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子监。
    当墨顿再次踏入国子监中的时候,不由感慨连连,他虽然只在国子监中一年的时间,却是他极为难得回忆。
    “那就是墨家子”一众监生看着迈入国子监的墨顿,纷纷指指点点,墨顿虽然已经毕业,但是他留在国子监的传奇却仍旧在一众监生中流传。
    “的确是他”一些老监生郑重点头道,墨顿毕业之后,依旧会有一部分国子监生继续学业,对于当年国子监的风云人物,他们又岂能会认错。
    “听说,这一次墨家和儒家联合推广言同音,却因为重修国文一事再次闹翻”一个消息灵通的监生传着八卦道。
    “天下学院本就归国子监管辖,重修国文本就是祭酒之职责,他墨家子又岂能擅自干涉。”一个新生看墨家不满,冷哼道。
    “一个墨家自然不被儒家放在眼中,可是其他百家加在一起,那就不一样了。”老生看着迎面走来的一众人马,不由脸色凝重,而为首之之人,他可是极为熟悉。”
    “律学博士韩夫子”
    韩夫子可是当年的国子监的支柱,可惜最后不满李世民大赦死囚之事,最终愤然辞职,随后隐居墨家村,在墨刊上开办法制专栏,屡屡指出冤假错案,身受天下之人追捧。
    “道家太史令李淳风”
    “医家孙思邈”
    “卢国公程咬金”
    “史家颜师古。”
    “公输家”
    这几位都是位高权重要么德高望重,而其中除了墨家子之中还有两个年轻的脸孔,那就是魏王李泰,和毫无存在感的算学一脉的代表祖名君。
    一个个百家人物竟然齐聚国子监,自然是为了百家之议,孔颖达为了彰显儒家的地位,直接将百家之议的地点定在了国子监中。
    “诸位百家能来国子监,实在是蓬荜生辉。”孔颖达坐镇主场,落落大方道。
    “是我等唐突了。”李淳风稽首道。然而一众百家之人口上说唐突,身体却极为诚实,简直是纷涌而来,毕竟这可是关系百家未来的命脉,自然不敢又丝毫的疏忽。
    “诸位请坐”
    孔颖达大手一挥道,遥领众人来到了一个大圆桌之中。
    众人坐定,然而却发现孔颖达并未坐在主位,而是请魏王李泰来到了主位。
    李泰咳嗽一声,装着老持沉重道“本王今日前来,乃是代替父皇传旨,我大唐以教化为本,重修国文务必教化百姓礼仪,遵纪守法,忠君爱国,于民有利,于朝有利。”
    李泰说完,孔颖达起身拱手赞同道“陛下英明。”
    其他百家纷纷起身附和,然而墨顿和众人都明白,这是李世民在敲打一众百家,不能只顾百家的利益,而不顾朝廷和百姓,毕竟世家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李世民也不可不防着百家。
    “国学之事,全权拜托给孔祭酒了”李泰朝着拱手道。
    孔颖达神色肃穆,朗声道“多谢陛下新任。老臣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至此百家之议正式开始。
    “小学一共六年,半年为一学期,共十二本国文,此次重修国文旨在乃是为朝廷培养可用之人,开启民智,希望各位精诚合作,共襄大举。”孔颖达环视四周,率先定下基调道。
    “既然是十二本,正好和我等在座的人数相当,不若每半年学一个百家学说如何”孔颖达话音刚落,程咬金就大大咧咧的说道。
    孔颖达顿时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若是每家学半年,那他还召开百家之议为何,又置儒家独尊之位为何地。
    孔颖达还未反驳,就看到墨顿主动说道“程伯伯有所不知,小学前两年大都在识字,根本读不懂百家学说,更别说投笔从戎,以身报国了,。”
    程咬金这才恍然道“这么说,处默小时候挨的那些打都委屈了”
    一众百家之人顿时啼笑皆非,恐怕唯有程咬金这个棒槌才让一个六岁稚童学习兵书。
    墨顿不由一捂脑袋,深深为程处默默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墨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将臣一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将臣一怒并收藏墨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