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无双看着那些学生在拱手,在感谢,突然觉得自己从未看清过贾平安。

    身边的助教在叹息“从晋以来,中原板荡,随后衣冠南渡,世家门阀主宰朝政再后来就乱了,这一乱就乱到了前隋,可前隋的好日子也没几年,又乱了,那些学问都散落不见”

    从汉末开始,中原就是一团糟。

    “不,那些学识就在世家门阀的手中,为何连皇家都想和山东门阀结亲难道他们的势力这般庞大”

    另一个助教也开口道“不,如今山东门阀就在蛰伏,但他们传承多年,门风严谨,子弟大多都能成材可门风如何严谨如何把子弟教导成材这才是山东门阀最厉害的地方。”

    “是啊可那些法子他们都秘而不宣,外人不得而知。”

    “贾参军说的就是一个做事的法子,不只是做事,做人都能用得上。”

    “贾参军大才,这些学生有福了。”

    “何止是他们,某也觉着受益匪浅。”

    卫无双在仔细琢磨着贾平安的那一番话。

    譬如说有人说我的坏话,那么我就该把事情分解了,一一分析,我得罪了谁,这件事对谁有利

    这是做事,也是做人的法子

    “要想知晓这些,就得躬身,别整日坐在高处指手画脚不懂这些,不懂百姓疾苦,你做的决断依据何在这叫做拍脑袋决策,事情搞砸了,拍屁股走人”

    “妙啊”那助教赞道“不懂装懂,瞎决策,叫做拍脑袋妙极了。”

    “来”贾平安指指工地,“都去做,不做你等如何知晓那些劳力要值多少钱”

    学生们一拥而上。

    数百人的规模,一旦齐心做事

    工匠们开始忙乱了。

    “慢一些”

    “稳住”

    工头都冲了进去,在声嘶力竭的指挥着。

    工匠们成了指挥,学生们成了苦力

    “午时了,开饭”

    众人惊讶,心想怎地还有午饭

    就见几个大汉挑着大木桶来了。

    “都来。”贾平安招手。

    “先去洗手”

    不远处有水渠,众人去把手洗了,回来一看,傻眼

    大木桶里热气腾腾的装着饭菜。

    主食是粗饼子,看着还掺杂了别的东西。而菜

    “这是何物”有学生上前问道。

    大汉说道“这饼是掺了各等杂粮做的,这汤加了两只鸡子做出来的。”

    主食是杂粮饼,菜是两只鸡子打了一桶的汤

    这

    众人不禁面面相觑。

    “这如何吃得”

    有人苦着脸道“某在家,少说得有胡饼,或是馎饦,菜得有羊肉。”

    贾平安不说话,直至对工头说道“让你的人也来吃。”

    工头讶然道“也有咱们的”

    “多谢贾参军。”

    工匠们欢喜的寻了碗来,一人一碗蛋汤,两个杂粮饼。

    咬一口杂粮饼,再喝一口蛋花很散的蛋汤,美滋滋啊

    工匠们吃的眉开眼笑,狼吞虎咽。

    这

    学生们都呆住了。

    “难道好吃”一个学生觉得不对劲,就给自己弄了一份。

    一口杂粮饼

    他吃的和服毒差不多。

    一口蛋汤

    两个鸡蛋弄了一大桶的蛋汤,那鸡蛋的含量可想而知。

    寡淡无味。

    “可好吃”有人问道。

    学生摇头,“不堪下咽”

    众人不禁沉默了。

    “晚些咱们出去吃。”有人在嘀咕。

    大伙儿都不差钱,晚些去寻个地方喝酒也不错。

    “看,贾参军。”

    贾平安走了过去,“给某来一份。”

    一口杂粮饼,贾平安吃出了乡愁。

    前世,因为父母工作忙碌,在读书前,他在乡下待了几年。

    杂粮饼那时候算得上是美味,蛋汤鸡蛋是家里的战略物资,除非谁生病了,否则只能等赶集时拿去换钱

    他一口一口的吃着,觉得这杂粮饼的味道比当时的还美味。

    而当他刚到大唐时,和表兄二人吃的饭菜那真不是人吃的。可杨德利却吃的津津有味。

    “好吃。”他认真的说道。

    学生们默然上前。

    一人一份,取了之后就蹲在地上吃。

    一个工匠吃完了,意犹未尽的看着大木桶,说道“这等饭食,若是顿顿都有就好了。”

