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满生不疑有他。
    “商量什么,你也来了几天,转了几天了,你出差就是做这个啊,是不是什么调研”
    俞向安把他拉到了偏僻的地方,跟他坦诚“其实我来这里不是出差的。”
    俞满生一愣“不是出差那你的工作怎么办”
    这么久了,这离职这么久,上面的领导肯定有意见了。
    想到这里,他皱眉“你”
    俞向安点头“我辞职了。”
    俞满生呛气了“咳咳咳”
    他被吓到了。
    “你咳咳辞职”
    俞向安等他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道“我在年前就辞职了,大家都不知道,你先别说出去。”
    俞满生赶紧拍了拍胸脯压压惊“你、你说,你年前就辞职了那你在做什么”
    俞向安说的很自然“下海做生意啊,现在政策往特区倾斜,我就来这里了,首都那边还没有这边放的这么开。”
    俞满生“”
    好半天他说不出话来。
    小安姐这可真是有魄力。
    他缓了缓“小安姐,那你接下来”
    “接下来,我打算在这边买地,到时候还要麻烦你帮我建起来,工资照给。”
    她带了存折过来的,就是钱不趁手了,首都那边有林川柏照应,还在源源不断的给她赚启动资金。
    现在这边的地,偏一点,还是很便宜的。
    俞向安现在手上光明正大能拿出来的钱要买厂房买设备那是肯定不够的,但是买其他的还行。
    “这件事先别告诉家里,怕刺激到老人,我们知道就行了,你帮我保密,回头我写信说我回去了,等到了打电话回去报平安,你这边要配合我,说我确实已经出差完了,现在没问就别说,问了就说我还在出差,接到命令在这边常驻一段时间。”
    俞满生“”
    他的心有点累。
    如果不是这样,是不是她连自己也瞒着
    他倒是希望她能把自己一起瞒着了。
    “小安姐,姐夫知道吗,晏哥知道吗”
    “知道,都先帮我瞒着,不说漏嘴,他们不会知道的。”
    俞满生抹了一把脸,感情首都的人都知道,一起瞒着,这次回来也没露底,她不说,谁也不会往这方面去想。
    俞满生也觉得瞒着好,他自认自己比较新潮,要是他在小安姐这个位置,真不一定能这么果断,更别说家里的老人了。
    他们对铁饭碗有着非同一般的执念。
    “那就先瞒着,不过小安姐,这事不能瞒一辈子的。”
    俞向安“我知道,看时机吧。”对这点,俞向安也有些头疼。
    “身上背负着条条框框的日子很累,我是不想一辈子都那样过下去。”
    “我也不行,正好还年轻,我也没家累,就出来闯一闯,成功了,荣归故里,不成功,我就回去搬砖,也饿不死人。”
    俞向安笑了,这可是真搬砖。
    俞向安转了几圈就先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在比较中心的地方,二三百平,到时候开餐馆不愁没有人流量,还有一个就是在现在的郊区,是预备来办厂房的,现在这是郊区,但是以这里的发展速度,很快那边就不是郊区了。
    俞满生先帮她把餐馆建起来,建个二层就够了。
    他看着也有些心热。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是租的,是不是自己建一个固定的会比较好就跟小安姐说的一样,发展日新月异,他以后用不上了再转手卖出去也行,不亏。
    他把这事放在心里,继续看着他小安姐的操作。
    看着她去写了楼租了一个地方当做办公楼,然后申办了公司。
    公司名字叫五味。
    在首都设立公司还比较敏感,但是在特区就比较普遍了,而且手续也快的很。
    但是俞满生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设立公司
    他也没问出口,在心里琢磨。
    看着她小安姐把行头置办出来,让他介绍了一个当地的小姑娘当助理,跟在后面,跟其他人搭上了线。
    这办公楼大部分都是租出去的,行业也不统一,有心找,能汇总爱到做那一行的人。
    然后她就跟一个香港的中介搭上了线。
    这中介做的更多的还是香港人和台湾那边的生意,她找上门,他也有些吃惊,不过也不算是太吃惊,不就是帮忙找他找要一些简单的旧设备吗
    这简单。
    俞向安需要的设备真不是什么太难得的,找一家酱油厂或者罐头厂淘汰下来的旧设备就能用了。
    他先收一部分定金,等到事情成了再给一部分,交易完成再给尾款。
    要是事情不成,他是不退的。
    没办法,现在就是供需关系不对等。
    但就是淘汰下来的旧设备,那也不便宜啊,加上厂房的建设,这都要砸钱。
