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着对方的肩膀,让他赶紧把话给吐出来。
“臣愿为皇上效劳”
拱手一礼,包拯没有半点推脱的意思,甚至连问都没问一句是什么事情,便直接应了下来。
为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岂能挑剔差事,他包拯可不是那样欺软怕硬的人。
“此事与陈爱卿有关,便由他协助你办案”
见包拯痛快的应下,赵祯的神情又好看了许多,他指着站在大殿中央的陈世美,对包拯说了一句。
而后见两人互相见礼,赵祯又将御案上的文书交给程平,让其递给包拯,这才冷声说道
“包拯,这给你先斩后奏的权利,无论此案涉及何人,都绝不宽恕”
赵祯是真的怒了,一般来说,同在开封,请示的时间,用不了半个时辰,是不会给臣子什么先斩后奏之权的。
这权利一般都只有无法及时禀报的时候,才会给出去,但现在,赵祯就给了包拯这样的权利。
他的怒火和重视,在场众人,都已经感觉到了,尤其是包拯,意识到了这案子到底多大,肩上也感到了压力。
不过他本就是那种压力越大,反而精神越振奋的人,所以虽然意识到了这点,但他却并没有觉得棘手,反而升起了斗志。
倒是一旁的陈世美,在听到赵祯说给包拯以先斩后奏之权时,脖颈处不禁感到一阵凉意。
这包青天,在没有这样明确命令的时候,就敢顶着皇上,动用那大铡刀。
现在又有了这么一道尚方宝剑,他都开始有些同情起那幕后做这事的人了。
同时心内,也不禁有些庆幸,还好,还好自己是眼疾手快,及时把事情都交代了。
要不然这大好的脑袋,可不能这般安稳的待在自己肩膀上了。
大宋那么多州府,疆域广阔,每日需要处理的政务,都是非常多的。
此事虽大,但占据皇上快半个下午的时间,便已经是很了不得了。
现在有了包拯接手,那赵祯自然要继续处理繁杂的政务。
而王丞相和陈世美,以及刚来没多久,就只是勤政殿一游,便接了个麻烦差事的包拯便出了殿门。
勤政殿外,不适合说话交谈,三人又走了一段距离,王丞相才开口说道
“包大人,此事皇上既然交给了你,那便由弘文将事情的原由悉数告知,本官精力不济,便先回府了”
王丞相这话并不是托词,他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强撑着处理完这件事,便觉得身子疲乏的很。
来时那么远的路,还能走着过来,现在于殿内待了那么久,走两步都有些使不上力了。
所以这会,他让小太监准备了顶轿子,便准备直接回府了。
没办法,岁数大了,不比包拯他们这些年轻人,实在是撑不住了。
“恭送丞相大人”
望着被小太监搀扶着,上了轿子的王丞相,包拯和陈世美都是躬身一礼。
包拯倒是还差着一些,陈世美望着王丞相那有些疲惫的身影,心中不免便有些歉疚。
毕竟若不是为了自己的事情,王丞相也不会累成这样。
“陈大人,咱们直接便去开封府吧,你也好将案情详细的说与本官”
见王丞相的轿子走远,包拯望向身旁的陈世美,很是客气的说道。
虽然对方的官位还没有下来,而且就算是下来了,也是比不过自己的。
但包拯并没有官场上,那种官大一级,就瞧不起人的坏毛病。
通常来说,对于朝中同僚,只要不是那种贪官污吏,仗势欺人的败类,他都是很客气和善的。
尤其是面对那些年轻的官员,若是那种品行清正,又有能力的,他还会非常欣赏,予以扶持指点。
对于陈世美,包拯的了解不多,只知道其是这一届的新科状元,是王丞相的门生,皇上钦定的驸马。
至于旁的什么性格人品,那只是区区的两面,也实在看不出什么,但一同办差,自然是希望能相处融洽的。
虽然他包龙图专治各种不服,不管什么刺头都别想在他开封府撒野,但总是那样也心累不是。
“就依包大人所说,下官听凭吩咐便是”
包拯的态度和善,陈世美自然也不会摆什么架子,当然了,他也没什么架子可摆。
说着话,两人便和气的出了城门,坐上轿子往开封府而去。
