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和皇后走在后宫中。

    “朕登基以来就没少过对头,从关陇那些人到士族,所有人都想让朕做傀儡,他们便能号令天下。可朕是帝王。”

    李治的眉间多了些睥睨之色,“所以关陇衰弱了,士族顺势而上,以为朕会重用他们。可早在三年前朕就和贾平安商议过新学的未来”

    阿弟竟然在三年前就和皇帝商议过了此事

    为何没告诉我

    皇帝看到了皇后眼中的一抹凶光,心中满意之极。

    “贾平安当时说过不能只有新学一个声音,必须要有能牵制平衡新学的势力,所以士族不能击垮,甚至关陇残余势力也不能全数压下去这个小子知晓分寸让朕也颇为惊讶。”

    武媚下意识的道“平安做事稳健,知晓自己要什么他没想着荣华富贵,想的只是大局。”

    李治笑道“可这等分寸何其难得,你看看李义府,一旦得势就忘形,整日只想着收拢人手,只知晓去扩张自己的权势,恨不能一夜登天”

    武媚淡淡的道“那条狗不知分寸。”

    李治点头,“暂且还得用用。”

    “陛下”

    一个内侍追了上来。

    “国子监上了奏疏,说是急事。”

    李治接过奏疏,打开一看,神色古怪。

    “可是何事”武媚好奇。

    李治把奏疏递给她,“国子监说愿意为学堂出先生要多少有多少。”

    武媚看了奏疏一眼,突然就笑了起来。

    “一群看不到大势的人。”

    李治摇摇头,武媚跟上,手一送,奏疏就落在了地上。风吹着奏疏微微摆动,内侍俯身捡起来,追上王忠良问道“王中官,这奏疏”

    王忠良说道“寻个茅厕扔了。”

    帝后一路去了后面。

    “快让开”

    一群人在前面闹腾,李治皱眉看了一眼,却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李贤和李哲。

    李贤正驱赶着一只鸡上前,而李哲也是如此,两只鸡被赶到了一起,随即打斗起来。

    “陛下来了。”

    两个倒霉蛋赶紧行礼。

    李治看了两只斗鸡一眼,淡淡的道“看来你二人精神不错。”

    李贤说道“是啊”

    李哲也跟着点头。

    李治往前走,众人行礼相送。

    “六郎和七郎抄写毛诗正义一遍。”

    两个倒霉蛋傻眼了。

    毛诗正义七十卷啊

    抄写一遍

    武媚低声问道“为何不让他们抄写新学”

    李治摇头,“所谓制衡处处皆在,太子学的最繁杂,儒学新学都有涉猎,朕还教授他帝王之学。他是太子必须如此,可皇子们却不能皇子要的是安稳,学儒学倒也相宜。”

    “人都是利己的,能做到大公无私的人那便是君子,此等人何其难得。”

    “那为何能出现这等人呢”王勃问道。

    贾平安沉吟了许久,像是在回忆。

    “因为那些人的心中有目标,他们知晓自己要什么世间人,有的人惦记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没错,九成九的人都是如此。”

    贾平安看着下面的几个学生,微笑道“剩下的那群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目光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他们盯着这个世间,怀揣着梦想,想让大唐更加强大,让大唐远离侵袭。这些人便是大唐的脊梁骨。这等脊梁骨越多,大唐就会越强盛。”

    “儒学也有这等人。”

    王勃很坚定的道“我就见过。”

    贾平安笑道“可儒学的人可曾有强国的手段他们可懂如何能让田地增收,可懂如何让将士们更加的骁勇善战,兵器更加的锋锐”

    呃

    兜兜看着王勃,见他纠结就拍手道“王师兄说不过阿耶。”

    贾平安莞尔一笑,随即走了。

    王勃怒道“我说不过先生却说得过你”

    嘤嘤嘤

    一直在旁听的阿福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圆滚滚的模样可爱极了。

    兜兜双手叉腰,“你大我多少岁,也好意思说我说不过你,不要脸”

    嘤嘤嘤

    王勃刚想驳斥,眼角瞥见了阿福,话到嘴边就改了,“我何曾说过你,我我说的是是郭昕。”

