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听到宣旨太监对他说,准驸马想见他, 便抽了个时间出宫了。
他也想见见于寒舟。
泼天富贵陡然间从天而降, 而且还能娶一名绝色美人, 他很想知道于寒舟的反应。
想到那天宣旨太监说, 阮家上下都高兴傻了, 刘宁的心情不错。
来到知味楼, 便见那少年在门口笑脸相迎, 穿着一身鲜亮的蓝色袍子,显得整个人极有精神,脸儿白白净净, 眉目很是俊秀。刘宁心想, 他这个小驸马倒是不错, 单单放在身边看着, 都能多吃几口饭。
“这边请。”于寒舟笑道。
她没有引着他去二楼, 而是往后院去了。
刘宁的眉头挑了挑,带着丫鬟和嬷嬷们,跟着进去了。
于寒舟在后院的一间厢房里招待了刘宁。房间是早就打扫好的,虽然有些简陋, 但是胜在干净整洁。
“公主请坐。”于寒舟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刘宁便在凳子上坐了,抬眼看向她“你有话同我说”
“是。”于寒舟说道, 目光在他身边的丫鬟和嬷嬷身上扫了一遍,说道“可否请几位暂避片刻”
丫鬟和嬷嬷们便被刘宁挥手遣下去了。
“你有什么话,可以说了。”刘宁道。
于寒舟想了想,拱手拜下“小民不明白, 公主看上小民何处”
她并不打算一上来就请罪,和盘托出女子身份。鲁莽,且没头脑,不招人喜欢。
就算她有理,她不是故意的,她并没有勾引公主,可是一旦揭开真相,公主和皇上势必会不高兴。他们不高兴,阮家就有危险。
因此,于寒舟打算先跟公主聊聊,摸一摸公主的性情,以及为何招她做驸马。
这几日,她在心中反复思索公主同她的每一次见面,每一句对话,以及公主看她的眼神。她觉得,倘若她没弄错,公主对她并无情愫。那么,招她做驸马的用意,便耐人寻味了。
论外貌,论家世,论门第,论才学,怎么都轮不着她做驸马。如果她能找到那个结,说不定事情便有回转的余地。
房门掩着,丫鬟和嬷嬷们都在外头守着,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刘宁看着拱手拜下的少年,道“抬起头来。”
于寒舟便把头抬起来,却垂着眼睛。
“把眼睛抬起来。”刘宁又道。
于寒舟心中一凛,索性抬起眼睛,看向他的目光中尽是惶恐和不解。
刘宁看着她的眼神,见她明明惶恐,身姿还站得住,腿不软,手不抖,心下更是满意。他道“你有何处是本公主看不上的”
于寒舟便道“我可以直说吗”
刘宁听了,眼中闪过一点兴趣,下巴微抬“恕你无罪,说吧。”
于寒舟便道“我有个妹妹,是我大伯的女儿,她的年纪同公主相仿,往日里说起话来,也会提几句。她会动心的男子,高大、英俊、有才学。”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片刻,看了刘宁一眼,才继续说道“公主身份尊贵,喜欢的男子,应当更优秀,是天底下最博学出众的人。”
换句话说,她“妹妹”都看不上她这样的人,何况是公主但这话却不能直说,毕竟公主已经招她做了驸马,说出来很打公主的脸。因此,只是委婉表达。
她会这么想,刘宁并不觉得奇怪。如果她欣然应了,刘宁才要觉得她不知道几斤几两,竟然会觉得公主看得上她。
“你觉得自己配不上我”他问道。
于寒舟答道“是。小民虽然有些小机灵,又有厚道的大伯带着,但是别说做驸马,便是给驸马爷提鞋都勉强。”
她把自己说得如此卑微,刘宁有些不高兴了“你没有那么差。”
于寒舟忙弯了弯腰,垂下眼睛道“多谢公主抬举。”
她不卑不亢,说话有条理,吐字清晰,刘宁还是很看好的。从前她不知道他的身份还罢了,如今都知道了,也不害怕、慌张,刘宁便很中意,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他想起那天郑杨挑事,他当时走了,叫一个丫鬟留下来看情况。后来丫鬟回禀说,阮州机灵又胆大,跳起来锁人时,猴儿一样,郑杨那样高大的青年都被绊倒在地,爬不起来。
