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他们喜欢标榜君子,可世间并无君子。所谓缺什么补什么,他们越标榜自己是君子,就说明他们的真正一面越不堪。”
武媚侧身看着太子,“你这是人性本恶之论。”
太子点头,“阿娘,我最近几年琢磨了许多事,不管是宫女还是内侍,还有我身边的属官们,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但也有恶的一面。我发现善恶和利益的大小有关,利益越大,人恶的可能就越大。”
武媚定定的看着他,良久,突然伸手摸摸他的头顶,“五郎长大了。”
晚些皇后去寻了皇帝。
“他竟然这般说”
皇帝的脸最近半年瘦了些,不复那等浮肿的模样。
皇后点头,“五郎这番话让臣妾颇为惊讶这是从利益去剖析人事。一件事中,一个人的立场不去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他为何这般做无需去分析他的秉性,而是要去分析他在这件事中能获得的利益有多少,陛下”
皇帝苦笑,“小子成长太快了些。”
皇后的眸中多了些警觉,李治看了她一眼,“朕不是那等见不得太子有出息的帝王。”
帝后沉默良久。
皇帝幽幽的道“朕给太子安排的先生中有儒者,有经世之学的饱学之士”
武后轻笑,“可都败给了平安。”
皇帝看了她一眼。
“你想说朕无能吗”
武后看着他。
王忠良打个哆嗦。
贾平安回了兵部一趟。
王璇拿着文书来了。
“此事还请国公给过目看看。”
贾平安看了一眼,“我还得出去办事,此事你若是拿不准主意就去问吴奎。”
门外的吴奎“”
国公
王璇的眸子猛地一缩,旋即笑道“此事倒也不是拿不准。”
“那就去做。”
既然能做那就做,别什么事都来寻我
王璇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等他出去时,见吴奎在前方,就叫住了他。
“国公说有事可寻吴侍郎。”
许多事儿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越权犯忌讳,而且很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
王璇盯着吴奎。
吴奎点头。
“好说。”
国公这般看重老夫,士为知己者死
贾平安还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让吴奎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刚出去就被礼部尚书李博堵住了。
“倭国的白银来了,那些白银有何说法”
“此事要问窦德玄。”
窦德玄最近风光无限,红光满面,让贾平安总是担心他会脑溢血。
李博骂道“那个老狗一问三不知,可陛下前阵子提及了学堂之事,没钱办什么学堂”
贾平安楞了一下。
一万两白银对于大唐的教育事业来说就是杯水车薪,但具有强大的代表意义。
他还在等着下一批白银送到,皇帝却已经在谋划如何打响第一枪。
果然,帝王的眼光比我犀利。
“一万两白银。”
贾平安眯眼看着李博。
当年高祖皇帝都搞不定这个纨绔侄子,但皇帝却不在乎他的亲叔叔人渣藤就乖的和鹌鹑似的。
“长安之外吗”
李博皱眉,“老夫知晓了。不过此事你不能置身事外。”
关我屁事
贾平安习惯性的又想撇清,但旋即忍住了,“此事要大张旗鼓。”
老纨绔倒吸一口凉气,眯眼看着贾平安,“皇帝喜欢坑亲戚。”
是啊贾平安认真的道“陛下没这个习惯。”
长孙无忌在落泪,李道宗在咆哮
李博随即进宫。
“此事要做。”
皇帝和颜悦色的,但敢和高祖皇帝对着干的李博却缩了,“是,臣这便去。”
刚转身李博又止步回头,“陛下,老臣体弱多病”
