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
武后坐在殿内,腰依旧笔直。
“弹劾我的人很多”
邵鹏点头,“是。”
“可有为我说话的”
武后的神色看不出喜怒来,邵鹏脊背有些发热,“目前没有。”
武后笑了笑。
“这便是成王败寇。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官员,自然不会和年轻人般的冲动,为了一个看似失败的人去冒险。”
邵鹏心中暗叹,“皇后,外朝如今舆论滔滔,大多”
武后笑了笑,“大多是建言废后吧。”
邵鹏低下头。
武后淡淡的道“既然得罪了人,那自然要往死里去得罪,把此人往死里去压制。”
邵鹏说道“太子在前朝”
“五郎。”
武后说道“皇帝赶走了上官仪等人,连最为忠心耿耿的许敬宗也被赶到了御史台去。当初我以为他是想与我两败俱伤”
上官仪和许敬宗对武后也颇为敬畏,若是两边决战,这二位的立场说不得会摇摆。
“此刻我才知晓,他是想换掉那些资历老的,换上新人。这些新人便是太子的磨刀石,用他们来磨砺太子的威权”
这是太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监国。
以往帝后出巡,会丢些官员协助他处置一些小事儿。至于大事,依旧会送到皇帝那里。
而此刻太子前方坐着的是宰相们。
八位宰相。
“殿下。”
窦德玄起身。
“今年雪少,关中多地有干旱迹象。江、淮等地亦是如此”
这是一个考验。
这等政事每年没有十起也有八起,太子会如何处置
处置的手法,处置的态度都将会成为他执政途中的印记。
李弘说道“春江水暖鸭先知,此等事地方老农更为敏锐。工部与户部可派人前往各处查问,工部随即清点各地水利,及时疏浚。另,户部准备钱粮,钱粮要及时输送到各地以备灾荒。”
那一句是贾平安的诗
先去查探核实,这是新学的方法。
与此同时各项准备工作蓄势待发,一旦证实确有其事,工部和户部联手。工部组织指导各地疏浚水利,为旱灾做准备。而户部准备钱粮,并输送到灾荒可能的发生地。
无懈可击
“是。”
以往李弘观政只是看着君臣议事,偶尔说几句话,就和一个小透明似的。
但今日他坐在那里主持朝政。
李安期起身,“殿下,今日奏疏繁多,大多皆是”,他抬眸看了太子一眼,“多是建言废后”
帝后之争结束了,这场延绵两年多的暗战以皇帝的胜利而告终。
而成果就是太子坐在了那里。
所以太子就是最后的受益人。
政治从来都不讲情义,但凡能踩死对手就不会客气。
皇帝在宫中一言不发,外界却波澜涌动。
太子按理应当把此事丢给皇帝去处置,他没这个资格处置自己的母亲。
所以李安期这番话只是一个引子,引入宰相们对皇后的态度。
是支持废后,还是觉着维持现状更好
戴至德目光复杂的看着太子,知晓他遇到了麻烦。
前面一个问题是政事,太子处置的完美无瑕。后一个问题里包含人伦、宫斗、政争太子最好的法子是含糊以对。
李弘看了一眼李安期,说道“外界纷纷扰扰,可这是家事”
李安期的老脸一下就红了。
戴至德忍住大笑,起身道“殿下此言甚是。”
这是孤的家事,一群外人哔哔个没完,关你们屁事
这个表态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太子仁慈,但执政的态度却不软弱。
一个内侍进来,“殿下,赵国公持刀到了宫门外,呵斥一众官员,他求见皇后。”
戴至德只觉得浑身都凉了一下。
宫外的官员们都在排排坐,等着吃果果。
大伙儿都觉得皇后要凉了,于是人人喊打。
但贾平安却来了。
一人一刀。
在帝后暗战时,贾平安默不作声,一边都不帮。为此外界不少人说他忘恩负义,忘却了皇后对他的关爱。
但没想到他却在这个时候来了。
在皇后处于绝境时。
一人一刀。
这事儿自然只能去请示皇帝。
皇帝正在听人念奏疏。
“他这是做给朕看的吗”
王忠良一个激灵,“赵国公就一人。”
皇帝冷笑,“一人一刀,这便是说若是朕要对皇后动手,他便会杀进宫来与皇后同死。倒是有情有义”
武后坐在幽暗的殿内,邵鹏在说着。
“陛下那边说晚些一起用饭,天气冷就吃火锅。”
“太子说火锅吃多了上火”
武后坐在那里,默然看着殿外。
“那些人还在弹劾”
“是。”
武后讥诮的道“见风使舵者不可重用。皇帝此刻正在看着百骑送上的名册吧。”
“是。”
邵鹏说道“沛王这阵子没来。”
武后淡淡的道“趋利避害。”
邵鹏心中有些难过。
“上次约好来觐见的那些贵妇也没来。”
这便是树倒猢狲散。
周山象眼眶都红了。
一个内侍进来。
“皇后,赵国公在宫外持刀呵斥群臣此刻正在进宫,他陛下还许他带着刀。”
“平安”
皇后抬眸,一直平静冷漠的眸中多了些别的意味。
“他想杀谁”
