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一会儿, 苏文丽就让孩子他爸将孩子给抱走了, 自己和宋楚在书房去聊天。

    “这次你这文章,让我觉得惊艳啊。”苏文丽微微激动,“我都不知道,你这个年纪能写出这样的故事。”

    宋楚被姑姑夸的不好意思, “其实我也是听隔壁奶奶讲了很多以前的事儿才写出来的。”

    “可你知道这么写, 你就跨出了一大步了。你以前写的是儿童文学, 虽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但是,这种文章就很容易让其他相似的文章取代。而你现在写出的文章,这其中代表的中心思想,是其他没法取代的。那是属于你自己的精神境界。”

    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宋楚激动的小心肝砰砰跳。

    “姑姑, 真的有那么好吗”

    苏文丽笑着点头, “你现在已经是一名正式的作家了,你的这本书, 我们会放在省里的文学大会上面展示。到时候还会进行评选呢。”

    宋楚眼睛一亮,“和其他人一起比吗”

    “对,有没有信心”

    “没有,但是我很开心。”宋楚直接道。

    苏文丽“”

    她笑着摸摸宋楚的脑袋,“要有信心, 写作也不是年纪大就行, 还得有天分。你就是我见过最有天分的孩子。你是个天才。”

    宋楚被夸的有些飘飘然了。

    她竟然还是个天才, 和小博哥一样的天才吗

    “可我没小博哥聪明啊。”小博哥那样厉害的才是天才。

    苏文丽道, “那不一样的,他是理科方面厉害,你是文科方面厉害。每个人的天分不一样。楚楚,你要有信心。姑姑相信,以后你也会成为文学泰斗。姑姑会好好培养你的,等你来省城念大学了,姑姑就介绍其他作家给您认识,你还能申请加入省城的作家协会,以后会认识更多写作的同志。”

    宋楚想象着那样的生活,觉得太有意义,太精彩了。

    一家人在苏家这边吃了饭,就一起去逛省城。离开的时候,文文哭的像个土拨鼠,抱着宋楚的脚脖子不放手。

    江博嫌弃的不要不要的,心道下次来见这小家伙,就给他做个玩具带过来,免得总是缠着楚楚。

    还抱着脚脖子,太幼稚了

    小孩果然是最烦人的一种生物。

    最后还是宋楚用麦芽糖给哄好了,含着泪和她挥别。

    宋楚“”这又是塑料感情。

    离开姑姑家之后,宋楚就要和江博去给妈妈买礼物。

    毕竟小博哥送给妈妈的礼物没了,自然得重新准备了。即便如此,江博心里还是很不爽,觉得自己完美的计划被打乱了。他难得那么努力的提前做完,但是却被人拖后腿。

    马兰为了不让孩子失望,就干脆提出一个要求,希望要一张孩子的合照,以后她可以放在兜里,随时随地和人炫耀。

    宋楚和江博全力配合,到了照相馆里,两人换上了小军装,戴上帽子。

    江博平日里都是穿便装,要么穿小衬衣,还没穿过军装。这会儿穿上身上,还挺英气的。连宋楚都很像个小女战士。

    照相师傅嘴里一直夸着,“两孩子养的也太好了,真俊。来来来,靠近点儿,显得兄妹感情深厚点。”

    江博听到这话,脸就有点臭。

    宋楚则笑嘻嘻的垫着脚,搂着他的脖子,和他脑袋挨着脑袋,笑出了一朵花。

    江博“”

    给了加急的,一家人去逛了一趟百货商店,回来就给领了。

    只见照片里,江博脸上红的像是抹了胭脂,眼睛亮亮的看着镜头,宋楚则笑的像个小太阳一样。

    明明表情各异,却意外的和谐。

    马兰笑着点评,“咱家小博真像是被妹妹缠着没办法,只能无奈妥协的小哥哥。”

    宋楚道,“小博哥对我最好啦。”

    江博抿着嘴笑。

    回去的时候,坐的是末班车。宋楚已经很累了,但是还是打气精神和爸爸妈妈讲姑姑说的那些话。

    “妈妈,姑姑说我能参加作家协会了,以后是真正的作家。妈妈,我太高兴了。”

    马兰听着心里也开心,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担忧。孩子偶尔写写书还行,但是真的走入这一行好像也不大好。

    她想起三年后的事儿,心里有些担心,作为作家,闺女会不会受到影响。

    见马兰没说话,宋楚就道,“妈妈,好不好”

