冯道虽然不大认可孙鹤的说法,可也知道是为了他好,于是起身对孙鹤谢道“晚辈多谢孙公教诲”

    “这才对嘛,你文章写的这么好,要是只用在这些小道上,岂不暴殄天物”

    孙鹤满意的点点头,让冯道坐下,又问道“如今最后一批粮草已经上路,这里的事也快完了,今后你打算怎么办”

    “晚辈已经接到二公子手令,让晚辈去瀛洲见他,然后一起跟着回幽州。”在瀛洲快活了两个月的刘守文,见粮草转运完成,终于想起自己也该回去了,大概是见他这次做的实在好,居然想着派了亲卫来叫着他一起回去,冯道刚见到亲卫时,差点受宠若惊的被吓到。

    孙鹤听了却皱了皱眉,“你真打算以后跟着二公子”

    冯道疑惑的说“晚辈被二公子所聘,除了跟着他难道还能跟别人”

    “二公子那个人吧,”孙鹤顿了一下,“要不我跟大公子说一声,你干脆留在沧州好了。”

    冯道顿时明白了,孙鹤是觉得刘守光这人不行。

    在节度使府的这些日子,冯道也听了不少关于刘守文的传言,无一不是凶残,厌文喜武、极厌文人,这其中虽然有刘守文和刘守光不合的原因,可也只怕相差不远。

    说实话,要真能从刘守光手下弃官,冯道绝对愿意,可弃刘守光选刘守文

    还是算了吧

    哪怕他没见过刘守光,也知道那位是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负我的主,他又没孙鹤的家世,到时岂不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而且就算刘守光不是明主,可刘守文更不是啊,在节度使府的两个月,冯道虽然和刘守文接触不多,可也足以看出他是什么人。

    所以冯道对孙鹤认真的回道“二公子无论人如何,毕竟是聘了冯道,对冯道有知遇之恩,冯道岂能随意改弦易张。”

    看冯道如此坚决,孙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叹了一口气。

    “罢了,你既然执意如此,那就自己保重吧”

    “嘎吱”冯道推开大门,牵着马进来。

    正在前院做饭的丽娘听到动静,从厨房伸出头来。

    “大郎回来了”

    丽娘一惊,立刻丢下手中的瓢,从里面跑出来。

    “姨娘,我回来了”冯道笑着说。

    丽娘把冯道围住,仔仔细细看了个遍,看着没碰着磕着,更没挨打,这才放下心里,双手合十,念佛道,“阿弥陀佛,好歹没出事。”

    冯道哭笑不得,“姨娘放心,我在节度使府好着呢,好吃好喝还有书看,一点委屈都没受。”

    “那就好,那就好,我和你爹光收到你传的信,生怕你报喜不报忧,你爹还说你再不回来他就去沧州看你呢”

    “让爹和姨娘为儿子担心,是儿子不孝。”冯道听了很是愧疚。

    “你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强,走,快去见见你爹,我这正做饭,马上就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富民强国才是王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文理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文理风并收藏富民强国才是王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