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君臣看来,突厥被打残了,吐蕃被打残了,至此大唐举目四眺再无对手。
无敌真是寂寞啊
今日君臣对火炮的态度是欣喜,却不是狂喜,便是出于这等心态。
都没敌人了,再好的火器要来有何用
但贾平安却唱了反调。
李义府正在琢磨如何能更快的卖官,闻言问道“何处来的敌人”
贾平安没看他,说道“陛下,别忘了如今雄踞波斯都护府的大食人。”
“大食使者上次来了长安,走的时候也很和气。”
李义府习惯性的怼贾平安。
若非有武后盯着,李义府早就对贾平安下了狠手。
“吐蕃使者也很和气。”
贾平安的话就像是一巴掌抽了过去。
李义府却无法反驳。
“大食啊”
李治说道“上次你说过大食是仅次于吐蕃的威胁,如今你依旧是这般认为”
“如今臣以为,大食是大唐最大的威胁。”
李治笑了,“你在兵部,如此就好生琢磨吧。”
这是敷衍。
李义府微笑的很和气。
回城时,李治对武后说道“没了对手的大唐危险了,贾平安把大食弄出来当做是对手,朕知晓他的用心,不过大食太远。”
“要居安思危。”
武后显然比臣子们更知晓大唐该做什么。
“大唐必须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对手,如此方能上下齐心协力,军队不会松懈,文官们不会耽于享乐。”
“朕知。”
贾平安跟在后面,回到兵部后,他问了陈进法,“兵部的密谍该回来了吧”
“国公,咱们的密谍说是接到了卑路斯。”
贾平安心中一动,“那位都护”
“是。”
波斯此刻属于大唐,至少名义上如此,叫做波斯都护府,而都护就是卑路斯。
大唐此刻威压八方,若是把这些也算在内,那疆土真是前无古人。
“我等着他。”
王勃去寻了父亲。
“三郎,你怎地瘦成这样了”
王福畴被瘦削的儿子吓了一跳。
“阿耶。”王勃虽说瘦了一截,但精神却格外的好,“我想了许久,觉着我不适合出仕。”
“为何”王福畴觉得儿子大概率是病了,“读书就是为了出仕,不出仕不出仕”
他说不出不出仕读书作甚这句话,否则他的老子,后来被三字经称为诸子百家中五子之一的王通的棺材板就按不住了。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荀子、扬子扬雄、老子、庄子都耳熟能详,而文中子指的就是王通。
王家子弟必须读书
否则羞辱先人
王勃说道“我在户部数日,便得罪了上官和同僚”
“不是夸赞吗”
王福畴自己也是个混不开的人,否则作为王通之子,好歹也能混个高官做做。
“那不是夸赞,而是讥讽,是背后捅刀子。他们”
王勃一番话说完,王福畴愣住了。
“竟然如此吗”
他苦笑道“老夫一直觉着你的性子太过得意,轻视人,蔑视人,容易得罪人。可总想着你有才,上官好歹能看到些如今看来,你的性子在官场”
“先生说我入官场便是渡劫。”王勃说道。
“渡劫”王福畴觉得这话说过了些。
“是。”王勃说道“先生说我若是进了宦途,自己倒霉也就罢了,可官场讲求的是连带,我若是倒霉了,还会带累家人。”
至于贾平安,王勃还带累不了他。
王福畴怅然,“老夫去贾家问问。”
他随即去了贾家。
贾平安仿佛早就知晓他会来,茶水都准备好了。
“子安的性子改不了。”贾平安说道“你作为他的父亲应当知晓。”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王福畴笑的苦涩。
“他若是出仕,定然会被人嫉恨,你也算是宦海老将,该知晓那些官吏有无数种法子来整治人。”
王福畴点头,“老夫早些年也没少被人整治。”
原来是家传吗
“你的性子只是不善于钻营,而子安却是会把所有人都得罪个遍,这等性子进了官场,你觉着会如何”
王福畴说道“三郎说听到了那些同僚抨击他的话,恍然大悟。他性子高傲,竟然被如此抨击,心中只怕难受之极”
一个誉儿癖的人突然被告知你儿子以后没办法出人头地了,那种打击让王福畴看着苍老了不少。
“是我安排的。”
王福畴愕然抬头,“国公这是为何”
“我请了窦公出手,窦公安排了一个小吏请了子安的上官和同僚喝酒,席间小吏引了一下,众人纷纷抨击子安”
“我这是想让他死心。”
顺带救救你,否则你得去交趾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做官。
王福畴问道“子安真不适合官场”
贾平安点头,“他一辈子都不适合官场”
这人出仕就是渡劫,后来的都督阎公和他的女婿就挨了一记天雷,成全了王勃的名声。
滕王阁序固然流芳千古,可代价是天下人都知晓王勃此人狂傲无礼人阎公想为女婿扬名,你就算是有才就不能憋一下非得要当场装逼打脸
