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陈正将穿插枋和抱头梁,全部制作完毕。
    顺便帮着那些造檐柱的工匠,将檐柱和金柱全部弄好。
    台基是因为石质结构,比较费劲,所以还未完工。
    到了第三天,台基终于完成,这座七檩小式硬山建筑梁架构造的小庙,开始在上面进行建造。
    前后两排檐柱,每排三根,依次立好,檐柱下面,有柱顶石,这是防止台基吃力太过,造成坍塌。
    这六根檐柱,既决定了整座小庙的尺寸,又起到了一个定位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尺寸要求十分的精确,容不得半毫分差。
    陈正亲自取来墨斗划线,目的就是保证,每根檐柱之间的相对位置,精确无疑。
    六根檐柱立好了之后,再往内侧便是两排金柱,也叫做老檐柱。
    在檐柱和金柱之间,便是安装穿插枋和抱头梁的地方。
    其中,穿插枋两端的榫头,插入到檐柱和金柱上留好的卯口中,起到一个联系拉结两根柱子的作用,不至于年久之后,庙宇歪斜。
    抱头梁楔在檐柱和金柱顶端,虽然也起了联系檐柱和金柱的作用,但最主要的是承接其上方的檐檩。
    忙活了半天,终于弄好了一组,陈正提议大家伙休息片刻。
    众工匠哪里经过如此高强度的作业,一个个汗如雨下,气喘吁吁。
    朱峥嵘的后勤工作做得还不错,命令巧匠司的小吏,将早就备好的绿豆汤,给大家盛好端来。
    一碗绿豆汤下肚,不仅解渴,还解乏,众工匠这才好受了一些。
    陈正看着一个个疲惫的工匠,鼓劲道“众位师傅可不要泄气啊,咱们现在已经完成一组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加油啊”
    旁边的朱峥嵘眉头轻蹙,过了一会儿,问道“陈师傅,您刚才说的那句俗话,本官为何从未听过,是东阳县当地流传的吗”
    陈正一愣,笑道“这是我们跑马山红松寨里流传的俗话,司丞大人没有听过很正常。”
    朱峥嵘点点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本官从未听说,不过能说出这句话的,必定是大材之人。”
    陈正心道,你这不是废话吗刚才那句话的原话可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的。
    但是陈正不能说啊,这里可没人知道古希腊是什么,再给他解释这个,更麻烦。
    于是,陈正笑道“村夫之言,司丞大人何必放在心上呢。”
    朱峥嵘点点头,道“也是,还是陈师傅有见地。”
    陈正见众工匠休息的差不多了,便起身道“各位师傅,操练起来吧,早完成了,咱们早庆功啊”
    除了刘彬等少数几人,其他工匠都有些不乐意,就算是朱峥嵘上前呵斥,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哎哟,刚才我好想闪着腰了,疼得厉害,我得再休息一会儿。”
    “这天儿也太热了,有点中暑,恶心。”361读书
    “好累啊”
    “嗯,哼”
    几个人叽叽歪歪,就是不想干活,弄得朱峥嵘很是没有脾气,只好尴尬的朝陈正笑了笑。
    陈正也有些无奈,接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悠闲小木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牧南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牧南风并收藏悠闲小木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