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太素顿了顿,环视众人,见大家伙脸上都露出了理所应当的神情,便沉声说道“但在亲眼所见,伯爷亲自护送骨灰回军属家中,那些战士的遗孤、遗孀披麻戴孝,捧着骨灰给伯爷磕头的时候,下官才终于意识到,虽然是这样,但不应该仅仅是这样。”
    见大家都皱着眉头,尤其是刘青山那样的武将,虽然刘青山话不多,但是却很嫌弃茹太素这样,说话拐弯抹角,让他得反思半天的。
    干脆往墙角一蹲,假装在听,其实本尊已经云游四海去了。
    不过像是朱沐英、杨勋等人却听得非常认真,不时的点点头,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
    茹太素继续说道“为国捐躯,封妻荫子,固然是华夏儿郎莫大的荣耀,但相应的,家中也会失去梁柱,父母子女丢掉依靠,他们如何会不痛心。
    我们有英烈祠,牺牲的将士都会雕刻在上面,但英烈祠上的贤明,却远远的比不过祖坟中的一堆坟茔那怕家里只剩下个白发老翁、孤儿寡母,只要他的坟头还在,他的乡邻也会对他家报以无比的崇敬,哪怕有一两个无赖混子欺负上门,全村人都会群起而攻之,即便到了县衙打官司,县衙的官吏都会肃然起敬,是非对错且先不论,就已然高看一眼这是一个勋位远远不能带来的尊重。”
    杨勋等人默然。
    这似乎是一个很奇怪的悖论,都是战死沙场,都是为国捐躯,可是在乡里,一个得到勋位而埋骨他乡的烈士远不及一个没有勋位却能埋骨乡梓的的普通士卒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百姓是朴实的,对于战死的英烈,他们怀着同样的敬意。
    但是当战死之后获得了勋位,他们会认为虽然这个人战死了,但是帝国给予了他应得的荣耀;可若是一个没有获得勋位的人战死,他们并不会认为这个人无能,没有获得功勋,而是认为帝国对他有些亏欠。
    勋位虽然能带来实际的好处,但它本身是虚无的,这并不能让乡邻们有太多的认同感。
    相反,一个实实在在的坟头矗立在那里,这不仅仅是全家的骄傲,更是全村、甚至是全县的骄傲他们可以指着那个坟头骄傲的告诉别人,告诉自己的子孙后辈瞧瞧,哪里埋着的就是咱的亲人、咱的邻居,是为了咱军山战死沙场的英雄当初他战死沙场,是他的主帅将他的骨灰带回来埋在那里这是乡间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杨勋等人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只是以往只想着上阵杀敌,却从未想过要尽最大的努力将每一个阵亡的将士都带回去,送他回家推己及人,若是有一天自己战死,固然是一种荣耀,可是埋骨他乡跟荣归桑梓,却绝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想想吧,一种场景是若干年后,人们指着这座坟头说“那是个英雄”
    而另一种场景则是他是个英雄,功勋传给了他的儿子天壤之别更为重要的是,若是有朝一日自己战死,被遗弃战场与被战友带回家中那将大大的增强部队的凝聚力,虽然面对强敌,亦能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杨勋大声答道“末将这就去安排打捞、收殓阵亡将士的遗骸,定然一个不差的将兵卒们带回来”
    朱振点头说道“本伯带出来的兵,无论生死,就一定要将他们带回去”
    顿了一顿,续道“不过你安排手底下的人去就行了,咱们将此战的收获归拢一下。”
    “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回到明初当王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回到明初当王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