皇帝嘟囔道“难道敢杀朕去看看。”
皇帝带着人缓缓而去。
到了皇后的寝宫外。
“赵国公在那。”王忠良轻声道。
贾平安缓缓走向台阶。
殿内,皇后独自走了出来。
她伸手摸了摸发簪。
皇帝看了一眼,哪怕视线不够清晰,他依旧记得那是一根用了多年的檀木发簪。
贾平安走上了台阶。
“阿姐,我来了。”
皇后缓缓伸手。
贾平安微微低头。
那只手放在他的头顶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我知晓你会来。”
“春天就要来了。”
罗德站在宫殿的高处,看着整座城市。
“罗德,那些叛贼已被剿灭,大军无所事事”
一个将领在低声说着众人的牢骚,“许多人想攻打吐火罗他们跃跃欲试,想和大唐交手。他们听闻东方富饶,若是能攻灭了大唐,大食将会成为这个世间最为强大的王朝,所有人都将匍匐在我们的脚下。”
罗德淡淡的道“那是一个庞大的大唐,他们击败了突厥人和吐蕃人,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先派人去吐火罗,再次问问他们,吐火罗可是大唐的疆域”
将领错愕,“大唐声称波斯是他们的都护府,吐火罗自然也是。”
罗德转身进去,“他们说是一回事,吐火罗是否承认是另一回事。”
吐火罗这块地方在历史上堪称是风云变幻。作为一块四战之地,这里曾经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帝国贵霜帝国。
但贵霜被灭,随后这块土地就纷乱不堪,你方唱罢我登场。
吐火罗是一个诸国组成的势力,曾隶属于突厥。
这便是小国的悲哀,大国争锋时,他们只能选边站。你要说不选边行不行可以,战端一开,你就是水中的浮萍。
吐火罗怎么办
这是目前所有人最忧心忡忡的问题。
国主很担心。
“大食人野心勃勃,他们不断在边境一带游弋,我们该怎么办”
“去向大唐求援吗”
“那我们将会沦为大唐的藩属,那些官吏将会从长安赶到这里,他们将会对我们颐指气使”
官员们七嘴八舌,但都对大唐保持警惕的状态。
“安西就在我们的身后,葱岭如今也出现了唐军,他们在扼守吐蕃人下来的通道。可吐蕃人已然不能为患,那庞大的大军何去何从我想他们会盯着西域。”
众人默然。
一个侍从进来,“大食派来了使者。”
使者缓缓走了进来。
一番礼节后,使者说道“
武后坐在殿内,腰依旧笔直。
“弹劾我的人很多”
邵鹏点头,“是。”
“可有为我说话的”
武后的神色看不出喜怒来,邵鹏脊背有些发热,“目前没有。”
武后笑了笑。
“这便是成王败寇。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官员,自然不会和年轻人般的冲动,为了一个看似失败的人去冒险。”
邵鹏心中暗叹,“皇后,外朝如今舆论滔滔,大多”
武后笑了笑,“大多是建言废后吧。”
邵鹏低下头。
武后淡淡的道“既然得罪了人,那自然要往死里去得罪,把此人往死里去压制。”
邵鹏说道“太子在前朝”
“五郎。”
武后说道“皇帝赶走了上官仪等人,连最为忠心耿耿的许敬宗也被赶到了御史台去。当初我以为他是想与我两败俱伤”
上官仪和许敬宗对武后也颇为敬畏,若是两边决战,这二位的立场说不得会摇摆。
“此刻我才知晓,他是想换掉那些资历老的,换上新人。这些新人便是太子的磨刀石,用他们来磨砺太子的威权”
这是太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监国。
以往帝后出巡,会丢些官员协助他处置一些小事儿。至于大事,依旧会送到皇帝那里。
而此刻太子前方坐着的是宰相们。
八位宰相。
“殿下。”
窦德玄起身。
“今年雪少,关中多地有干旱迹象。江、淮等地亦是如此”
这是一个考验。
这等政事每年没有十起也有八起,太子会如何处置
处置的手法,处置的态度都将会成为他执政途中的印记。
李弘说道“春江水暖鸭先知,此等事地方老农更为敏锐。工部与户部可派人前往各处查问,工部随即清点各地水利,及时疏浚。另,户部准备钱粮,钱粮要及时输送到各地以备灾荒。”
那一句是贾平安的诗
先去查探核实,这是新学的方法。
与此同时各项准备工作蓄势待发,一旦证实确有其事,工部和户部联手。工部组织指导各地疏浚水利,为旱灾做准备。而户部准备钱粮,并输送到灾荒可能的发生地。
无懈可击
“是。”
以往李弘观政只是看着君臣议事,偶尔说几句话,就和一个小透明似的。
但今日他坐在那里主持朝政。
李安期起身,“殿下,今日奏疏繁多,大多皆是”,他抬眸看了太子一眼,“多是建言废后”
帝后之争结束了,这场延绵两年多的暗战以皇帝的胜利而告终。
而成果就是太子坐在了那里。
所以太子就是最后的受益人。
