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日,吴幵与莫俦又入城,给留守司送来一份元帅府文牒“据文武百官申,乞立张相治国事。已申本国,许册立为皇帝,请牒册宝及一行册命礼数。”
秦桧见金人仍坚持册立张邦昌,于是又提笔给元帅府上书,再次乞立赵氏,原文如下“朝散郎、试御史中丞致仕秦桧准元帅府指挥,如别有异见,具状申者。右桧窃以自古建国立王,非为率众庶以奉一夫。盖欲代天致理,使生灵有所依归,不坠涂炭也。契勘张邦昌在上皇时执政日久,伐燕败盟之计,皆所预知。今若册立,恐元帅大兵解严之后,奸雄窃发,祸及无辜,将不称元帅吊民伐罪之意。若蒙元帅推天地之心,以生灵为念,于赵氏中推择其不预前日背盟之议者,俾为藩臣,则奸雄无因而起。元帅好生之德,通于天地,桧虽草芥,亦被生成之数,无任待罪陨越、激切恳求之至。谨具状闻,伏候台旨。天会五年二月十四日。”
秦桧这封信,进一步吸引了宗翰、希尹等人的注意力。宗翰令元帅府立即给留守司下文牒,要将秦桧速送军中,予以惩断。文中说“据前宋文武百寮、军民、僧道、耆老状,乞选命张邦昌以治国事,行将已申奏朝廷,乞立为皇帝,仍赐册文。勘会先去札子,如别有异见,别具状申,只不许引惹赵氏。今据前中丞秦桧状,尚言乞立赵氏,特系违令,合要本官惩断,速起发前来。”
其实,在二月十三日秘书省会议上,反对推戴张邦昌的官员并不止秦桧一人。
王时雍带头签名后,数百个文武官员,绝大部分亦随之以书。但其间也有“饮泣悲吁而不敢出辞者”。
忽然,有一个面目严冷的官员厉声说道“二百年赵氏天下,岂可付它姓吾乃异议者,请如所令”在这人右侧,有一个官员忽然放声大哭道“吾请同行”
王时雍闻声大惊,回头一看,不认识这两个官员,命令道“自列名氏。”
那面目严冷的官员回答道“我是奉直大夫寇庠,他是朝请郎高世彬。”
这时,监察御史马伸对众人说道“吾曹职为争臣,岂可坐视,不吐一辞当共
秦桧见金人仍坚持册立张邦昌,于是又提笔给元帅府上书,再次乞立赵氏,原文如下“朝散郎、试御史中丞致仕秦桧准元帅府指挥,如别有异见,具状申者。右桧窃以自古建国立王,非为率众庶以奉一夫。盖欲代天致理,使生灵有所依归,不坠涂炭也。契勘张邦昌在上皇时执政日久,伐燕败盟之计,皆所预知。今若册立,恐元帅大兵解严之后,奸雄窃发,祸及无辜,将不称元帅吊民伐罪之意。若蒙元帅推天地之心,以生灵为念,于赵氏中推择其不预前日背盟之议者,俾为藩臣,则奸雄无因而起。元帅好生之德,通于天地,桧虽草芥,亦被生成之数,无任待罪陨越、激切恳求之至。谨具状闻,伏候台旨。天会五年二月十四日。”
秦桧这封信,进一步吸引了宗翰、希尹等人的注意力。宗翰令元帅府立即给留守司下文牒,要将秦桧速送军中,予以惩断。文中说“据前宋文武百寮、军民、僧道、耆老状,乞选命张邦昌以治国事,行将已申奏朝廷,乞立为皇帝,仍赐册文。勘会先去札子,如别有异见,别具状申,只不许引惹赵氏。今据前中丞秦桧状,尚言乞立赵氏,特系违令,合要本官惩断,速起发前来。”
其实,在二月十三日秘书省会议上,反对推戴张邦昌的官员并不止秦桧一人。
王时雍带头签名后,数百个文武官员,绝大部分亦随之以书。但其间也有“饮泣悲吁而不敢出辞者”。
忽然,有一个面目严冷的官员厉声说道“二百年赵氏天下,岂可付它姓吾乃异议者,请如所令”在这人右侧,有一个官员忽然放声大哭道“吾请同行”
王时雍闻声大惊,回头一看,不认识这两个官员,命令道“自列名氏。”
那面目严冷的官员回答道“我是奉直大夫寇庠,他是朝请郎高世彬。”
这时,监察御史马伸对众人说道“吾曹职为争臣,岂可坐视,不吐一辞当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