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作哑。可谓雌威之下,莫不雄伏。
    高丽王看向前列一位紫袍玉笏、气质清俨的大臣,问道“庆源郡公,莫怪寡人再问一次,皆因此事关联不小,这真是那戕害察罕的海逆首级么”
    这位“庆源郡公”,当然就是官居佥议参理的李签。
    五天前,李签接到李洛的信和韩恭的人头后,很是震惊。他想不到,这个侄子竟然能擒杀钦犯韩恭。
    虽然李洛说在海上偶见韩恭,这才将对方剿灭,但李签并不相信这么巧。
    可是,一旦属实,这功劳并不小,连带李氏都有光彩,大王也有了讨好大都的机会。
    于是,李签就派人去了登州,察看韩恭的画像。竟然又无意中知道,韩恭也是登州人,当年还是将门子弟,认识他的人不少。
    李签派去的人,就干脆找了几个认识韩恭的登州人,给了赏钱带回高丽,辨认韩恭的首级。
    谁知那几人一致认定,确是韩恭无疑。说韩恭之父,乃是世侯部将。因为杀了同僚一家,在登州游街示众后斩首。
    所以韩恭逃出登州,后来又几次回登州作案报复。
    李签得到几人确定,心中有了计较。他不但将首级带入宫中,人证也带到了宫外。
    只要韩恭首级被确定,然后送到大都,忽必烈必定认为高丽懂事,因钦差被杀而丢的脸面,也就找回来了。
    所以,高丽君臣都迫切希望首级是真的。但如果不是真的,一旦送到大都可能就麻烦了。
    李签自然还是“相信”李洛的,或者说,他愿意相信是真的。
    “王上放心,这首级绝对是真。王上倘若不信,可叫宫外几个登州人进来,当面询问就是。”李签说道。
    高丽王摆摆手,“无需如此。寡人自然相信你的话,那几个西国人,不见也罢。不过”
    “不过,还是让王后见见他们,有他们几人的证词,王后也该相信了吧”
    高丽王打算干脆让王后亲自验证。
    李签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对高丽王说道“王上,这首级一定是真。”
    其他几个大臣也都颔首。
    李签这句话的意思,可不是在阐述一个事实,而是另有深意,语含机锋。
    只是因为大殿内外有王后的耳目,他才不能直说。
    李签的意思是,元廷需要找回脸面,尽快平息钦差被杀的风波。也就是,他们需要韩恭的人头。
    哪怕这人头未必是真的,元廷也不会计较。大元天子,希望韩恭死了。
    哪怕韩恭没死,那也需要他“死了”。
    别说极有可能是真了。
    首位上一个须发皆白、年约七旬的老者出班说道“王上,这首级是真。”
    此人正是首相佥议中赞、大将军金方庆。
    其他几位大臣一起笑道“自然是真。”
    如来一来,不是真也是真了。
    有时候,真假就那么重要么
    王后,毕竟还是一个妇人啊
    高丽王心情好了很多,他摸着头上的小辫子,“庆源郡公,卿侄这次立功不小,你认为,该如何封赏啊”
    李签早有成算,而且王上也不会驳回他的意见。
    “王上,为国立功,乃分内之事,要何封赏”
    和父亲同朝为臣的李若愚,听了这话,心里微微发酸。他知道,李洛这次绝对要升几级。
    果然,高丽王正色道“不可。所谓举贤不避亲,卿侄既然有功,安能不赏如若不赏,有赏寡人之明。”
    这时,兵曹一个参议突然出班奏道“王上,此等军功,可判为中等,按例该升两级”
    李若愚看了这同僚一眼,他当然知道此人是父亲的班底,他出来,就是替父亲说不方便说的话。
    对于宰相来说,替子侄谋官,当然不会亲自下场,这是吃相。
    高丽王笑道“按功该升两级么那好,看在庆源郡公份上,就升三级吧庆源郡公,卿侄何名”
    李签道“不足挂齿,贱名李洛。

章节目录

警花追我到元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猎并收藏警花追我到元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