王勃就是不能憋的性子,发现装比的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多谢国公。”
王福畴不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人,他知晓贾平安为了儿子的前程花费的心力。
“你对此有何打算”贾平安问道。
王福畴茫然,“三郎上次说想去教书。”
“这是我的建议。”
贾平安说道“在算学中以学问为大,谁的学问大谁就得意,正适合子安这等性子。文中子的孙儿继承他的学问,我以为这不是坏事。”
王福畴叹息,“也好。”
他出了书房,见王勃就在外面,不禁百感交集的道“你的先生为你也算是绞尽脑汁,殚思竭虑,你以后要好生孝敬他。”
这是传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王勃恭谨的应了。
“以后进了学堂,切记莫要得意过头了,免得得罪了人”
“是”
“还有,莫要张扬,你的毛病就是喜欢张扬”
“是”
王福畴良久没有声音,王勃诧异抬头,就见他老泪纵横。
“阿耶”
王勃跪下,抱着他的双腿仰头道“孩儿无能,让阿耶为难了。”
王福畴摸着他的头顶,哽咽道“原先为父想着你好歹能为官,为王氏张目。可此事一出,为父又想了许久,为王氏张目和让你一生安稳为父终究还是想着让你一生安稳”
王勃不禁落泪,“阿耶”
贾平安去了后院。
“让子安去教书”
卫无双有些惊讶,“他这等大才去教书,浪费了吧。”
“唯有做官才是不浪费”
贾平安觉得这种思想要不得,于是就和卫无双展开辩驳。
苏荷来了,随即加入战团。
贾平安双拳难敌四手,败下阵来。
“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输人不输阵啊
贾平安兀自嘴硬。
卫无双说道“大郎就要做官。”
贾昱的前程基本上被定下来了。
作为袭爵的长子,他不但要承袭赵国公这个爵位,还得承袭贾平安的人脉和各种资源。
当他承袭了这些之后,再想平庸自然就不可能了。
当你交往的人非富即贵时,但你财富无数时,平庸就是罪。
下午贾昱回来,父子二人做了一次交谈。
卫无双不知他们父子谈了什么,反正出来后贾昱看着越发的稳重了。
“我是个懒人。”
贾平安给太子说了自己的志向,“再过十载,大唐想必能进入正轨,到了那时,我就想退下来。”
李弘问道
无敌真是寂寞啊
今日君臣对火炮的态度是欣喜,却不是狂喜,便是出于这等心态。
都没敌人了,再好的火器要来有何用
但贾平安却唱了反调。
李义府正在琢磨如何能更快的卖官,闻言问道“何处来的敌人”
贾平安没看他,说道“陛下,别忘了如今雄踞波斯都护府的大食人。”
“大食使者上次来了长安,走的时候也很和气。”
李义府习惯性的怼贾平安。
若非有武后盯着,李义府早就对贾平安下了狠手。
“吐蕃使者也很和气。”
贾平安的话就像是一巴掌抽了过去。
李义府却无法反驳。
“大食啊”
李治说道“上次你说过大食是仅次于吐蕃的威胁,如今你依旧是这般认为”
“如今臣以为,大食是大唐最大的威胁。”
李治笑了,“你在兵部,如此就好生琢磨吧。”
这是敷衍。
李义府微笑的很和气。
回城时,李治对武后说道“没了对手的大唐危险了,贾平安把大食弄出来当做是对手,朕知晓他的用心,不过大食太远。”
“要居安思危。”
武后显然比臣子们更知晓大唐该做什么。
“大唐必须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对手,如此方能上下齐心协力,军队不会松懈,文官们不会耽于享乐。”
“朕知。”
贾平安跟在后面,回到兵部后,他问了陈进法,“兵部的密谍该回来了吧”
“国公,咱们的密谍说是接到了卑路斯。”
贾平安心中一动,“那位都护”
“是。”
波斯此刻属于大唐,至少名义上如此,叫做波斯都护府,而都护就是卑路斯。
大唐此刻威压八方,若是把这些也算在内,那疆土真是前无古人。
“我等着他。”
王勃去寻了父亲。
“三郎,你怎地瘦成这样了”
王福畴被瘦削的儿子吓了一跳。
“阿耶。”王勃虽说瘦了一截,但精神却格外的好,“我想了许久,觉着我不适合出仕。”
“为何”王福畴觉得儿子大概率是病了,“读书就是为了出仕,不出仕不出仕”
他说不出不出仕读书作甚这句话,否则他的老子,后来被三字经称为诸子百家中五子之一的王通的棺材板就按不住了。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荀子、扬子扬雄、老子、庄子都耳熟能详,而文中子指的就是王通。
王家子弟必须读书
否则羞辱先人
王勃说道“我在户部数日,便得罪了上官和同僚”
“不是夸赞吗”