他看着面前这小小身板,有些惋惜自己那日走了,没能看到现场。
“你喜欢我吗”刘宁直接问道。
于寒舟被问得一愣,不由得抬起头,看向面前坐着的人。
刘宁的目光清冷而矜傲,那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傲气,分明不喜欢她,却问她喜欢不喜欢他
“公主这般容貌,天底下没有人会不喜欢。”于寒舟回答。
他们只见了几面,说话都不多,互相不了解,倘若说爱慕她的人品啊德行啊,那是胡扯。
只能是爱慕她的绝美容颜。
刘宁也知道,且觉得于寒舟的回答很诚实,便问道“你做了驸马后,愿不愿意为我出生入死”
好么
出生入死都来了
难道不是陷在爱情中的女子,才会问男人“你愿不愿意为我去死”吗
于寒舟颇觉得怪异,垂眼答道“公主身份尊贵,没有人不肯为公主出生入死。”
她用的是“不肯”,而非“不愿”。
刘宁察觉到了,心中想道,她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倘若是有意的,他要更看重她几分。
他张口就要说“我实话同你说吧,招你做驸马只不过是为了早日出宫建府”
然而他刚刚张开口,话还没说出来,就听她道“公主,小民有个难言之隐。”
刘宁挑了挑眉,咽下涌到嘴边的话,说道“你说说看。”
于寒舟的脸上露出挣扎和为难之色,许久方才狠了狠心说道“我,我,我们阮家,子嗣不丰”
刘宁万万没想到,她的难言之隐是这个
“子嗣不丰”他脸色微有古怪。
于寒舟很是羞愧地道“是。我们阮家,一向难有子嗣。我是我们家的独子,而我大伯,更艰难一些,他只有一个女儿。娶了几房姨娘,年至四十,只得了我妹妹一个。我,我恐怕,恐怕也恐日后叫公主失望。”
说白了,她那方面不大行,恐怕不能叫公主有孩子。
刘宁的脸色更古怪了,甚至忍不住咳了几声。
门外立刻响起声音“主子,可要奴婢伺候”
“不必。”刘宁扬声道,随即面有古怪地看着身前的少年,想笑,又觉得不厚道,“你说真的”
于寒舟的脑袋垂得更
他也想见见于寒舟。
泼天富贵陡然间从天而降, 而且还能娶一名绝色美人, 他很想知道于寒舟的反应。
想到那天宣旨太监说, 阮家上下都高兴傻了, 刘宁的心情不错。
来到知味楼, 便见那少年在门口笑脸相迎, 穿着一身鲜亮的蓝色袍子,显得整个人极有精神,脸儿白白净净, 眉目很是俊秀。刘宁心想, 他这个小驸马倒是不错, 单单放在身边看着, 都能多吃几口饭。
“这边请。”于寒舟笑道。
她没有引着他去二楼, 而是往后院去了。
刘宁的眉头挑了挑,带着丫鬟和嬷嬷们,跟着进去了。
于寒舟在后院的一间厢房里招待了刘宁。房间是早就打扫好的,虽然有些简陋, 但是胜在干净整洁。
“公主请坐。”于寒舟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刘宁便在凳子上坐了,抬眼看向她“你有话同我说”
“是。”于寒舟说道, 目光在他身边的丫鬟和嬷嬷身上扫了一遍,说道“可否请几位暂避片刻”
丫鬟和嬷嬷们便被刘宁挥手遣下去了。
“你有什么话,可以说了。”刘宁道。
于寒舟想了想,拱手拜下“小民不明白, 公主看上小民何处”
她并不打算一上来就请罪,和盘托出女子身份。鲁莽,且没头脑,不招人喜欢。
就算她有理,她不是故意的,她并没有勾引公主,可是一旦揭开真相,公主和皇上势必会不高兴。他们不高兴,阮家就有危险。
因此,于寒舟打算先跟公主聊聊,摸一摸公主的性情,以及为何招她做驸马。
这几日,她在心中反复思索公主同她的每一次见面,每一句对话,以及公主看她的眼神。她觉得,倘若她没弄错,公主对她并无情愫。那么,招她做驸马的用意,便耐人寻味了。
论外貌,论家世,论门第,论才学,怎么都轮不着她做驸马。如果她能找到那个结,说不定事情便有回转的余地。
房门掩着,丫鬟和嬷嬷们都在外头守着,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刘宁看着拱手拜下的少年,道“抬起头来。”
