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万两啊,这么多的钱,能做多少事情
    应天最有权势的几位重臣和朱元璋面面相觑,都被这个消息震惊得有些沉默,不知说什么好。
    程家是跟朱振有合作的,此时此刻他也不知道该是否庆幸,程家抱上了一颗参天大树,还是埋怨朱振的所谓所谓太过于眨眼,一颗都不让身在应天的自己省心。
    他将朱振当做自知看待,自然盼着这小子发展的好。
    但他更深知,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未及弱冠之年便担任一省平章已经惹人嫉妒,现在又搞出这么一件离谱的事情,岂不成了出头的椽子
    天大大乱,大家都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很多人哪怕是做了大将军,手头的赏赐其实也没有几个钱,可谁曾想这小子竟然提前一步奔向小康了。
    没看到朱元璋的眼睛都冒邪性的红光了吗
    权倾天下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太多的人嫉妒你,都变着法儿的想要把你扳倒,分享你的权利。
    富甲天下同样亦是如此身为一省平章,身为一地藩镇,根本不该有那么多钱,这是招祸的根源。
    要不要劝劝这小子把钱全都捐献出来呢
    先前在关键时刻,给应天输送物资、运送粮草,惹得应天的百姓同声叫好、交口称赞,那臭小子的威望名声很是上涨了一大截儿。
    那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要不,再给应天送点粮草
    不过这个想必也用不了多少钱,一千多万两啊,就算是都换成粮草,也够应天的百姓吃几年的。
    不然去打造兵器,送给应天
    可上一个资助军队的沈万三,已经成了丧家之犬啦。
    动朱元璋的军队,比要朱元璋的命都厉害。
    程咬金发现,就算自己劝说朱振把钱都捐献出来,也不知道该怎么花。
    实在是这比钱财,太过于庞大了。
    幸好朱振不知道此时此刻老程的纠结,不然势必会笑话这位号称红巾军二把手的大佬眼界太过于狭窄,除了有识人之能之外,没啥长处。
    钱怎么可能花不出去呢
    比如给长城贴上瓷砖,分分钟花掉这些钱徐达心里琢磨了半天,拱手说道“国公,听闻盱眙县伯在淮安开设了一个硝石矿,并且成立了矿场”
    朱元璋看向了刘伯温。
    朱振之所以被围在霍山差点小命不保,正是因为其在霍山不远处的南山之上发现了一处硝石矿,并设置了一家火药厂。
    但是具体规模如何、产出如何,他却是不知道的。
    程咬金在一旁咧嘴嘿嘿笑着,看看吧,钱多了没好事,就连一向低调的徐达都开始打你主意。
    看到大家的目光都看过来,刘伯温很坦然,且没有丝毫压力的说道“确有此事,不过具体规模如何,在下却是不知的。”
    没人怀疑这话的真实性,更不会认为刘伯温在推搪。
    刘伯温才智一流、能力卓越,但是却不擅长殖货之道,刘伯温及时做了朱元璋的臣子,其实跟大多数属下一样,过得都是穷酸日子,一向是靠马夫人的赏赐,才勉强度日。
    这样的性情,绝对不会关注自己徒弟的生意。
    不过徐达可不打算放过敲竹杠的机会。
    他微微一笑,同朱元璋说道“听说军山卫现在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换装了,可见这霍山的矿场的产量绝对不低。”
    朱元璋眨眨眼,没领会徐达的意图,只是脸色却不好看。
    难不成你让某去将南山矿场从朱振的手中巧取豪夺而来
    咱可丢不起那个人抢夺臣子兼女婿的家产,你是要让某成为千古笑话么
    徐达似乎没有注意到朱元璋的不悦,续道“国公,张士诚与我们摩擦不断,陈友谅那也是咄咄逼人,然而我们却因为缺乏火药而屡屡难以取得大胜,比之请求国公加大军中火器的装备数量,用强大的火力压制对手,则我应天的虎贲能够少流血。”
    徐达说的那叫一个诚挚感人,充分体现了一位统帅爱惜部下的优秀品质。
    刘伯温听得却一直咧嘴。
    徐达的意图已经毫不掩饰,加大军中火器的数量,装备可以打,可是火药从何而来从何而来呢
    应天的武库逐渐丰足,但是一切都在为即将开始的东征做准备,绝对不可能花费钱财,制造昂贵的火药。
    既然朱振的霍山矿场能够短时间内频频给军山卫换装,何不从朱振哪里大量采购呢
    至于采购火药的银钱,大可以先赊欠,等到应天的金银充足的时候再还上,反正朱振有的是钱,也不差这一点程咬金第一个反应很不爽。
    因为朱振跟他是全天候贸易伙伴关系,朱振的财路受损,回头找的第一个是他。
    他与朱振一样,不是舍不得钱,只不过自己主动捐献出去与被人算计不得不拿出去,岂能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回到明初当王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回到明初当王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