王福畴自己也是个混不开的人,否则作为王通之子,好歹也能混个高官做做。
“那不是夸赞,而是讥讽,是背后捅刀子。他们”
王勃一番话说完,王福畴愣住了。
“竟然如此吗”
他苦笑道“老夫一直觉着你的性子太过得意,轻视人,蔑视人,容易得罪人。可总想着你有才,上官好歹能看到些如今看来,你的性子在官场”
“先生说我入官场便是渡劫。”王勃说道。
“渡劫”王福畴觉得这话说过了些。
“是。”王勃说道“先生说我若是进了宦途,自己倒霉也就罢了,可官场讲求的是连带,我若是倒霉了,还会带累家人。”
至于贾平安,王勃还带累不了他。
王福畴怅然,“老夫去贾家问问。”
他随即去了贾家。
贾平安仿佛早就知晓他会来,茶水都准备好了。
“子安的性子改不了。”贾平安说道“你作为他的父亲应当知晓。”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王福畴笑的苦涩。
“他若是出仕,定然会被人嫉恨,你也算是宦海老将,该知晓那些官吏有无数种法子来整治人。”
王福畴点头,“老夫早些年也没少被人整治。”
原来是家传吗
“你的性子只是不善于钻营,而子安却是会把所有人都得罪个遍,这等性子进了官场,你觉着会如何”
王福畴说道“三郎说听到了那些同僚抨击他的话,恍然大悟。他性子高傲,竟然被如此抨击,心中只怕难受之极”
一个誉儿癖的人突然被告知你儿子以后没办法出人头地了,那种打击让王福畴看着苍老了不少。
“是我安排的。”
王福畴愕然抬头,“国公这是为何”
“我请了窦公出手,窦公安排了一个小吏请了子安的上官和同僚喝酒,席间小吏引了一下,众人纷纷抨击子安”
“我这是想让他死心。”
顺带救救你,否则你得去交趾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做官。
王福畴问道“子安真不适合官场”
贾平安点头,“他一辈子都不适合官场”
这人出仕就是渡劫,后来的都督阎公和他的女婿就挨了一记天雷,成全了王勃的名声。
滕王阁序固然流芳千古,可代价是天下人都知晓王勃此人狂傲无礼人阎公想为女婿扬名,你就算是有才就不能憋一下非得要当场装逼打脸
王勃就是不能憋的性子,发现装比的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多谢国公。”
王福畴不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人,他知晓贾平安为了儿子的前程花费的心力。
“你对此有何打算”贾平安问道。
王福畴茫然,“三郎上次说想去教书。”
“这是我的建议。”
贾平安说道“在算学中以学问为大,谁的学问大谁就得意,正适合子安这等性子。文中子的孙儿继承他的学问,我以为这不是坏事。”
王福畴叹息,“也好。”
他出了书房,见王勃就在外面,不禁百感交集的道“你的先生为你也算是绞尽脑汁,殚思竭虑,你以后要好生孝敬他。”
这是传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王勃恭谨的应了。
“以后进了学堂,切记莫要得意过头了,免得得罪了人”
“是”
“还有,莫要张扬,你的毛病就是喜欢张扬”
“是”
王福畴良久没有声音,王勃诧异抬头,就见他老泪纵横。
“阿耶”
王勃跪下,抱着他的双腿仰头道“孩儿无能,让阿耶为难了。”
王福畴摸着他的头顶,哽咽道“原先为父想着你好歹能为官,为王氏张目。可此事一出,为父又想了许久,为王氏张目和让你一生安稳为父终究还是想着让你一生安稳”
王勃不禁落泪,“阿耶”
贾平安去了后院。
“让子安去教书”
卫无双有些惊讶,“他这等大才去教书,浪费了吧。”
“唯有做官才是不浪费”
贾平安觉得这种思想要不得,于是就和卫无双展开辩驳。
苏荷来了,随即加入战团。
贾平安双拳难敌四手,败下阵来。
“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输人不输阵啊
贾平安兀自嘴硬。
卫无双说道“大郎就要做官。”
贾昱的前程基本上被定下来了。
作为袭爵的长子,他不但要承袭赵国公这个爵位,还得承袭贾平安的人脉和各种资源。
当他承袭了这些之后,再想平庸自然就不可能了。
当你交往的人非富即贵时,但你财富无数时,平庸就是罪。
下午贾昱回来,父子二人做了一次交谈。
卫无双不知他们父子谈了什么,反正出来后贾昱看着越发的稳重了。
“我是个懒人。”
贾平安给太子说了自己的志向,“再过十载,大唐想必能进入正轨,到了那时,我就想退下来。”
李弘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