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身体好了。
“朕觉着浑身弥漫着精力。”
大清早皇帝就在练刀。
“陛下刀法精绝,奴婢看着眼花缭乱。”
王忠良照例送上彩虹屁。
周围的内侍宫女纷纷点头。
但没说话。
那种一堆人赞美的事儿不可能在皇帝的周围发生,除非是昏君。
练刀完毕,吃了早饭,皇后过来了。
“春光明媚啊”
皇帝的心情不错,看着晨曦赞美道“今日定然是个好日子。”
晚些君臣聚首。
李义府仔细看着皇帝,唏嘘道“陛下今日看着精神抖擞,臣远远不及。”
许敬宗冷笑道“谄媚”
李义府大怒,“老狗”
这两个死对头又对上了。
李治的好心情也消散了些。
许敬宗骂道“贱狗奴”
李义府拱手“陛下,臣弹劾许敬宗当朝叫骂,无人臣礼”
许敬宗起身拱手,瞬间代入了人设,“陛下,李义府当朝谄媚,无人臣礼此人在朝外跋扈,百官皆惧,进了朝中却换了个模样,此等人便是奸佞陛下,臣请除此奸佞”
“许敬宗”
被许敬宗揭了老底的李义府大怒,在挽袖子。
许敬宗冷笑“动手,你不行”
上次的教训难道还不够
许敬宗平静的道“当年老夫在瓦岗苦练刀法时,你还在家中玩泥巴。”
是哈
李义府拂袖。
上官仪在微笑,李勣一脸木然。
四个宰相两个是死对头,一个是老好人,一个是不说话。
堪称是奇葩了。
李治却颇为愉悦。
帝王想抓权,宰相就不能太强,否则君臣之间迟早会发生冲突。
李勣是个聪明人,知晓自己该做什么,不会抢风头。
上官仪就是个听话的。
许敬宗虽说时常犯蠢,但却是心腹。
李治的心情重新大好。
许敬宗戟指李义府,“奸佞,你定然不得好死”
呵呵
李义府淡淡的道“老夫比你年轻。”
许敬宗却肃然道“老夫看你会横死。”
这话
李勣和上官仪都不禁为之侧目。
李义府勃然大怒,刚想扑上去。
“陛下,赵国公急报。”
许敬宗正在狞笑,准备收拾奸臣李,闻言收功,“有小贾的消息,今日饶你一死”
奏报被送进来,随行的竟然是一名军士。
这个节奏不对
奏报送上来,李治打开看了一眼。
“朕有些晕,皇后看看。”
只是一眼,皇帝就头晕目眩。
这是什么意思
连李勣都心中一惊。
难道小贾出事了
李义府依旧笑的和一只猫似的,和气的不行。
许敬宗嘟囔,“能让小贾吃亏的也就是皇后,契丹人也不成。”
上官仪听到这话,正在抚须的手猛地拉了一下。
武后抬头,“奚族李匹帝被阿卜固蛊惑,意欲和契丹夹击营州。”
李治抬头,看似神游于外。
剩下的由军士来解释。
“夜里奚人突然暴起,使团在城中无从躲避,幸而赵国公在路上就请了营州调动了一千步卒赵国公带着二十人打开城门,随后那一千步卒进城剿灭了叛贼。”
说的好轻巧啊
李义府问道“调动一千人可有请示”
大唐对军队管理很严,想调动一千人,首先兵部申请,随后朝中点头
私人调动是寻死
皇帝的声音有些发飘,“临行前,赵国公担心契丹跋扈,准备带着些军士去震慑一番,朕点了头,兵部也过了。”
但这事儿不对啊
大晚上的军队竟然出现在饶乐都督府的外面。
你要说这是巧合
李义府敢掐死自己,不,是当朝掐死许敬宗。
李勣的眼皮子在跳。
既然是出使,军队调动必然是有序的,也是堂堂正正的。
皇帝问道“英国公说说,这一千人大晚上出现在城外是何用意”
李义府心想这是处心积虑吧
“陛下,莫非奚人是赵国公逼反的”
这个阴谋论让许敬宗想打人,连武后都多看了李义府一眼。