“臣愿为皇上效劳”
拱手一礼,包拯没有半点推脱的意思,甚至连问都没问一句是什么事情,便直接应了下来。
为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岂能挑剔差事,他包拯可不是那样欺软怕硬的人。
“此事与陈爱卿有关,便由他协助你办案”
见包拯痛快的应下,赵祯的神情又好看了许多,他指着站在大殿中央的陈世美,对包拯说了一句。
而后见两人互相见礼,赵祯又将御案上的文书交给程平,让其递给包拯,这才冷声说道
“包拯,这给你先斩后奏的权利,无论此案涉及何人,都绝不宽恕”
赵祯是真的怒了,一般来说,同在开封,请示的时间,用不了半个时辰,是不会给臣子什么先斩后奏之权的。
这权利一般都只有无法及时禀报的时候,才会给出去,但现在,赵祯就给了包拯这样的权利。
他的怒火和重视,在场众人,都已经感觉到了,尤其是包拯,意识到了这案子到底多大,肩上也感到了压力。
不过他本就是那种压力越大,反而精神越振奋的人,所以虽然意识到了这点,但他却并没有觉得棘手,反而升起了斗志。
倒是一旁的陈世美,在听到赵祯说给包拯以先斩后奏之权时,脖颈处不禁感到一阵凉意。
这包青天,在没有这样明确命令的时候,就敢顶着皇上,动用那大铡刀。
现在又有了这么一道尚方宝剑,他都开始有些同情起那幕后做这事的人了。
同时心内,也不禁有些庆幸,还好,还好自己是眼疾手快,及时把事情都交代了。
要不然这大好的脑袋,可不能这般安稳的待在自己肩膀上了。
大宋那么多州府,疆域广阔,每日需要处理的政务,都是非常多的。
此事虽大,但占据皇上快半个下午的时间,便已经是很了不得了。
现在有了包拯接手,那赵祯自然要继续处理繁杂的政务。
而王丞相和陈世美,以及刚来没多久,就只是勤政殿一游,便接了个麻烦差事的包拯便出了殿门。
勤政殿外,不适合说话交谈,三人又走了一段距离,王丞相才开口说道
“包大人,此事皇上既然交给了你,那便由弘文将事情的原由悉数告知,本官精力不济,便先回府了”
王丞相这话并不是托词,他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强撑着处理完这件事,便觉得身子疲乏的很。
来时那么远的路,还能走着过来,现在于殿内待了那么久,走两步都有些使不上力了。
所以这会,他让小太监准备了顶轿子,便准备直接回府了。
没办法,岁数大了,不比包拯他们这些年轻人,实在是撑不住了。
“恭送丞相大人”
望着被小太监搀扶着,上了轿子的王丞相,包拯和陈世美都是躬身一礼。
包拯倒是还差着一些,陈世美望着王丞相那有些疲惫的身影,心中不免便有些歉疚。
毕竟若不是为了自己的事情,王丞相也不会累成这样。
“陈大人,咱们直接便去开封府吧,你也好将案情详细的说与本官”
见王丞相的轿子走远,包拯望向身旁的陈世美,很是客气的说道。
虽然对方的官位还没有下来,而且就算是下来了,也是比不过自己的。
但包拯并没有官场上,那种官大一级,就瞧不起人的坏毛病。
通常来说,对于朝中同僚,只要不是那种贪官污吏,仗势欺人的败类,他都是很客气和善的。
尤其是面对那些年轻的官员,若是那种品行清正,又有能力的,他还会非常欣赏,予以扶持指点。
对于陈世美,包拯的了解不多,只知道其是这一届的新科状元,是王丞相的门生,皇上钦定的驸马。
至于旁的什么性格人品,那只是区区的两面,也实在看不出什么,但一同办差,自然是希望能相处融洽的。
虽然他包龙图专治各种不服,不管什么刺头都别想在他开封府撒野,但总是那样也心累不是。
“就依包大人所说,下官听凭吩咐便是”
包拯的态度和善,陈世美自然也不会摆什么架子,当然了,他也没什么架子可摆。
说着话,两人便和气的出了城门,坐上轿子往开封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