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五年正月二十五日,赵良嗣一行人再次来到燕京。他们被悄悄带到燕京城外西南角一座废弃的寺庙里,在此拜见金太祖。
金太祖并不住在燕京皇宫里,他每天住的地方变幻不定,因为燕京目前形势很复杂,他不得不注意安全问题。
金太祖令翻译对赵良嗣传话道“我军收复燕京,大宋遣使贺功,甚好,不知大宋皇帝是否欢喜”
赵良嗣回答道“两朝共力讨伐辽国,现已占领燕京,实为庆事,本朝皇帝圣心喜悦,所以特遣良嗣和武仲担任贺功使副,前来祝贺。”
金太祖及金军诸将帅一听这话都大喜,接着,金太祖又令翻译问道“你们这次来,还有没有别的事情啊”
赵良嗣递上国书道“这是本朝的国书,税赋一事,既不是原来所约,又非近来所议,本难相从,朝廷大臣们都认为不可,惟有本朝皇上想成就两朝交好,特许用银绢以代替税赋,因此专遣我等前来商讨。然而,一地之税赋,首先需要满足一地之军政需要,至于交给贵朝数额多少,需双方讨论酌定。”
金太祖示意金国谈判代表完颜希尹接过国书,完颜希尹接过国书便看了起来。
只见宋朝国书写道“正月日,大宋皇帝致书于大金皇帝阙下比闻亲提师卒,远涉关封,历烦振旅之勤,共底夹攻之绩。夙维信义,方剧忻愉,亟承使节之还,旧沐书辞之悉,念欲谐于欢好,当取示于忱诚。
本朝与贵国数年计议汉地汉民及夹攻等事,具载累书,兹不赘词。昨赵良嗣等还自代北,知欲入关讨伐,即自涿、易等处分遣军马夹攻,三面掩杀契丹数阵,大获胜捷,追逐远过燕京东北,实与贵朝次取居庸之兵相应,靡有差失。暨国妃与四军以下奔窜,城中无不顺之人。似闻贵朝兵马相近,于义不当争入燕城,即令远驻兵马,本坚守信约之应夹攻者,事皆有迹可考,不待理辨。
今承来书,燕地州县税赋欲行拘收,不特事非元约,亦非近所计议。自古及今,税赋随地,况远隔关塞,民户如何般运于理本难允应,重念万里交欢,逾海遣使,积年于此,信聘往还,情意已笃,义当勉从,所欲以成
金太祖并不住在燕京皇宫里,他每天住的地方变幻不定,因为燕京目前形势很复杂,他不得不注意安全问题。
金太祖令翻译对赵良嗣传话道“我军收复燕京,大宋遣使贺功,甚好,不知大宋皇帝是否欢喜”
赵良嗣回答道“两朝共力讨伐辽国,现已占领燕京,实为庆事,本朝皇帝圣心喜悦,所以特遣良嗣和武仲担任贺功使副,前来祝贺。”
金太祖及金军诸将帅一听这话都大喜,接着,金太祖又令翻译问道“你们这次来,还有没有别的事情啊”
赵良嗣递上国书道“这是本朝的国书,税赋一事,既不是原来所约,又非近来所议,本难相从,朝廷大臣们都认为不可,惟有本朝皇上想成就两朝交好,特许用银绢以代替税赋,因此专遣我等前来商讨。然而,一地之税赋,首先需要满足一地之军政需要,至于交给贵朝数额多少,需双方讨论酌定。”
金太祖示意金国谈判代表完颜希尹接过国书,完颜希尹接过国书便看了起来。
只见宋朝国书写道“正月日,大宋皇帝致书于大金皇帝阙下比闻亲提师卒,远涉关封,历烦振旅之勤,共底夹攻之绩。夙维信义,方剧忻愉,亟承使节之还,旧沐书辞之悉,念欲谐于欢好,当取示于忱诚。
本朝与贵国数年计议汉地汉民及夹攻等事,具载累书,兹不赘词。昨赵良嗣等还自代北,知欲入关讨伐,即自涿、易等处分遣军马夹攻,三面掩杀契丹数阵,大获胜捷,追逐远过燕京东北,实与贵朝次取居庸之兵相应,靡有差失。暨国妃与四军以下奔窜,城中无不顺之人。似闻贵朝兵马相近,于义不当争入燕城,即令远驻兵马,本坚守信约之应夹攻者,事皆有迹可考,不待理辨。
今承来书,燕地州县税赋欲行拘收,不特事非元约,亦非近所计议。自古及今,税赋随地,况远隔关塞,民户如何般运于理本难允应,重念万里交欢,逾海遣使,积年于此,信聘往还,情意已笃,义当勉从,所欲以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