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二女儿在宫里做贵人,老太太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待在祖宅,本来说是等老太太病一好,再跟宝缨一块儿接回京,一晃就过去了三年。
    孟贵妃媒人做到底,孟家门楣高不成低不就的,要不是静王缺个续弦,哪儿能轮的上宝缨。
    “可是外头都在说,静王这次选妻,宁伯爵府的嫡次女会中选呀。”宝缨道,“宁姑娘昨日进宫碰见我,顺手赠了我一对耳坠子。”
    “有这回事”
    宝缨点头“当真。”
    孟贵妃直言她不争气,命人从库房中取出一方妆奁。
    琳琅满目的首饰摆出来,孟贵妃道“你若看着诚心喜欢,就拿去。”
    不等宝缨回话,孟贵妃道“宁家姑娘是个心思深的,本宫问你,谁会随身带着多余的耳坠子赏人再说你犯不着受她的赏,她是不是将自己的耳坠子摘下来给了你你不用和她来往,等着吧,正妃的位置得由陛下赐婚说了算。”
    孟贵妃对自己十年如一日枕边风的功力很放心。
    宝缨只挑了一件白翡翠,就不再下手了。
    “眼皮子这么浅做什么你这样可不行,嫁进王府岂不是要日日受委屈。”话是这样说,孟贵妃可不会给她挑挑拣拣的机会,“都赏你了,你戴玉也好看,京城早不时兴戴银饰了。”
    “谢姑母赏赐。”宝缨起身谢恩。
    “你这孩子就是容易见外。”孟贵妃道。自己能看中宝缨不是没有原因,长了一副惹人怜爱的相貌,看着比当初的花骨朵颜色更招眼了,工笔画上剔出来的古典仙相,又听话,孟贵妃想不出再好的人选了。
    大邺朝一统中原以来,繁荣兴盛。到景平帝,常年缠绵病榻,气数渐渐不如以前。皇朝更迭是常事,最怕的是千年出个祸害。
    谁不愿意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呢这些年政局诡谲,大邺开朝以来,无皇帝建庙,立塑成像的另有他人,还不止一个。
    前者姓苏,开国万户侯,江东人氏,曾辅佐太祖皇帝定天下,时至今日,正儿八经的簪缨世族。
    后者也姓苏,江东苏侯的苏,族谱里九代单传的小郎君,少年时野火一役便成名,烽火出豪杰,才有了大邺现如今的一共十三个州府,西至苍龙门,北至新溪原。
    孟贵妃却是妥妥的皇权党,孟家靠皇权至上走到现在,乱臣贼子一日不反,她就终生为皇妃。
    孟贵妃没有像三年前一样留宝缨在长信宫站规矩,而是道“小六怎么越发清减了,你再养的圆润些会更入长辈的眼,别像本宫这样,等你子嗣要的艰难,哭都来不及。”留宝缨伺候自己用过晚膳,放宝缨出宫了。
    孟府的马车歇在南华门。
    棉衣提一盏宫灯,为宝缨引路。冗长的宫道上,月色淌了宝缨一身,裙钗轻步。
    前路被堵住。
    禁军身穿清一色的黑甲盔,纷纷举着火把。
    大太监搓着手,拦了宝缨主仆二人的去路“看着眼生,这些日子进宫往来的姑娘多了去了,今儿却不同,就算你是什么重臣郡主出身,也得等一等。”
    “这是怎么了”棉衣看了眼宝缨的神色,见她不为所动,挨上荷包的手收回来,问道。
    大太监道“你有所不知。淮上侯丢了件宝贝,这不是正找着呢么”大太监不愿意多说,见过节俭的,没见过这么节俭的,孝敬都不会送,一看就知道无前景。
    “我记得以前这里附近有处老戏台子。”宝缨吩咐道,“棉衣,我们抄小道走。”
    棉衣应了一声。
    大太监多机灵个人啊,听出味儿来了“不知姑娘是哪家的”
    棉衣正要回话。
    人团散开,黑压压的脑袋跪下来,错落的光在石砖上飘渺。
    苏起虎口上牵一缕金丝线走来,在他掌中像极了卷入沧浪的孤帆。线尾坠着一只鸟哨,哨面上应景的镌刻唐图,国色冶丽的红。
    唐图和九连环齐名,都属于消遣的玩物,从前朝面世起,不少贵胄子弟玩物丧志在这上头,不惜通宵达旦。太祖帝登基以后崇尚儒风,万国来朝又怎么样一个接一个的白日梦飞出了五行外,还不是成了前朝,若知道日后会出个苏起,怕是要气的从棺材里爬出来。
    苏起手上这一只鸟哨,世上无双。
    “捉住她。”苏起轻描淡写的拂了她一眼。
    宝缨肩上陡然一沉。

章节目录

宠妾的欢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姑苏山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姑苏山人并收藏宠妾的欢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