李勣说道“赵国公治军与众不同,他常说什么军队就该不骚扰地方,所以老臣以为那一千人应当是恰好在夜间赶到那里,领军将领不想麻烦奚人,就准备在城外宿营。如此也无需担心被偷袭。”
那个军士一脸敬佩。
赵国公让我也这般说。
“可是如此”李义府问了军士。
军士点头,“正是如此。”
“后来使团就往契丹去,半路遭遇了契丹游骑,竟然动了手”
“反心昭然”
武后大怒。
皇帝捂额,觉得脑门痛。
“赵国公说这多半是少数契丹贵族想谋反,大部分契丹人应当忠于大唐,击溃了这些游骑后,就地宿营,准备等待阿卜固的使者。”
军士突然悲愤的道“可没想到来的却是大军。当赵国公翘首以盼时,四万契丹大军来袭”
我滴神
许敬宗也撑不住了,“贱狗奴阿卜固那个贱狗奴上次就跋扈,可惜没能弄死他”
军士说道“众人都请赵国公带着使团撤离,可赵国公却说大唐使者不能向异族低头。于是一千步卒列阵,随即契丹人发动进攻”
一千步卒抵御四万大军。
“老夫想到了汉李陵。”
李勣颇为感慨。
在场的都是饱学之辈,当然知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陵五千步卒抵御匈奴八万大军,若非箭矢用完了,定然能从容远遁。”
大汉啊
让人不禁悠然神往
军士继续说道“我军挡住了敌军两次冲击,赵国公准备率数十骑冲杀”
数十骑向数万大军冲杀,一股惨烈的气息让皇帝都放下了捂额的手。
军士话锋一转,“早些时候赵国公令人去营州”
皇帝重新把手扶着额头,觉得头越发的晕沉了。
武后端坐着,一丝不苟。
“营州都督常永烈率五百骑兵来震慑契丹,没想到正好赶上了。”
军士说的很是认真,“赵国公绞杀奚族叛贼的头领时曾答应让那些奚人去大唐西南放牧,奚人感激零涕”
皇帝想把右手也放在额头上。
李义府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问了,“陛下,此事臣未曾听闻。”
李治淡淡的道“出发前贾平安就和朕请示过了,以后俘获异族,径直送到西南去开荒。”
当时李治以为这是为将来做打算,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建议随即就用上了。
李义府一怔,“可奚人竟然感激零涕”
此刻的西南让人望而却步
去了西南的奚人能扎贾平安的小人,早晚扎一次,一次扎三针。
那个骗子
“那些奚人自发赶来,见状不禁义愤填膺,便主动向着契丹大军发动进攻。”
“都是主动的”李义府觉得这个谎言堪称是滑天下之大稽
军士点头,“对,都是主动的。奚人热情的让人不敢置信。”
老夫信你的邪
“随后在契丹那边寻到了不少藏宝”
有战利品就好。
“不过赵国公说陆路太辛苦,想走海路,就绕去了辽东那边,走海路在登州一带上岸。”
这是在避风头吧武媚淡淡的道“奚族灭,契丹灭”
许敬宗赞道“陛下,赵国公出使灭两国,至此辽东便没了威胁,尽可治理。老臣在想若是让他出使吐蕃如何”
又犯蠢了
直言直语许敬宗
上官仪抚须微笑,“赵国公若是出使吐蕃,禄东赞第一件事就是动手。”
李治微微一叹,“这出使也颇为辛苦,竟然灭了两个大部族。”
众人都神色古怪。
“陛下。”军士最后说道“那些契丹人恳请能去大唐的南方放牧耕种,赵国公不答应便嚎哭,赵国公无奈答应了。”
这事儿还得要朝中来办。