    兜兜哼了一声,“等郭师兄来了我定然要告诉他你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哼”

    郭昕会做人,嘴也甜,每次来都给贾昱和兜兜带些小礼物,一口一个小师妹,笑眯眯的让兜兜觉着这个师兄真不错。

    王勃挠头。

    贾平安在纠结唐旭的消息为何还不来。

    按照那些倭人的说法,在路过那一带时,确实是看到了山上有反光,和后世在原址的介绍一样。

    可他们为何还不回来呢

    “平安。”

    狄仁杰叫住他,“刚才小鱼送来了消息,国子监上了奏疏,说是愿意出先生。”

    “一群蠢货。”

    贾平安想笑,“他们压根就不知晓陛下就是不想让儒者进了学堂,至少目前不想。”

    狄仁杰心领神会,“在达成平衡之前不想。”

    “怀英果然是我的知己。”

    “彼此彼此。”

    一股基味弥漫开来。

    此事一定,贾平安觉得根基稳妥了。

    什么权势都是假的,唯有掌握教育权才是真的。

    掌握了教育权你就能给下一代灌输自己的理念,一代接着一代,新学将会成为主流,而儒学将会成为附庸。

    到了高阳那里,贾平安想去看了孩子。

    天气很热,但李朔依旧在先生的教导下读书。

    “阿耶”

    贾平安本不想打扰,可却不小心露出了行藏,他对先生颔首道“打扰了。”

    先生就是儒者,任务就是为李朔启蒙。

    “无碍。”

    先生并非是新学的反对者,这一点高阳把握的很稳健。

    贾平安过问了一番孩子的学业,又谢了先生,说是改日请他饮酒。

    哪怕你是宰相也得要在这方面低个头。

    当然,你要觉得自己牛笔也行,用那种俯瞰的目光看着先生渣渣,教不好我的孩子,回过头哥弄死你。

    可在现实中往往是先生得知孩子是宰相家的后,那种激动啊

    卧槽

    我竟然能教宰相的孩子

    那种荣幸啊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道理。

    先生最后很是谦逊的道“话说我到了此处还未曾与贾郡公探讨过学问,贾郡公学究天人,想来能指点一二。”

    我应聘在公主府教导小郎君,公主倒是过问了一番,可我还差一道面试的程序,要不咱们现在就试试

    贾平安笑道“只是互相探讨罢了。你的学问我听闻过,稳健,用来给大郎启蒙绰绰有余,怠慢了。”

    儒学他七窍通了六窍,哪敢面试

    所以他只是派了人去打探先生的底细。

    到了后院,高阳喜滋滋的道“大郎早上跟着练刀,师父说大郎以后定然能成名将。夫君是名将,大郎以后也是名将,这便是父子承袭。”

    “这叫做遗传。”

    不过李朔的刀法贾平安也教过,这个年龄段哪能看出好坏来不过是锻炼罢了。

    可高阳兴致高,贾平安也不去打扰。

    屋里有冰盆颇为凉爽,高阳穿的是薄纱,起身弯腰就能让人喷血。

    “小贾。”

    “干啥”

    高阳回身拿了一本书给他,“你看看,自从你弄出了册书之后,有人竟然编写了故事,颇为有趣。”

    小说

    贾平安翻看着。

    一个农户种地,家中十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某日农户在地里挖土,呯的一声挖到了什么,刨开一看,竟然是个坛子,里面装满了银子

    这不就是吗

    后续应当是逆袭吧,农户利用银子发家致富,随后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

    没有

    农户喜得不行我王老二从未见过那么多钱啊乡亲们,都去我家喝酒去

    巨额财产来历不明于是官府闻讯把他抓了去,一顿毒打询问银子哪来的

    这特娘的

    贾平安无语了。

    “小贾”

    高阳趴在他的肩头,“你觉着如何”

    贾平安反手拍了她一巴掌,“无趣”

    “为何”

    高阳夺过小说翻到后面,“你看,后来不是县令破案,查到那银子是前朝权贵掩埋的,最后赏了农户五百钱农户回家全家美滋滋。这难道还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扫把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迪巴拉爵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迪巴拉爵士并收藏大唐扫把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