    还不是一般的小钱。
    俞向安“你以为这旧设备这么快就有消息半年后能到就不错了。”
    “有这时间,足够慢慢来了。”不行的话,她还能去卖掉几个自己琢磨出来的方子,这样,钱就有了。
    俞满屋“”
    他很快就帮着她把这二层的餐馆建起来了。
    顾南风也来了。
    他没有结婚,没有家室,说来这边,工资五十一个月,奖金另算,他立刻就过来了。
    等到着餐馆简单装修好,其他的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开餐馆,手续齐全之外,还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人手、材料等等。
    她在这边忙,那头林川柏也忙。
    他是本来就忙,现在因为这两个店面主要还是汤底和卤汁,他每天搞定这两个就可以了,但是孩子妈妈不在家,两个孩子总是会想起妈妈,跟他问,“妈妈还不回来吗”
    好在孩子一开始不习惯,后面也逐渐不再追问了。
    要是想妈妈了,他们就打电话过去。
    那边租了场地,就能通电话了。
    林川柏是月底结算的时候才能直观的看到,这两家店铺到底有多能赚钱。
    主要还是卤味批发。
    现在都已经打出名气了。
    每天他们这院子进的食材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林川柏都觉得,要是时间再长一点,光凭借这两个店面就能把启动资金给挣回来。
    来特区讨生活的人不少,不过现在这时候,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男人。
    俞向安把招聘的告示贴出去了,没多久就招到了两个人。
    一个是外地的男知青孙东升,他下乡插队的地方距离这里不远,回城后没有自己的位置就跟人借了钱来特区闯荡了。
    初中毕业,能写会算,也会跟人打交道。
    一个是附近的男青年曾旺,对这附近熟悉,负责采购。
    还有一个就是服务员刘二姐,三十多岁的年纪,爱干净,手脚也利落,加上顾南风、俞向安身边的小助理,加起来六个人,足够把这个摊子撑起来了。
    顾南风已经在首都做过了现在换了个地方,上手很快。
    俞向安和助理负责厨房,曾旺负责食材,孙东升负责外卖。
    因为这一片基本上都是些比较体面的人在这里工作,俞向安装修的时候注意装修风,比较体面。
    但是这样的装修,会让一些囊中羞涩的人不好意思踏进来。
    这么多人的饭,那就不做了吗
    就跟俞满生一样,他们工地的人也是要吃饭的,要是在饭点,不用他们自己出去,就有人送上饭菜,价实惠,味道好,那肯定是首选。
    外卖应运而生。
    现在这时候开业没有那么多噱头,俞向安开业的时候,来了个八折,还弄了个抽奖,只要消费满一毛,就能抽奖。
    逢抽必中。
    最小的奖是送一份饮品,最大的奖是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就放在门口,吸人眼球。
    俞满生都忍不住的盯了好久,一脸心疼“这真的要送出去啊”
    俞向安“当然”
    要是有人真的抽中了,就送,不送哪里有话题,不送哪里能吸引人过来。
    为这自行车,第一天爆满。
    俞向安不得不让曾旺补货。
    她还是低估了这时候自行车的威力。
    到了中午的时候,这自行车没被抽中,但是抽中了一个热水壶,这热水壶也不便宜,那个大娘拿着热水壶走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不敢置信。
    她就花了一毛钱买了份哄孙子开心,结果她拿回了一个十几块的热水壶
    她回去,一传十,十传百。
    这自行车还在门口放着呢。
    开业前三天都能参与抽奖,就看谁手气好了
    一下子这里的知名度就传出去了。
    “你知道西大道那边新开了一间叫五味的餐馆吗,新开业,消费一毛钱就能抽奖,特等奖是一辆新自行车”
    “你抽中了什么我运气不好,抽中了一碟子山椒鸡爪。”
    “我运气不错,抽中了一条毛巾。”
    “哎哟哟,我运气也不赖,我抽中了一条围巾,白得的”
    “我一贯运气也不错,我也去瞅瞅”一毛钱,谁还花不起了。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餐饮大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七十年代餐饮大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