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十四年。
快至年节,即便身处边关的宣化镇也开始为过年忙活起来了,长街两侧的铺子全都张灯结彩,换上新灯笼,缀上红纱绸,亦有贴福贴对联的行来走往的老百姓更是个个面带笑容。
顾攸宁站在靠窗处,看着外头这一番热闹景象,姣美的面上始终挂着一道笑。
她目光所及之处,孩童们穿着新衣蹦蹦跳跳,一边咬着糖葫芦一边还在哼唱童谣,亦有着奇装异服的外族人走在街上。
这其实是一副很神奇的景象。
自打定国公顾廷轩去世后,乌恒、大秦这些外族便对大周虎视眈眈起来,这几年不知残杀了大周多少百姓,也是因此,导致如今大周的百姓对外族人,且不管是不是乌恒、大秦一流,只要同他们长得不一样,说得不是一样的话,便把他们认作敌人。
可在宣化镇。
你却能瞧见与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的境况。
这里生活着许多外族人,年轻的大多都是在这出生,年迈的更是在这生活了数十年,他们虽然长得和大周人不一样,却也会说大周话,甚至把这片天地当做自己的归属。
在这里,
不会有人把他们当做另类。
就像现在,长街上人群攒动,无论是大周人还是外族人,碰到彼此的时候都会相视一笑,客客气气的点点头,请对方先行。
而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于顾廷轩。
定国公顾廷轩,曾经还是宣府的总兵官,他在宣化镇守多年,让这一片从前并不开化的土地容纳了太多的元素,从此文化、商贸互通,亦让这些无家可归的外族人有了一个容纳之地。
在他管辖的二十多年间,这片土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安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
真正的太平盛世。
“阿姐”
支起的窗棂外突然探进一个小脑袋,他有着和顾攸宁颇为相似的相貌,这会正睁着一双黑而清亮的大眼睛,仰头看着顾攸宁,长睫一颤一颤的,手里还握着一串吃了一半的糖葫芦,高高翘起的嘴角那边还有一小片红色的糖渍。
顾攸宁被这道声音打断思绪,她循声看去,瞧见他这幅小花猫一样的模样,皱了皱眉,抬手替他擦掉嘴角的糖渍,边擦边道“又去哪里疯玩了还吃得满脸是糖,脏死了。”
“我才没有疯玩呢。”
似乎是因为被自己的姐姐说道,顾承瑞有些不高兴的嘟起小嘴,可他一向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嫡亲姐姐,这会又高高兴兴的同她说起来,“我和半夏姐姐去买祭仪的路上碰到谈哥哥,他说他今天正好有空,可以陪我们一起去。”
顾攸宁手上的动作一顿。
她抬眼往外头看去,果然瞧见长街的对面站着一个长相出色的少年郎。
少年一身白衣,束着马尾,身边是一匹威风堂堂的汗血宝马,看到顾攸宁看过去,那张俊美的面上立刻涌现出一道红晕,不过也就一小会的光景,他就牵着马走了过来,站在顾承瑞的身边,干净澄澈的目光在看到顾攸宁的时候又立马垂了下去,似乎是有些不好意思,声音都很小,“今天军营没事,我陪你们一起去吧。”
他是如今那位宣化总兵谈成化的嫡亲儿子,谈言。
今年十八,也早早上了战场,授了少将军的功勋,平日在军营里也是十分的意气风发,杀起敌人来更是英勇非凡,偏偏在顾攸宁的面前却像一个愣头青,说话的时候还会脸红,性格也顿时软成小白兔。
在宣化,
没有人不知道他对顾攸宁的情意。
顾攸宁是一年前来的宣化,乘着一辆青布马车,带着自己的弟弟还有一双奴仆,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只知道她先是在这定了居,没几日又开了一家酒肆,因为出色的相貌和一手好酒酿,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宣化。
这一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在明里暗里较着劲,就是想夺取她的芳心。
可顾攸宁说得坦然。
她说她这一生没有成婚的打算。
起初旁人还不信,可久而久之见她态度坚决,也就信了,如今那些爱慕她的少年郎大多都和顾攸宁成了朋友,也不再说那些喜欢不喜欢的事了,唯有谈言,仍旧不肯放弃。
只要不去军营就往这边跑,也不管顾攸宁对他是个什么态度。
他倒是个聪明的,知道顾攸宁最上心的便是她的弟弟还有那一双奴仆,便另辟蹊径先把这三人笼络住,如今,这三人都把谈言当做自己人,只有顾攸宁对他还是那副样子。
态度倒也不算冷淡。
平日瞧见他过来,也会奉上一盏热酒,或是请他小坐吃饭,说起话来也是温温和和,从不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可偏偏这一份温和中总是带着一份礼貌的疏离,就像是她的心墙外竖着一座高墙,让旁人即便可观也不可近。
街上熙熙攘攘,仍旧热闹。
可在这一小片天地下,顾攸宁并没有沉默多久,目光落在他身上,仍是嗓音温和的拒绝了他,“谈将军