于寒舟便把头抬起来,却垂着眼睛。
“把眼睛抬起来。”刘宁又道。
于寒舟心中一凛,索性抬起眼睛,看向他的目光中尽是惶恐和不解。
刘宁看着她的眼神,见她明明惶恐,身姿还站得住,腿不软,手不抖,心下更是满意。他道“你有何处是本公主看不上的”
于寒舟便道“我可以直说吗”
刘宁听了,眼中闪过一点兴趣,下巴微抬“恕你无罪,说吧。”
于寒舟便道“我有个妹妹,是我大伯的女儿,她的年纪同公主相仿,往日里说起话来,也会提几句。她会动心的男子,高大、英俊、有才学。”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片刻,看了刘宁一眼,才继续说道“公主身份尊贵,喜欢的男子,应当更优秀,是天底下最博学出众的人。”
换句话说,她“妹妹”都看不上她这样的人,何况是公主但这话却不能直说,毕竟公主已经招她做了驸马,说出来很打公主的脸。因此,只是委婉表达。
她会这么想,刘宁并不觉得奇怪。如果她欣然应了,刘宁才要觉得她不知道几斤几两,竟然会觉得公主看得上她。
“你觉得自己配不上我”他问道。
于寒舟答道“是。小民虽然有些小机灵,又有厚道的大伯带着,但是别说做驸马,便是给驸马爷提鞋都勉强。”
她把自己说得如此卑微,刘宁有些不高兴了“你没有那么差。”
于寒舟忙弯了弯腰,垂下眼睛道“多谢公主抬举。”
她不卑不亢,说话有条理,吐字清晰,刘宁还是很看好的。从前她不知道他的身份还罢了,如今都知道了,也不害怕、慌张,刘宁便很中意,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他想起那天郑杨挑事,他当时走了,叫一个丫鬟留下来看情况。后来丫鬟回禀说,阮州机灵又胆大,跳起来锁人时,猴儿一样,郑杨那样高大的青年都被绊倒在地,爬不起来。
他看着面前这小小身板,有些惋惜自己那日走了,没能看到现场。
“你喜欢我吗”刘宁直接问道。
于寒舟被问得一愣,不由得抬起头,看向面前坐着的人。
刘宁的目光清冷而矜傲,那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傲气,分明不喜欢她,却问她喜欢不喜欢他
“公主这般容貌,天底下没有人会不喜欢。”于寒舟回答。
他们只见了几面,说话都不多,互相不了解,倘若说爱慕她的人品啊德行啊,那是胡扯。
只能是爱慕她的绝美容颜。
刘宁也知道,且觉得于寒舟的回答很诚实,便问道“你做了驸马后,愿不愿意为我出生入死”
好么
出生入死都来了
难道不是陷在爱情中的女子,才会问男人“你愿不愿意为我去死”吗
于寒舟颇觉得怪异,垂眼答道“公主身份尊贵,没有人不肯为公主出生入死。”
她用的是“不肯”,而非“不愿”。
刘宁察觉到了,心中想道,她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倘若是有意的,他要更看重她几分。
他张口就要说“我实话同你说吧,招你做驸马只不过是为了早日出宫建府”
然而他刚刚张开口,话还没说出来,就听她道“公主,小民有个难言之隐。”
刘宁挑了挑眉,咽下涌到嘴边的话,说道“你说说看。”
于寒舟的脸上露出挣扎和为难之色,许久方才狠了狠心说道“我,我,我们阮家,子嗣不丰”
刘宁万万没想到,她的难言之隐是这个
“子嗣不丰”他脸色微有古怪。
于寒舟很是羞愧地道“是。我们阮家,一向难有子嗣。我是我们家的独子,而我大伯,更艰难一些,他只有一个女儿。娶了几房姨娘,年至四十,只得了我妹妹一个。我,我恐怕,恐怕也恐日后叫公主失望。”
说白了,她那方面不大行,恐怕不能叫公主有孩子。
刘宁的脸色更古怪了,甚至忍不住咳了几声。
门外立刻响起声音“主子,可要奴婢伺候”
“不必。”刘宁扬声道,随即面有古怪地看着身前的少年,想笑,又觉得不厚道,“你说真的”
于寒舟的脑袋垂得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