政治从来都不讲情义,但凡能踩死对手就不会客气。
皇帝在宫中一言不发,外界却波澜涌动。
太子按理应当把此事丢给皇帝去处置,他没这个资格处置自己的母亲。
所以李安期这番话只是一个引子,引入宰相们对皇后的态度。
是支持废后,还是觉着维持现状更好
戴至德目光复杂的看着太子,知晓他遇到了麻烦。
前面一个问题是政事,太子处置的完美无瑕。后一个问题里包含人伦、宫斗、政争太子最好的法子是含糊以对。
李弘看了一眼李安期,说道“外界纷纷扰扰,可这是家事”
李安期的老脸一下就红了。
戴至德忍住大笑,起身道“殿下此言甚是。”
这是孤的家事,一群外人哔哔个没完,关你们屁事
这个表态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太子仁慈,但执政的态度却不软弱。
一个内侍进来,“殿下,赵国公持刀到了宫门外,呵斥一众官员,他求见皇后。”
戴至德只觉得浑身都凉了一下。
宫外的官员们都在排排坐,等着吃果果。
大伙儿都觉得皇后要凉了,于是人人喊打。
但贾平安却来了。
一人一刀。
在帝后暗战时,贾平安默不作声,一边都不帮。为此外界不少人说他忘恩负义,忘却了皇后对他的关爱。
但没想到他却在这个时候来了。
在皇后处于绝境时。
一人一刀。
这事儿自然只能去请示皇帝。
皇帝正在听人念奏疏。
“他这是做给朕看的吗”
王忠良一个激灵,“赵国公就一人。”
皇帝冷笑,“一人一刀,这便是说若是朕要对皇后动手,他便会杀进宫来与皇后同死。倒是有情有义”
武后坐在幽暗的殿内,邵鹏在说着。
“陛下那边说晚些一起用饭,天气冷就吃火锅。”
“太子说火锅吃多了上火”
武后坐在那里,默然看着殿外。
“那些人还在弹劾”
“是。”
武后讥诮的道“见风使舵者不可重用。皇帝此刻正在看着百骑送上的名册吧。”
“是。”
邵鹏说道“沛王这阵子没来。”
武后淡淡的道“趋利避害。”
邵鹏心中有些难过。
“上次约好来觐见的那些贵妇也没来。”
这便是树倒猢狲散。
周山象眼眶都红了。
一个内侍进来。
“皇后,赵国公在宫外持刀呵斥群臣此刻正在进宫,他陛下还许他带着刀。”
“平安”
皇后抬眸,一直平静冷漠的眸中多了些别的意味。
“他想杀谁”
皇帝嘟囔道“难道敢杀朕去看看。”
皇帝带着人缓缓而去。
到了皇后的寝宫外。
“赵国公在那。”王忠良轻声道。
贾平安缓缓走向台阶。
殿内,皇后独自走了出来。
她伸手摸了摸发簪。
皇帝看了一眼,哪怕视线不够清晰,他依旧记得那是一根用了多年的檀木发簪。
贾平安走上了台阶。
“阿姐,我来了。”
皇后缓缓伸手。
贾平安微微低头。
那只手放在他的头顶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我知晓你会来。”
“春天就要来了。”
罗德站在宫殿的高处,看着整座城市。
“罗德,那些叛贼已被剿灭,大军无所事事”
一个将领在低声说着众人的牢骚,“许多人想攻打吐火罗他们跃跃欲试,想和大唐交手。他们听闻东方富饶,若是能攻灭了大唐,大食将会成为这个世间最为强大的王朝,所有人都将匍匐在我们的脚下。”
罗德淡淡的道“那是一个庞大的大唐,他们击败了突厥人和吐蕃人,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先派人去吐火罗,再次问问他们,吐火罗可是大唐的疆域”
将领错愕,“大唐声称波斯是他们的都护府,吐火罗自然也是。”
罗德转身进去,“他们说是一回事,吐火罗是否承认是另一回事。”
吐火罗这块地方在历史上堪称是风云变幻。作为一块四战之地,这里曾经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帝国贵霜帝国。
但贵霜被灭,随后这块土地就纷乱不堪,你方唱罢我登场。
吐火罗是一个诸国组成的势力,曾隶属于突厥。
这便是小国的悲哀,大国争锋时,他们只能选边站。你要说不选边行不行可以,战端一开,你就是水中的浮萍。
吐火罗怎么办
这是目前所有人最忧心忡忡的问题。
国主很担心。
“大食人野心勃勃,他们不断在边境一带游弋,我们该怎么办”
“去向大唐求援吗”
“那我们将会沦为大唐的藩属,那些官吏将会从长安赶到这里,他们将会对我们颐指气使”
官员们七嘴八舌,但都对大唐保持警惕的状态。
“安西就在我们的身后,葱岭如今也出现了唐军,他们在扼守吐蕃人下来的通道。可吐蕃人已然不能为患,那庞大的大军何去何从我想他们会盯着西域。”
众人默然。
一个侍从进来,“大食派来了使者。”
使者缓缓走了进来。
一番礼节后,使者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