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张士诚综合考量之后,这才与朱振相见。
    目的就是为了借助朱振之后,向朱元璋表达自己的善意,自己没有心思跟他继续争雄争霸去了,
    至于将来,是继续列土封疆也好,还是入朝为官,成为人质也罢,我张士诚接着就是了。
    真的是聪明人啊
    朱振自然不会认为张士诚是实在人,能够在乱世之中活到现在,哪个不是心狠手黑之辈。
    这厮说他有心降服于朱元璋可能是真的。
    但是起码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在前线与朱元璋对抗的士兵,已经非常疲惫了,他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
    他现在非常想将自己从战局里抽出来,让朱元璋一心一意的去打。
    而朱元璋你说开心也好,不开心也罢,这般两线作战,肯定是他不想看见的,既然张士诚愿意退缩,他不光相信不相信,都肯定会暂时熄火,选择去对付对他压力最大的陈友谅。
    只有灭掉了陈友谅,才有可能完全统一江南。
    而这也恰恰是张士诚想要看见的。
    因为陈友谅那里是容易灭掉的,朱元璋跟张士诚打一场,轻一点说自己损兵折将,重一点那就有可能元气大伤。
    而那时候,好一点的时局是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最差的结局也是自己又读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机会。
    这个老鬼很聪明啊
    再次回到淮安。
    已经是秋天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乃是题中之意。
    岸上一片一片尚未来得及收割的芦苇已然枝叶枯黄,在瑟瑟的秋雨中满目凄凉。湿凉的水汽被秋风迎面吹来,一股阴冷的气息在骨子里引起战栗。
    这就是初冬的江南,阳光明媚时美景处处妩媚嫣然,冷风乍起阴雨绵绵的时候,却有着比之北方冷冽如刀不遑多让的阴冷
    天黑得很快,在口岸的时候尚能见到两岸的瑟瑟秋景,等进了内河,已然一片昏暗,天地茫茫。
    船队就在阴冷的秋雨中悄然驶入军港,几乎未曾吸引任何注意。
    朱振刚刚登上码头,一身甲胄的朱沐英早已等在那里,上前军礼参拜“末将见过伯爷。”
    朱振感慨的望望四周夜色中熟悉的景致,感慨道“总算是回家了,以后本伯绝对再不出海去那么远的地方,谁特么爱去谁去”
    这年头交通落后,信息不畅,出一趟远门当真如同一场跨国旅行,而朱振这一次一直开着帆船跑了一趟安南国,算起来,比得上后世的一场星际航行了
    朱沐英恭敬道“伯爷此行扬威域外,振我国威,正是吾辈军人之无上荣耀。后世史册之上,定有伯爷之名讳彪炳千秋,以供万世敬仰”
    这是发自肺腑的赞誉。
    军人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安邦定国,开疆拓土
    安南国更是一等的富庶之地,与汉人几百年的争斗毫不相让,彼此攻伐世代不休。可朱振却能在其国都城之侧得到两个优良的港口,等到这消息在国内扩散开,军中谁敢不对朱振毕恭毕敬
    朱振就笑道“呦呵,几日不见,朱指挥使有长进呐,溜须拍马逢迎上官的本事都学会了,有前途”爱倍多书城
    虎二、盛庸等将官簇拥着朱振,听到打趣朱沐英的话语,都哈哈大笑起来。漂泊半年,一朝脚踏国土,心里无比踏实,情绪都莫名的放松起来。
    朱沐英也笑道“这要多谢伯爷教诲,您的言传身教,末将受益匪浅呐”
    相互打趣一番,朱振伸了个懒腰,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回到明初当王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回到明初当王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