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松紧随皇帝车辇,这是一份殊荣。
因为除了他这个毛头小子之外,其他紧随皇帝车辇的,最低也是三品大员。
严松自此,获得了皇帝的青睐,在一帮翰林中,算是鹤立鸡群了。
紧随皇帝车辇的,当然缺不了昌宁候。
于是昌宁候看看身后不远的严松,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毕竟他们俩是冤家。
上次在彭州府,昌宁候就让严家父子,吃了一个大大的哑巴亏,不但放了钱大公子,还赔了一大笔钱。
可以说,昌宁候把严家的脸面,深深踩到了泥里。
这个梁子,结得不可谓不深。
假如严松因为其他的事情得宠,昌宁候都不会担心。
因为其他事情得宠,往往得宠也快,失宠更快。
唯有青词这一点,让昌宁候如芒刺在后。
毕竟皇帝就好道家这一口,而青词,又是重中之重。
同样是得宠,但是严松的得宠,比昌宁候还要深入帝心。
想想因为青词,一路高升进内阁的张公茂,昌宁候感觉,假如严松在官场磨练磨练,只要不犯大错,那么他进入内阁的几率,很高
而按照帝国的官制,昌宁候身为武将,想要抗衡内阁大员,还是很困难的。
除非边关风云突起,他能成为边关统领三军的主帅。
不过现在帝国周边局势稳定,似乎没有什么风云突起的迹象。
昌宁候感觉,事情发展的方向,有点脱离自己的掌握了
他目前,需要一个立功表现的机会。
昌宁候需要的机会,没两天就来了。
虽然在紫金山举行了斋醮,也把精妙的青词,烧给了上天,不过皇帝还是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在应天的最后一个晚上,皇帝的临时行宫,突然起火了。
由于这次不是在京城,皇帝为了安全起见,他住在哪个房间,竟然连昌宁候都没有告诉。
为了安全,结果反而不安全了。
因为起火的时候,风还很大。
火借风势,真是火光漫天,小半座应天府差点都红了,看着火场里面,噼里啪啦的烧,文武官员都抓瞎了。
因为谁都不知道,皇帝在哪里。
一帮文武官员束手无策的时候,昌宁候和陆冰两个,把身上浇湿,对视一眼,双双扎进了火场。
陆冰这个时候,不是为了封赏,最心底的想法,就是为了救出皇帝。
毕竟皇帝和他,算是一奶同胞。
这是一份很深的感情。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这个一奶同胞的皇帝在位,陆冰才能有机会当最大的官,得到最大的利益。
于是他冲进火场的时候,义无反顾。
而昌宁候,想法就不一样了。
身为皇帝的贴身侍卫头领,救出皇帝,是他的职责所在。
本来,他是把这次起火,当做一个立功表现的机会,但是冲入火场,火光一烤热气一蒸,昌宁候又换了一个思路。
他从心底,讨厌皇帝迷信道教。
不是因为这个,严松区区一个小翰林,根本不会有翻身的机会。
而且昌宁候和小太子,关系还挺密切。
因为陶子安段朝用,在皇帝面前说,二龙不可相见,皇帝和太子,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一次面了。
小太子缺了父爱,对皇帝怨言颇深。
当然,他不敢表现出来,但是昌宁候经常,被皇帝派去监视小太子,所以小太子怨恨皇帝的事,昌宁候都知道。
不过他没有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
这是昌宁候,给自己留下的一条后路。
而且小太子,对皇帝迷信道家这件事,也是深恶痛绝。
假如皇帝被烧死,小太子上台,那么对于昌宁候来说,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他已经在小太子面前,表现过自己的忠心
因为除了他这个毛头小子之外,其他紧随皇帝车辇的,最低也是三品大员。
严松自此,获得了皇帝的青睐,在一帮翰林中,算是鹤立鸡群了。
紧随皇帝车辇的,当然缺不了昌宁候。
于是昌宁候看看身后不远的严松,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毕竟他们俩是冤家。
上次在彭州府,昌宁候就让严家父子,吃了一个大大的哑巴亏,不但放了钱大公子,还赔了一大笔钱。
可以说,昌宁候把严家的脸面,深深踩到了泥里。
这个梁子,结得不可谓不深。
假如严松因为其他的事情得宠,昌宁候都不会担心。
因为其他事情得宠,往往得宠也快,失宠更快。
唯有青词这一点,让昌宁候如芒刺在后。
毕竟皇帝就好道家这一口,而青词,又是重中之重。
同样是得宠,但是严松的得宠,比昌宁候还要深入帝心。
想想因为青词,一路高升进内阁的张公茂,昌宁候感觉,假如严松在官场磨练磨练,只要不犯大错,那么他进入内阁的几率,很高
而按照帝国的官制,昌宁候身为武将,想要抗衡内阁大员,还是很困难的。
除非边关风云突起,他能成为边关统领三军的主帅。
不过现在帝国周边局势稳定,似乎没有什么风云突起的迹象。
昌宁候感觉,事情发展的方向,有点脱离自己的掌握了
他目前,需要一个立功表现的机会。
昌宁候需要的机会,没两天就来了。
虽然在紫金山举行了斋醮,也把精妙的青词,烧给了上天,不过皇帝还是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在应天的最后一个晚上,皇帝的临时行宫,突然起火了。
由于这次不是在京城,皇帝为了安全起见,他住在哪个房间,竟然连昌宁候都没有告诉。
为了安全,结果反而不安全了。
因为起火的时候,风还很大。
火借风势,真是火光漫天,小半座应天府差点都红了,看着火场里面,噼里啪啦的烧,文武官员都抓瞎了。
因为谁都不知道,皇帝在哪里。
一帮文武官员束手无策的时候,昌宁候和陆冰两个,把身上浇湿,对视一眼,双双扎进了火场。
陆冰这个时候,不是为了封赏,最心底的想法,就是为了救出皇帝。
毕竟皇帝和他,算是一奶同胞。
这是一份很深的感情。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这个一奶同胞的皇帝在位,陆冰才能有机会当最大的官,得到最大的利益。
于是他冲进火场的时候,义无反顾。
而昌宁候,想法就不一样了。
身为皇帝的贴身侍卫头领,救出皇帝,是他的职责所在。
本来,他是把这次起火,当做一个立功表现的机会,但是冲入火场,火光一烤热气一蒸,昌宁候又换了一个思路。
他从心底,讨厌皇帝迷信道教。
不是因为这个,严松区区一个小翰林,根本不会有翻身的机会。
而且昌宁候和小太子,关系还挺密切。
因为陶子安段朝用,在皇帝面前说,二龙不可相见,皇帝和太子,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一次面了。
小太子缺了父爱,对皇帝怨言颇深。
当然,他不敢表现出来,但是昌宁候经常,被皇帝派去监视小太子,所以小太子怨恨皇帝的事,昌宁候都知道。
不过他没有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
这是昌宁候,给自己留下的一条后路。
而且小太子,对皇帝迷信道家这件事,也是深恶痛绝。
假如皇帝被烧死,小太子上台,那么对于昌宁候来说,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他已经在小太子面前,表现过自己的忠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