皇帝端起茶杯,眸色温和的看了一眼茶水,抬眸时,李博发誓看到了煞气,赶紧改口,“臣这便去,不过臣不学无术这是高祖皇帝说的,就怕把学堂办砸了”
皇帝的声音中带着恼火,“贾平安呢新学是他在操弄。”
李博大喜,“是,臣这便去寻他。”
他走出了殿外,不禁叹道“你特娘的给耶耶寻事做,耶耶也把你拖进来。”
身后殿内传来了皇帝的声音,有些恼火。
“为何只有两片”
“奴婢奴婢”
噗通
李博没敢回头,但还是问了内侍,“什么只有两片”
内侍板着脸,“咱也不知。”
故作玄虚
李博看到了皇后过来,就拱手,但也不避开。
皇后等他过去后,就回身看着。
邵鹏说道“皇后,陇西王跋扈,不过倒也不为害。”
武媚转身,“他能纨绔多年堪称是一以贯之,倒也合适。”
李博急匆匆的去了兵部。
“贾平安呢”
陈进法说道“国公说有事先走了。”
耶耶
李博要气炸了,“耶耶寻他有正事,说,他在哪”
寻国公有正事的人多了去,除去少数几个,他谁都不理。
陈进法咬死不知道。
“阿耶,你看。”
李朔指挥着二尺在打滚。
二尺在打滚中视线很专一,就盯着李朔。
“先生又夸赞了大郎,说大郎活泼。”
活泼
贾平安问道“可说了学业”
高阳摇头,“没呢”
贾平安一怔。
活泼
这个评语有些耳熟。
“谁在随侍大郎”
贾平安板着脸,高阳觉得不对,“等晚些再问吧。”
嗯
贾平安的脸冷了下去。
高阳瘪瘪嘴,“把大郎身边的人叫来。”
李朔还在那边和二尺玩耍,却不知危机降临。
两个随从来了。
“大郎这般乖巧。”高阳嘟囔着,“你做阿耶的却不信他。”
贾平安冷冷的问道“大郎读书时可是经常走神,爱做小动作”
两个随从身体一震。
“说话”
贾平安有些恼火。
“是。”
高阳先是一惊,接着讶然,“小贾你如何得知”
若非李朔读书的地方就在公主府中,高阳真的要怀疑贾平安是不是来窥看了教学现场。
贾平安说道“活泼。”
高阳一怔。
教育任重道远,贾平安并不准备让自己的孩子变成老学究。
“可知晓错了”
高阳在边上看着贾平安教育孩子。
李朔点头。
该抽还是呵斥
高阳在琢磨。
根据先帝的话为将不骚,错,是孩子不闹,成就不高。
高阳脑子里一片乱麻,不知该选择哪一个。抽几鞭子她舍不得。可呵斥的话她的话没力度,李朔听了左耳进右耳出。
做母亲太难了。
贾平安目光柔和,“为父以前和你一般。”
李朔诧异,“阿耶,他们说你承袭了新学,定然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
贾平安笑道“为父和你一般大时就是这般爱走神,喜欢做小动作。为何因为阿耶的脑子里全是外面的世界,什么树木花草,什么猫狗,什么好友,乃至于地上的一株草都会打断阿耶学习的专注。”
“阿耶,我也是。”李弘觉得找到了自己,被认可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这不是毛病。”贾平安很笃定的道。
“真的”
儿子一脸欢喜,贾平安认真的道“这的确不是毛病,这只是你还小,没定性的缘故。”
李朔看了一眼气鼓鼓的高阳,“阿耶,那我要如何才能改回来呢”
贾平安笑了,“不要在意这个,你越在意就越无法专注。每当念头起来时也别在意,继续看书听讲,无需有负罪感,最好的法子就是想通自己为何要读书。”
李朔想啊想。
“为父见过许多无知无识的人,他们认为大树是神灵,每日焚香祈祷。为父见过壮阔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大海,可没有学识的人会畏惧高山,畏惧大海”
这个孩子会继承高阳的一切,钱财,以及人脉。
他不缺什么。
所以要想改变,唯一的法子就是寻到读书的动力。
“想去看看那些世界吗”
“想。”
“那就专心读书。”
贾平安伸手轻轻揉揉他的头顶,李朔仰头看着他,眼神孺慕。
高阳痴痴的看着这一幕。