“朕觉着浑身弥漫着精力。”
大清早皇帝就在练刀。
“陛下刀法精绝,奴婢看着眼花缭乱。”
王忠良照例送上彩虹屁。
周围的内侍宫女纷纷点头。
但没说话。
那种一堆人赞美的事儿不可能在皇帝的周围发生,除非是昏君。
练刀完毕,吃了早饭,皇后过来了。
“春光明媚啊”
皇帝的心情不错,看着晨曦赞美道“今日定然是个好日子。”
晚些君臣聚首。
李义府仔细看着皇帝,唏嘘道“陛下今日看着精神抖擞,臣远远不及。”
许敬宗冷笑道“谄媚”
李义府大怒,“老狗”
这两个死对头又对上了。
李治的好心情也消散了些。
许敬宗骂道“贱狗奴”
李义府拱手“陛下,臣弹劾许敬宗当朝叫骂,无人臣礼”
许敬宗起身拱手,瞬间代入了人设,“陛下,李义府当朝谄媚,无人臣礼此人在朝外跋扈,百官皆惧,进了朝中却换了个模样,此等人便是奸佞陛下,臣请除此奸佞”
“许敬宗”
被许敬宗揭了老底的李义府大怒,在挽袖子。
许敬宗冷笑“动手,你不行”
上次的教训难道还不够
许敬宗平静的道“当年老夫在瓦岗苦练刀法时,你还在家中玩泥巴。”
是哈
李义府拂袖。
上官仪在微笑,李勣一脸木然。
四个宰相两个是死对头,一个是老好人,一个是不说话。
堪称是奇葩了。
李治却颇为愉悦。
帝王想抓权,宰相就不能太强,否则君臣之间迟早会发生冲突。
李勣是个聪明人,知晓自己该做什么,不会抢风头。
上官仪就是个听话的。
许敬宗虽说时常犯蠢,但却是心腹。
李治的心情重新大好。
许敬宗戟指李义府,“奸佞,你定然不得好死”
呵呵
李义府淡淡的道“老夫比你年轻。”
许敬宗却肃然道“老夫看你会横死。”
这话
李勣和上官仪都不禁为之侧目。
李义府勃然大怒,刚想扑上去。
“陛下,赵国公急报。”
许敬宗正在狞笑,准备收拾奸臣李,闻言收功,“有小贾的消息,今日饶你一死”
奏报被送进来,随行的竟然是一名军士。
这个节奏不对
奏报送上来,李治打开看了一眼。
“朕有些晕,皇后看看。”
只是一眼,皇帝就头晕目眩。
这是什么意思
连李勣都心中一惊。
难道小贾出事了
李义府依旧笑的和一只猫似的,和气的不行。
许敬宗嘟囔,“能让小贾吃亏的也就是皇后,契丹人也不成。”
上官仪听到这话,正在抚须的手猛地拉了一下。
武后抬头,“奚族李匹帝被阿卜固蛊惑,意欲和契丹夹击营州。”
李治抬头,看似神游于外。
剩下的由军士来解释。
“夜里奚人突然暴起,使团在城中无从躲避,幸而赵国公在路上就请了营州调动了一千步卒赵国公带着二十人打开城门,随后那一千步卒进城剿灭了叛贼。”
说的好轻巧啊
李义府问道“调动一千人可有请示”
大唐对军队管理很严,想调动一千人,首先兵部申请,随后朝中点头
私人调动是寻死
皇帝的声音有些发飘,“临行前,赵国公担心契丹跋扈,准备带着些军士去震慑一番,朕点了头,兵部也过了。”
但这事儿不对啊
大晚上的军队竟然出现在饶乐都督府的外面。
你要说这是巧合
李义府敢掐死自己,不,是当朝掐死许敬宗。
李勣的眼皮子在跳。
既然是出使,军队调动必然是有序的,也是堂堂正正的。
皇帝问道“英国公说说,这一千人大晚上出现在城外是何用意”
李义府心想这是处心积虑吧
“陛下,莫非奚人是赵国公逼反的”
这个阴谋论让许敬宗想打人,连武后都多看了李义府一眼。
李勣说道“赵国公治军与众不同,他常说什么军队就该不骚扰地方,所以老臣以为那一千人应当是恰好在夜间赶到那里,领军将领不想麻烦奚人,就准备在城外宿营。如此也无需担心被偷袭。”