    这样的饭食他竟然希望顿顿如此

    学生们更沉默了。

    下午,养济院已经能看到雏形了。

    学生们带着水泡或是疲惫回到家中。

    孟召的父亲孟密是五品官,母亲王氏出身也不凡,从小他就是蜜罐里长大,没吃过什么苦。

    “大郎,你怎地这般狼狈”

    母亲王氏见他灰头土脸的,赶紧叫人伺候他沐浴,随后发现了手心有水泡,王氏更是心痛的不行。

    等孟密回家时,见到这样的儿子也有些惊讶,“今日不是去了养济院,为何这般”

    孟召说道“今日孩儿在养济院干活了。”

    王氏心痛,可孟密瞪了她一眼,随后吩咐道“吃饭。”

    一家三口用饭。

    羊肉是必需品,外加一些菜,主食是饼。

    往日孟召都会剩下不少饭菜,今日他吃饱了,可却依旧在吃。

    “夫君。”王氏觉得儿子有些古怪。

    孟密摇头。

    吃完后,孟召说道“阿耶,以后孩儿的饭菜莫要做那么多”

    王氏笑道“我的儿,就怕你不够吃呢”

    父母总是这样,担心孩子不够吃,所以宁可多,不可少。

    孟召想到了今日那些工匠面对杂粮饼的垂涎欲滴,心中不禁有些难受。

    “阿娘,这世间还有许多人吃不饱,咱们不该这般靡费。”

    他想到了贾平安吃杂粮饼时的怀念模样,就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孩儿如今能每顿都有羊肉,已经很好了。还有,孩儿以后若是为官,治下的百姓每日吃着杂粮饼,吃着寡淡无味的菜,孩儿却在吃着羊肉,甚至剩下不少,这样的官,如何能知晓百姓的疾苦”

    孟密的眼中多了欢喜之色。

    他的孩儿啊

    这怎么就突然变成熟了呢

    可王氏却不满的道“这是自家花钱弄的饭食,与别人有何关系”

    孟召一怔,看向母亲的目光中多了些不同的意义,“阿娘,这是农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吃了就吃了,可却不该浪费。”

    王氏依旧不能理解儿子的想法。

    孟召起身道“阿娘,今日孩儿吃的是杂粮饼,喝的是清水汤,没有菜”

    “我的儿”王氏心痛的不行,“你受苦了。”

    “孩儿不苦。”孟召认真的道“那些工匠吃着这样的饭菜,说若是顿顿如此,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孩儿至此才知晓,原来自己锦衣玉食依旧不满足,这是何等的荒谬”

    孟密心中欢喜,眼中不禁含笑,“说的好。”

    王氏白了他一眼,见儿子侃侃而谈,和以往截然不同,心中也渐渐多了欢喜。

    “为官者,心中当有大唐。”孟召严肃的道“心中没有大唐,只有自己,这样的官,孩儿不屑为之”

    他拱手告退。

    孟密用力的喘息了一下,只觉得欢喜都要从胸腔里飞跃出来。

    这个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而按照孟密的规划,儿子在国子监学习,能过了科举就过,不能过也能谋官。

    这等娇生惯养的儿子怎么去做官

    这是孟密一直以来的担忧。

    可今日儿子却恍然大悟,这让他如何不喜

    “大郎,这番道理是谁说的”

    他忍不住问道。

    走到门边的孟召回身,“是百骑的贾参军。”

    孟密眯眼,等儿子走后,王氏问道“那贾参军不就是扫把星吗夫君,他这是何意”

    孟密叹道“此人前阵子立功了,用功劳和陛下换了一万贯,说是建造养济院,大庇天下孤老俱欢颜。”

    竟然有这等人

    王氏不禁讶然。

    “大郎如此,就是开了个好头,此后”孟密看着妻子,厉声道“贾平安今日的开导极为难得,以后你莫要说什么扫把星。”

    这是夫妻间的正式谈话。

    王氏跪坐好,微微垂首,“是,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扫把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迪巴拉爵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迪巴拉爵士并收藏大唐扫把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