阳光落在一家三口的身上,肖玲就站在边上,觉得这一幕如此和谐。
武媚侧身看着太子,“你这是人性本恶之论。”
太子点头,“阿娘,我最近几年琢磨了许多事,不管是宫女还是内侍,还有我身边的属官们,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但也有恶的一面。我发现善恶和利益的大小有关,利益越大,人恶的可能就越大。”
武媚定定的看着他,良久,突然伸手摸摸他的头顶,“五郎长大了。”
晚些皇后去寻了皇帝。
“他竟然这般说”
皇帝的脸最近半年瘦了些,不复那等浮肿的模样。
皇后点头,“五郎这番话让臣妾颇为惊讶这是从利益去剖析人事。一件事中,一个人的立场不去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他为何这般做无需去分析他的秉性,而是要去分析他在这件事中能获得的利益有多少,陛下”
皇帝苦笑,“小子成长太快了些。”
皇后的眸中多了些警觉,李治看了她一眼,“朕不是那等见不得太子有出息的帝王。”
帝后沉默良久。
皇帝幽幽的道“朕给太子安排的先生中有儒者,有经世之学的饱学之士”
武后轻笑,“可都败给了平安。”
皇帝看了她一眼。
“你想说朕无能吗”
武后看着他。
王忠良打个哆嗦。
贾平安回了兵部一趟。
王璇拿着文书来了。
“此事还请国公给过目看看。”
贾平安看了一眼,“我还得出去办事,此事你若是拿不准主意就去问吴奎。”
门外的吴奎“”
国公
王璇的眸子猛地一缩,旋即笑道“此事倒也不是拿不准。”
“那就去做。”
既然能做那就做,别什么事都来寻我
王璇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等他出去时,见吴奎在前方,就叫住了他。
“国公说有事可寻吴侍郎。”
许多事儿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越权犯忌讳,而且很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
王璇盯着吴奎。
吴奎点头。
“好说。”
国公这般看重老夫,士为知己者死
贾平安还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让吴奎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刚出去就被礼部尚书李博堵住了。
“倭国的白银来了,那些白银有何说法”
“此事要问窦德玄。”
窦德玄最近风光无限,红光满面,让贾平安总是担心他会脑溢血。
李博骂道“那个老狗一问三不知,可陛下前阵子提及了学堂之事,没钱办什么学堂”
贾平安楞了一下。
一万两白银对于大唐的教育事业来说就是杯水车薪,但具有强大的代表意义。
他还在等着下一批白银送到,皇帝却已经在谋划如何打响第一枪。
果然,帝王的眼光比我犀利。
“一万两白银。”
贾平安眯眼看着李博。
当年高祖皇帝都搞不定这个纨绔侄子,但皇帝却不在乎他的亲叔叔人渣藤就乖的和鹌鹑似的。
“长安之外吗”
李博皱眉,“老夫知晓了。不过此事你不能置身事外。”
关我屁事
贾平安习惯性的又想撇清,但旋即忍住了,“此事要大张旗鼓。”
老纨绔倒吸一口凉气,眯眼看着贾平安,“皇帝喜欢坑亲戚。”
是啊贾平安认真的道“陛下没这个习惯。”
长孙无忌在落泪,李道宗在咆哮
李博随即进宫。
“此事要做。”
皇帝和颜悦色的,但敢和高祖皇帝对着干的李博却缩了,“是,臣这便去。”
刚转身李博又止步回头,“陛下,老臣体弱多病”
皇帝端起茶杯,眸色温和的看了一眼茶水,抬眸时,李博发誓看到了煞气,赶紧改口,“臣这便去,不过臣不学无术这是高祖皇帝说的,就怕把学堂办砸了”