那个军士一脸敬佩。
赵国公让我也这般说。
“可是如此”李义府问了军士。
军士点头,“正是如此。”
“后来使团就往契丹去,半路遭遇了契丹游骑,竟然动了手”
“反心昭然”
武后大怒。
皇帝捂额,觉得脑门痛。
“赵国公说这多半是少数契丹贵族想谋反,大部分契丹人应当忠于大唐,击溃了这些游骑后,就地宿营,准备等待阿卜固的使者。”
军士突然悲愤的道“可没想到来的却是大军。当赵国公翘首以盼时,四万契丹大军来袭”
我滴神
许敬宗也撑不住了,“贱狗奴阿卜固那个贱狗奴上次就跋扈,可惜没能弄死他”
军士说道“众人都请赵国公带着使团撤离,可赵国公却说大唐使者不能向异族低头。于是一千步卒列阵,随即契丹人发动进攻”
一千步卒抵御四万大军。
“老夫想到了汉李陵。”
李勣颇为感慨。
在场的都是饱学之辈,当然知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陵五千步卒抵御匈奴八万大军,若非箭矢用完了,定然能从容远遁。”
大汉啊
让人不禁悠然神往
军士继续说道“我军挡住了敌军两次冲击,赵国公准备率数十骑冲杀”
数十骑向数万大军冲杀,一股惨烈的气息让皇帝都放下了捂额的手。
军士话锋一转,“早些时候赵国公令人去营州”
皇帝重新把手扶着额头,觉得头越发的晕沉了。
武后端坐着,一丝不苟。
“营州都督常永烈率五百骑兵来震慑契丹,没想到正好赶上了。”
军士说的很是认真,“赵国公绞杀奚族叛贼的头领时曾答应让那些奚人去大唐西南放牧,奚人感激零涕”
皇帝想把右手也放在额头上。
李义府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问了,“陛下,此事臣未曾听闻。”
李治淡淡的道“出发前贾平安就和朕请示过了,以后俘获异族,径直送到西南去开荒。”
当时李治以为这是为将来做打算,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建议随即就用上了。
李义府一怔,“可奚人竟然感激零涕”
此刻的西南让人望而却步
去了西南的奚人能扎贾平安的小人,早晚扎一次,一次扎三针。
那个骗子
“那些奚人自发赶来,见状不禁义愤填膺,便主动向着契丹大军发动进攻。”
“都是主动的”李义府觉得这个谎言堪称是滑天下之大稽
军士点头,“对,都是主动的。奚人热情的让人不敢置信。”
老夫信你的邪
“随后在契丹那边寻到了不少藏宝”
有战利品就好。
“不过赵国公说陆路太辛苦,想走海路,就绕去了辽东那边,走海路在登州一带上岸。”
这是在避风头吧武媚淡淡的道“奚族灭,契丹灭”
许敬宗赞道“陛下,赵国公出使灭两国,至此辽东便没了威胁,尽可治理。老臣在想若是让他出使吐蕃如何”
又犯蠢了
直言直语许敬宗
上官仪抚须微笑,“赵国公若是出使吐蕃,禄东赞第一件事就是动手。”
李治微微一叹,“这出使也颇为辛苦,竟然灭了两个大部族。”
众人都神色古怪。
“陛下。”军士最后说道“那些契丹人恳请能去大唐的南方放牧耕种,赵国公不答应便嚎哭,赵国公无奈答应了。”
这事儿还得要朝中来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