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初春的旭日,驱散了田间的薄雾。
    安逸、宁静的山村冒起了一缕缕炊烟。
    一辆客车摇摇晃晃地驶来,停了一下,又摇摇晃晃地驶向远方。
    双鬓斑白、年近五旬的王大满拖着行李箱,背着巨大的旅行包艰难地从村口的汽车站跋涉到了村尾的老宅。
    三十年没人住的老宅,原本是三间快要倒塌的土坯房。
    想着这毕竟是老爹留给自已的唯一念想,总不能就这么让它倒了吧
    于是五年前,在王大满经济形势尚好的时候,花了点钱把它修成了三间窗明瓦亮的大瓦房。
    结果,就是这个当初的无心之举,居然让今日的王大满有了一个容身之所。
    把布满灰尘的房屋、院落简单地打扫后,气喘嘘嘘的王大满直起有点佝偻的腰,找来一把躺椅,放在院中,舒服地靠了上去。
    “铛铛”
    一阵铁门敲击声响起,把假寐的王大满惊醒了过来。睁眼一看,儿时的玩伴陈建国正笑呵呵地站在敞开的大门处。
    “满子哥,你回来了”
    王大满快步上前,紧紧握着陈建国的双手,略显沧桑的脸上露出激动的表情。
    “建国兄弟,好久不见了。”
    “是啊满子哥,上次见面,还是五年前你回来修房子的时候呢”陈建国望着王大满苍老的脸容,唏嘘地道“满子哥,我没记错的话,你可还不到五十啊怎么这头发就白成这样了”
    叹了一口气,王大满挥挥手道“不说这些了。建国兄弟,咱屋里说话”
    “别了,满子哥。你这刚回来,屋里锅冷灶凉的,还是先上我那儿住两天吧,咱哥俩也好好喝一杯。回头,我再打发你两个侄子过来帮你好好收拾收拾。”
    夜光如水,撒落在窗前。
    旅途的疲惫、酒后的醺然,王大满却并没有太多睡意。
    “满子哥,你还记得原来村东头李二狗家的大儿子李刚吗那小子前几年在西山开煤矿发了大财。
    今年春节他回来,顺道就和我这个村长拉了会儿家常。他说去年他到香江旅游的时候,在街上碰见了他的中学老师,也就是你爹王文轩了。”
    陈建国在酒桌上的最后一番话让躺在炕上的王大满泪流满面,尘封心底数十年的记忆又涌上了心头。
    王大满的老爹王文轩,据说是1949年的时候在村子附近和家人走失后,被村里收养的孤儿,从小吃百家饭长大,但是学习特别好。在那个好多人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年代,他居然一路读到了大学,可以说是整个村子的骄傲。
    王文轩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服从分配,而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这个收养他的小山村,当了一个小学老师。用他的话说村里的乡亲们养大了我,那我长大了,就得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这件事,让镇上的镇长知道后,镇长怒了一个村的村小,就用大学生当老师你们村咋不上天呢镇上的中学,别说是大学生了,就是高中毕业的老师都还没几个呢
    结果就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镇长三番五次地到村里骚扰王文轩,非要把他弄到镇中学去当老师。
    面对镇长的威逼利诱,王文轩坚决不为所动。
    其实所谓的威逼,也不是针对王文轩的,而是针对村长的。按镇长的原话,就是“只要他王文轩能到镇上去,那你老小子以后再去镇里开会,我就让你坐会议室的头排。反之,那以后你就蹲在门口开吧”
    村长乐呵呵地表示,王文轩能留在村里,对俺村里的娃娃们是好事情为了俺村里的娃娃们,俺蹲着开会,又能咋再说了,以前开会,俺也没几次是坐着的。
    话说,镇里的那个破会议室,只有一把单人椅子,一张小桌子,和一个长排的椅子。所以每次开会时候的场景就是,谁讲话,谁去那张小桌子后面的单人椅上坐着,讲完了,你再下来。而那张长椅子,就是谁先到,谁抢着了,谁去坐。
    至于利诱,则是镇长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满香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深耕者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深耕者也并收藏满香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