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瑶看着娘亲变了脸色,心里也跟着担忧。
    马氏大声说“大嫂你这话什么意思合着你儿子成婚,我们这些人都要腾出地方”
    王氏看着立刻出声的三弟妹,心里有些不屑,就是不喜三弟一家子懒货占自家便宜,在她看来以后二老要靠自家养老,现在家里面只有当家的有活计有收入,自然不想让他们继续占便宜。
    不过担心老太太不同意,好生开口解释“我可没有这么说,只是咱们唐家人口多了,小辈也要开始陆陆续续成婚,这家里没有地方住,自然要分家啊。”
    “那也用不着现在分家吧,之前不是说好再盖一间屋子吗。”
    “这不是盖屋子时间来不及,婚期快到了只能先分家。”
    “大嫂,我看你就是故意的,先前我还纳闷为何你们没有提盖屋子的事,现在想来就是要拖延时间,在这等着好分家吧。”
    老太太听着三儿媳阴阳怪气地话,也知道老大这是想要借此机会分家,再说下去只会撕破脸面,顿时出声呵斥“够了,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
    老太太发话,娘亲自然不敢顶嘴。
    王氏想着既然已经提出分家这件事,就不能让它当做没有发生过,虽然有些害怕婆婆的脸色,不过仍然劝说“娘,您也知道文杰快要成婚了,先不说成婚需要有屋子住,就是成婚后,孩子一出生,没过多久就大了,到时候也得需要地方住,现在分家也是为了以后着想。”
    这话说到最后,颇有些暗示意味,老太太眯缝着眼,听出大儿媳话里的意思,一时之间心里的天平渐渐偏了。
    看着老太太没有反驳,唐礼义顿时有些急了“大嫂,孩子出生长大也得有几年,现在谈分家未免有些早吧。”
    唐礼德看着三弟着急的模样,虽有些愧疚,但是想到自己的小家,又想着对方成天不务正业,就连跟爹去种地也拖拖拉拉,压下心底的一丝愧疚说“小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
    随即扭头看着老爷子劝说道“爹,文杰还有一个多月就成婚,之前家里商量再盖间屋子,如今时间不够,也是我疏忽忘了这件事,可是孩子成亲不能没有地方住,你看这”
    或许是大伯的话太有道理,也或许是偏心长孙,老太太竟然也加入了劝说行列。
    唐书瑶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分家,看着对面依旧慢条斯理吃饭的大堂姐唐书琪,和幸灾乐祸的二堂姐唐书夏。
    唐书瑶心想,或许大房早就想分家了吧,毕竟大伯在镇上酒楼做账房,一个月的月钱就有500文,二伯平时和老爷子一起收拾地里,没有多余的赚钱路子。
    而自己的爹爹最喜欢偷懒,老爷子叫爹爹一起去地里,永远最磨蹭,而且也干不了多少活。
    这么一想,也能明白为何大伯母现在提出大堂哥的婚事。
    早在两个月前大堂哥的婚事就已经谈好日子,家里也说好要加盖屋子成婚用。
    可是大伯和大伯母迟迟没有提出何时盖房子,如今估计着时间快要来不及,恰好隔壁也分家,便趁机提出分家一事。
    要说没有预谋是不可能的。
    老太太这一辈子有过7个孩子,活到现在的只有大伯唐礼德,二伯唐礼仁,爹爹唐礼义,还有一个已经嫁到远方的姑妈唐礼心。
    其他的三个孩子早已夭折,没有排名,老人家忌讳这些,也是怕大伯没有长子的名分。
    因此也没有他们的排名,只是在原主记忆里有一次过年的时候,姑妈回来拜年跟老太太说话时听到的。
    唐礼义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娘也会同意分家,顿时心生恐慌,激动地说道“娘,你怎么也同意难道长孙这么重要吗”
    老太太脸色有些尴尬,说不偏心是假的,毕竟是自己的长孙,何况养老还要靠老大一家。
    看老大的意思是早就想提出分家,如今借着长孙成婚的由头提出来,也算扯了块遮羞布。
    只是看着小儿子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心里说不难过都是假的,如今话已经说出口,自然没法收回来,只能装作没看见小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古代锦绣生活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東小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東小鹿并收藏古代锦绣生活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