快至年节,即便身处边关的宣化镇也开始为过年忙活起来了,长街两侧的铺子全都张灯结彩,换上新灯笼,缀上红纱绸,亦有贴福贴对联的行来走往的老百姓更是个个面带笑容。
顾攸宁站在靠窗处,看着外头这一番热闹景象,姣美的面上始终挂着一道笑。
她目光所及之处,孩童们穿着新衣蹦蹦跳跳,一边咬着糖葫芦一边还在哼唱童谣,亦有着奇装异服的外族人走在街上。
这其实是一副很神奇的景象。
自打定国公顾廷轩去世后,乌恒、大秦这些外族便对大周虎视眈眈起来,这几年不知残杀了大周多少百姓,也是因此,导致如今大周的百姓对外族人,且不管是不是乌恒、大秦一流,只要同他们长得不一样,说得不是一样的话,便把他们认作敌人。
可在宣化镇。
你却能瞧见与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的境况。
这里生活着许多外族人,年轻的大多都是在这出生,年迈的更是在这生活了数十年,他们虽然长得和大周人不一样,却也会说大周话,甚至把这片天地当做自己的归属。
在这里,
不会有人把他们当做另类。
就像现在,长街上人群攒动,无论是大周人还是外族人,碰到彼此的时候都会相视一笑,客客气气的点点头,请对方先行。
而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于顾廷轩。
定国公顾廷轩,曾经还是宣府的总兵官,他在宣化镇守多年,让这一片从前并不开化的土地容纳了太多的元素,从此文化、商贸互通,亦让这些无家可归的外族人有了一个容纳之地。
在他管辖的二十多年间,这片土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安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
真正的太平盛世。
“阿姐”
支起的窗棂外突然探进一个小脑袋,他有着和顾攸宁颇为相似的相貌,这会正睁着一双黑而清亮的大眼睛,仰头看着顾攸宁,长睫一颤一颤的,手里还握着一串吃了一半的糖葫芦,高高翘起的嘴角那边还有一小片红色的糖渍。
顾攸宁被这道声音打断思绪,她循声看去,瞧见他这幅小花猫一样的模样,皱了皱眉,抬手替他擦掉嘴角的糖渍,边擦边道“又去哪里疯玩了还吃得满脸是糖,脏死了。”
“我才没有疯玩呢。”
似乎是因为被自己的姐姐说道,顾承瑞有些不高兴的嘟起小嘴,可他一向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嫡亲姐姐,这会又高高兴兴的同她说起来,“我和半夏姐姐去买祭仪的路上碰到谈哥哥,他说他今天正好有空,可以陪我们一起去。”
顾攸宁手上的动作一顿。
她抬眼往外头看去,果然瞧见长街的对面站着一个长相出色的少年郎。
少年一身白衣,束着马尾,身边是一匹威风堂堂的汗血宝马,看到顾攸宁看过去,那张俊美的面上立刻涌现出一道红晕,不过也就一小会的光景,他就牵着马走了过来,站在顾承瑞的身边,干净澄澈的目光在看到顾攸宁的时候又立马垂了下去,似乎是有些不好意思,声音都很小,“今天军营没事,我陪你们一起去吧。”
他是如今那位宣化总兵谈成化的嫡亲儿子,谈言。
今年十八,也早早上了战场,授了少将军的功勋,平日在军营里也是十分的意气风发,杀起敌人来更是英勇非凡,偏偏在顾攸宁的面前却像一个愣头青,说话的时候还会脸红,性格也顿时软成小白兔。
在宣化,
没有人不知道他对顾攸宁的情意。
顾攸宁是一年前来的宣化,乘着一辆青布马车,带着自己的弟弟还有一双奴仆,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只知道她先是在这定了居,没几日又开了一家酒肆,因为出色的相貌和一手好酒酿,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宣化。
这一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在明里暗里较着劲,就是想夺取她的芳心。
可顾攸宁说得坦然。
她说她这一生没有成婚的打算。
起初旁人还不信,可久而久之见她态度坚决,也就信了,如今那些爱慕她的少年郎大多都和顾攸宁成了朋友,也不再说那些喜欢不喜欢的事了,唯有谈言,仍旧不肯放弃。
只要不去军营就往这边跑,也不管顾攸宁对他是个什么态度。
他倒是个聪明的,知道顾攸宁最上心的便是她的弟弟还有那一双奴仆,便另辟蹊径先把这三人笼络住,如今,这三人都把谈言当做自己人,只有顾攸宁对他还是那副样子。
态度倒也不算冷淡。
平日瞧见他过来,也会奉上一盏热酒,或是请他小坐吃饭,说起话来也是温温和和,从不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可偏偏这一份温和中总是带着一份礼貌的疏离,就像是她的心墙外竖着一座高墙,让旁人即便可观也不可近。
街上熙熙攘攘,仍旧热闹。
可在这一小片天地下,顾攸宁并没有沉默多久,目光落在他身上,仍是嗓音温和的拒绝了他,“谈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