皇帝的声音中带着恼火,“贾平安呢新学是他在操弄。”
李博大喜,“是,臣这便去寻他。”
他走出了殿外,不禁叹道“你特娘的给耶耶寻事做,耶耶也把你拖进来。”
身后殿内传来了皇帝的声音,有些恼火。
“为何只有两片”
“奴婢奴婢”
噗通
李博没敢回头,但还是问了内侍,“什么只有两片”
内侍板着脸,“咱也不知。”
故作玄虚
李博看到了皇后过来,就拱手,但也不避开。
皇后等他过去后,就回身看着。
邵鹏说道“皇后,陇西王跋扈,不过倒也不为害。”
武媚转身,“他能纨绔多年堪称是一以贯之,倒也合适。”
李博急匆匆的去了兵部。
“贾平安呢”
陈进法说道“国公说有事先走了。”
耶耶
李博要气炸了,“耶耶寻他有正事,说,他在哪”
寻国公有正事的人多了去,除去少数几个,他谁都不理。
陈进法咬死不知道。
“阿耶,你看。”
李朔指挥着二尺在打滚。
二尺在打滚中视线很专一,就盯着李朔。
“先生又夸赞了大郎,说大郎活泼。”
活泼
贾平安问道“可说了学业”
高阳摇头,“没呢”
贾平安一怔。
活泼
这个评语有些耳熟。
“谁在随侍大郎”
贾平安板着脸,高阳觉得不对,“等晚些再问吧。”
嗯
贾平安的脸冷了下去。
高阳瘪瘪嘴,“把大郎身边的人叫来。”
李朔还在那边和二尺玩耍,却不知危机降临。
两个随从来了。
“大郎这般乖巧。”高阳嘟囔着,“你做阿耶的却不信他。”
贾平安冷冷的问道“大郎读书时可是经常走神,爱做小动作”
两个随从身体一震。
“说话”
贾平安有些恼火。
“是。”
高阳先是一惊,接着讶然,“小贾你如何得知”
若非李朔读书的地方就在公主府中,高阳真的要怀疑贾平安是不是来窥看了教学现场。
贾平安说道“活泼。”
高阳一怔。
教育任重道远,贾平安并不准备让自己的孩子变成老学究。
“可知晓错了”
高阳在边上看着贾平安教育孩子。
李朔点头。
该抽还是呵斥
高阳在琢磨。
根据先帝的话为将不骚,错,是孩子不闹,成就不高。
高阳脑子里一片乱麻,不知该选择哪一个。抽几鞭子她舍不得。可呵斥的话她的话没力度,李朔听了左耳进右耳出。
做母亲太难了。
贾平安目光柔和,“为父以前和你一般。”
李朔诧异,“阿耶,他们说你承袭了新学,定然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
贾平安笑道“为父和你一般大时就是这般爱走神,喜欢做小动作。为何因为阿耶的脑子里全是外面的世界,什么树木花草,什么猫狗,什么好友,乃至于地上的一株草都会打断阿耶学习的专注。”
“阿耶,我也是。”李弘觉得找到了自己,被认可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这不是毛病。”贾平安很笃定的道。
“真的”
儿子一脸欢喜,贾平安认真的道“这的确不是毛病,这只是你还小,没定性的缘故。”
李朔看了一眼气鼓鼓的高阳,“阿耶,那我要如何才能改回来呢”
贾平安笑了,“不要在意这个,你越在意就越无法专注。每当念头起来时也别在意,继续看书听讲,无需有负罪感,最好的法子就是想通自己为何要读书。”
李朔想啊想。
“为父见过许多无知无识的人,他们认为大树是神灵,每日焚香祈祷。为父见过壮阔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大海,可没有学识的人会畏惧高山,畏惧大海”
这个孩子会继承高阳的一切,钱财,以及人脉。
他不缺什么。
所以要想改变,唯一的法子就是寻到读书的动力。
“想去看看那些世界吗”
“想。”
“那就专心读书。”
贾平安伸手轻轻揉揉他的头顶,李朔仰头看着他,眼神孺慕。
高阳痴痴的看着这一幕。
阳光落在一家三口的身上,肖玲就站在边上,觉得这一幕如此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