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逢元随周延儒一同走进文渊阁,俩人没有马上回到自己的值房。
    “姜兄,对于今日早朝唐世济弹劾王应熊和薛国观一事,不知你有何看法”
    “此事过于突然,事前完全没有任何预兆,一点儿风声都没漏。老夫以为,越是这样,就越是证明唐世济已经早就谋划好了今日早朝弹劾一事。不过,他联合那么多御史弹劾王大人和薛大人,只怕是意有所指,恐怕不只是弹劾那么简单。”
    周延儒点了点头,也十分认同姜逢元所言。
    “要真如姜兄所言,那这朝堂只怕又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了。王大人和薛大人在朝为官数十载,门下弟子和交好的官员不在少数。要想扳到他们二人,唐世济就仅靠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们,只怕有些不够看。”周延儒也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
    “周老弟,这件事不用我们俩人去操心,就算操心也是徒劳。待三司审查能查出个什么结果再说。现在内阁只有你我二人还能每日照常当值,俩个人干五六个人的事,这段时间,又有得忙了”说完,姜逢元便回到了自己的值房去处理奏疏了。
    内阁少了三个人处理奏疏,只靠姜逢元和周延儒俩人顶着,确实忙得不可开交。不过,随后朱慈烺钦点了几名翰林院的人前去协助内阁处理奏疏,帮姜、周俩人减轻了不小压力。
    回到昌平城外,第二日天还没亮,阿济格让全军吃完早饭就向南边的良乡和房山进军。负责探查消息的明军斥候,第一时间在掌握了清军动向后,立即上报给了孙承宗。同时,卢象升等人也分别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消息。
    孙承宗没有半分犹豫,立即派人跟在阿济格大军的身后,时刻打探其接下来的动作。然后,他带上一队卫士便去了昌平。现在清军已经撤走,自己再待在城外的大营,已经没有意义了。
    赶到昌平城外,卢象升等人就在城门外迎接他。
    “阁老”
    “先进去说话,军情紧急,这些繁文缛节就不必了”
    孙承宗没有下马车,直接进了昌平城的治所衙内。卢象升几人也紧紧地跟在后面,进入了衙门大堂。
    “诸位,你们应该也知晓了城外清军已经撤走的消息。通过探马上报的情况来看,他们行军的方向是昌平以南的区域。南面距离昌平最近的就是京城,除了京城,就当属良乡和房山等县。以老夫初步估计,清军不会选择去攻打京城,很有可能会去进攻良乡和房山等地。”刚坐下,孙承宗也不跟众人客套,直接将自己对清军南下的举动进行了一番分析。
    卢象升有些凝重的看着孙承宗道“阁老,若真是如此,那以良乡和房山俩座县城的守军情况,只怕是很难挡得住清军的进攻。”
    “那俩座县城老夫以前也曾去过,城墙修筑的很低矮,可谓是易攻难守。但好在陛下已经下旨让各路勤王兵马分别驻扎在京城附近的城池,良乡和房山俩地应当也有俩支兵马进驻。”话是这样说,孙承宗还是满脸担忧。
    “阁老,既然陛下早就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的老子是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步九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步九歌并收藏我的老子是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