    “好,当然好。”马兰勉强笑了笑。

    宋楚又问苏志峰,苏志峰当然觉得好,“咱家楚楚真给咱长脸。”

    宋楚拍了拍江博,“小博哥,我是不是越来越棒了”

    “很棒。”江博笑着点头。

    看着家里人这无忧无虑的样子,马兰竟然有些羡慕。不知道才是最开心的。

    算了,也不担心了,反正他们家在县里混得好,这里的领导他们都熟悉,以后就算真的有啥事儿,也没啥。再说了,咱们这不是还有大领导提的字吗

    马兰心里开朗起来了。

    只要在这平安县,一定会好好的。

    宋楚的书在五月中旬就上架了。

    上架前一天,她就拿到了出版社那边寄过来的样书。

    她高兴的捧着书往隔壁跑。

    “林奶奶,咱们的书出版啦。”

    江博在身后跟着。

    林老太这会儿正坐在躺椅上面,见到宋楚跑过来了,脸上露出笑容。

    “这么快”

    宋楚笑容灿烂道,“出版社说这本书写的好呢,强推的。我给你拿两本过来了,你可以看一本,收藏一本。”

    林奶奶忙从自己的怀里掏出老花镜。仔细的看了起来。

    她虽然是旧社会的女性,但是也是识字的,而且还颇有文化。

    翻开上面的文章,才看了几章,就有了一种满足感了。

    自从生病之后,她身体不如从前了,就觉得自己和废人一样了。没想到还能做一件有用的事儿。

    “写的真好。”

    “可惜林奶奶你不让我写你,要不然我还要加进去的。”

    “奶奶没啥好写的,奶奶就是个说故事的人。以后我还给你说更多的故事。”

    宋楚高兴的点头,她觉得当作家就要多听故事。

    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本书,她要写无数本书,写无数的人生。

    这本书上架之后,虽然不像之前儿童文学那样一下子就很火爆,但是后劲儿很足。

    特别是一些知识小青年,看完书后,好多人都在寻找这个石头巷子,想要知道,石头巷子的瞎眼老阿奶,到底有没有等到三十年前外出参军的儿子。想要知道巷子里的那口水井,是不是真的可以照到月亮。井水是不是真的那么甜。还想知道,柳树旁的那一家,因为战乱和分开的家人有没有再团聚。

    无数的悲欢离合在这石头巷子里发生,每一个家庭的背后,都有一段时代的剪影。

    他们或因战乱而无奈失散,或者因为保家卫国而毅然离开父母,白发苍苍的老人等待孩子归来,当年的经历战火的无知幼儿如今已经长成青年。

    从这本书里,大伙儿从这些普通老百姓的经历里面,真切的体会到了当年那战乱那时期的艰难。又感受到了新社会之后,给大伙儿带来的和平安宁是多么的珍贵。

    有些年轻人还想寻踪,想找这个石头巷子到底在哪里。想知道故事里,这些人最后的结局。

    可惜这个石头巷子,作者也没说在哪里,编撰的县城名字让他们没法寻找到这个地方。

    平安县的本地人倒是知道有这么一条巷子,但是很少人能想到会是写他们这个石头巷子,只觉得是碰巧。毕竟他们来寻踪的时候,也找不到踪迹啊。

    对此,宋楚对马兰他们的解释是,“这是采用的修饰的写法。如果太写实了,看自己的人生就好了。就是要夸张,要感人。”

    本来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苏志峰和马兰同志“”

    等马兰去上班的时候,单位里那些同志看过书的,来找她问这书上的内容,她都不敢回答的。

    还好高厂长来了,把人给打发走了。

    但是高厂长心情不好。

    马兰问道,“厂长,咋了,炼钢出问题啦”

    “哎”高厂长看着她,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他想起曾经听到过的一句话,庙小,容不下大佛。他这庙还真是太小了,所以留住小马这个科学家的妈啊。

    他这表情让马兰紧张了。总觉得有啥不好的事儿。

    高厂长叹完了气,“别急,是好事。”

    马兰就松了口气了。“啥事啊”

    “首钢那边今天和我联系了,他们说,她之前在工会的表现做的非常好,那边工会缺个主任,想调动你过去当主任,给你加担子。”

    “”马兰打了个哆嗦,这消息也太太太太太突然了

    她不敢相信道,“离这么远,他们咋知道我干的好不好,您说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末世穿六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湖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涂并收藏末世穿六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