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氏便道“今年过完年到中秋,净利一千六百多两。”
    这是除去所有人的工钱,包括凤氏按照当年傅振羽给林太太开的那工钱,一个月五两银子。
    林老太太道“丝织坊、衣为桑,从投入到挣钱,你小姑姑没出钱没出力,只负责收利。女婿晓得事,做主拿了一千两银子给外孙子备礼,很多吗”
    凤氏眨眨眼。
    是呢,出嫁前,表妹连外祖家上上下下都打点的好好的,亲生父母那里,又岂会落下不仅有丝织坊,小姨铺子的紧张,也是给小姑姑的。不客气地说,小姨这些年攒下的钱,比丝织坊还多。那么,拿大头的小姑姑,岂不是更富有了
    嫁人前养家糊口,嫁人后,依旧保证父母衣食无忧,来了京城,还能买这样的大宅子,用上仆妇凤氏打心眼里佩服,发出来自灵魂的感叹“表妹好厉害。”
    林老太太和林太太两个同时扶额,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个信息儿媳妇不大好教啊。
    且说林氏到了前头,傅振羽和李子坚已经给傅山长在内的所有人,看过了文章。就是凑数的牟信和傅振商,也交了一篇上来。
    李子坚说出自己的推测“明年的会试,从齐、葛两位阁老择一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两位的话,宗延的文章胜算很大。”
    至于其他人,李子坚不吱声了。
    被点名的李宗延也没做声,他的目标不是中进士,而是二甲。
    而傅振羽那里,私心希望只有十八岁的赵麟能中。可她知道这个不容易,不过,傅振羽静默了一秒,旋即振奋起来,道“科考从来无绝对一说还有四个多月,豁出去这个年不过了,找补一下,搏它一搏牟信,从明日开始,你便带着大家去万贤楼,我会提前和万兄说一声,给你们留位置。”
    只是个秀才的牟信,领命“是,夫子。”
    见林氏过来,李子坚道“好了,拿着批改过的文章去重写一遍,我们下午再对一次。”
    其他人鱼贯而出,只傅山长父子留下。不等李子坚开口,傅山长先问“你在信里所言令立宗祠一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尽管家丑不可外扬,但是李子坚为了博傅山长同情,少不得把事情都说了。从李家大老太爷,到族长还有李蒙三个,一个不落地全说了。说完后,李子坚道“这样的宗族,无胜于有。我和姐姐在汝宁重生,便寻思学傅家先祖,将宗祠该落汝宁府。”
    傅家也非土生土长的汝宁人,而是后搬来的,傅山长这一代,是傅家出生在汝宁府的第七代。
    傅山长晓得这样更好,但问题是“我这口角,怕是怕是没法子和一族之长、和做了二十年知府的进士老爷,去分辨些什么”
    闻言,林氏毛遂自荐“你不行,我来总不能叫闺女和女婿被旁人欺负。”
    重要的是,她闺女的家财只能是她闺女的,她要都费劲,怎么能便宜旁人呢

章节目录

回到古代开书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云上的悠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上的悠悠并收藏回到古代开书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