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这部分人,足以让黄勇大卖特卖。
    十一点半多,人少了一些,乔卫国对吕冬指了指东边“不讲规矩的。”
    吕冬看了眼,是那天的花衬衫,不过今个没带金链子和金戒指,正忙着卖雪糕。
    他心态极好,不像某些人似的,妄想能独霸大学城某种生意,这根本不可能。
    “只要不闹事,不用管他。”吕冬提醒乔卫国“大学城很大,容得下很多人。”
    大学城这才刚刚开始,未来这里会变成泉南的东部核心。
    乔卫国看了黄勇一眼,没再多说,回头去招呼客人。
    吕冬喊住搬货的李文越“休息会,喝点水。”
    李文越累的直喘气,说道“冬子,你这生意太好了,看得我都不想上大学了。”
    吕冬赶紧说道“千万别,我还指望你这大才子将来能帮我出出主意啥的。”
    乔卫国应付过最后一批客人,见没人再过来,搬个马扎坐在太阳伞下面喝水休息。
    李文越低声问道“他咋回事”
    吕冬大致说了一下“卫国人不错,他有自个的一套认知,也有自个的一套处事原则。”
    前些天,他就给乔卫国涨了待遇,每天20块钱,工地上大工的工资。
    毕竟单日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而且省大开学后,可能拖的时间更长。
    乔卫国没说啥,也不在乎,只说吕冬指点他之后,感觉武术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这才是最重要的。
    吕冬无言以对,反正他啥也不会,就知道瞎几把打。
    他理解的特别简单,俩人徒手对上,谁力量大谁抗揍谁沾光。
    至于四两拨千斤,以柔化钢之类的,对他来说太高深,完全理解不了。
    时近中午,吕冬翻出拿来的包子,李文越说道“你俩等会,我在食堂办卡了,去买点菜。”
    他借了乔卫国的自行车回学校。
    李文越带了两份菜、几个馒头和一次性筷子回来。
    菜是清炖油菜和土豆炖茄子。
    这边典型的大锅菜。
    清炖油菜可能是直接拿肥肉在锅里扁油,饭盒一打开,就透着股很香的大油味。
    有自行车过来,人没到,声音先到“吕冬,文越”
    却是宋娜骑了一辆半新二八大杠驮着东西来了。
    “你咋这时候来”吕冬协助她把自行车搬上马路牙子。
    宋娜取下挂在车把上的布包“我下午去报道,提前过来给你们带点吃的。”
    她打开布包,里面是些茴香馅的菜饼。
    李文越问道“黑蛋,你做的”
    宋娜说道“是。”
    吕冬搬过来几提纯净水,在太阳伞下面垒个简易桌子,四个人围在旁边,就着俩菜吃包子和菜饼。
    “挺好吃。”吕冬吃了几口菜饼“黑蛋,手艺不错。”
    宋娜笑笑,转而说道“下午我办完手续,使劲帮你拉人过来。”
    吕冬说道“你上学的事要紧。”
    宋娜笑出一朵大丽花“高中毕业,能像咱们这样,在一个地方打拼,不容易。”
    吕冬点头“不容易。”他拿起瓶水,一一从李文越、乔卫国和宋娜身上看过“我们以后都在大学城打拼,干一瓶”
    其他三人,各自拿起瓶水,与吕冬碰瓶子“干”
    四个人,关系简单而又纯粹。
    有人过来买东西,吕冬让其他人继续吃饭,他过去应付。
    来人有俩,一个是高挑的女学生,另一个漆黑一团。
    黑蛋放在这人面前,充其量只能算麦色皮肤。
    这是个黑人,闭上嘴巴能在黑夜里隐身,面部从鼻子以下往前突,特点鲜明。
    女学生不是新生,不知道用哪门语言跟黑人交谈,然后要了清凉油和风油精等七八样东西。
    “总共四十三。”吕冬没有抹零头。
    因为他知道黑人有钱,可能在他自个国里很穷,但来了这边绝对有钱。
    女学生翻译一句,黑人要掏钱,女学生制止,打开自个的包,掏出四十五钱给吕冬。
    等吕冬找过零,女学生主动拎起装货物的方便袋,跟在老黑身边有说有笑的走了。
    吕冬没多看,别说现在这个不自信的时代,二十年后也好不到哪里。
    “老外”李文越没在现实中见过外国人“冬子,老外从你这买东西”
    吕冬说道“老外咋了还不是一个鼻子俩耳朵文越,别咋咋呼呼的,也别把老外太当回事,咱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
    受到大环境影响,李文越说道“能来咱这的老外都不简单吧”
    吕冬呵呵笑“就刚那个,说的不是英语。八成非洲来的,非洲啥情况你知道不”
    听这话,李文越冷静下来“贫穷,混乱。”
    吕冬摆摆手“所以,这些黑人在自个国里,可能混的连乔思亮都不如。”
    宋娜点头附和“也是。文越,以后看到离远点,听说非洲炎热,环境卫生条件差,经常闹传染病,前段时间新闻里不还说,咱国家医生援助非洲,帮当地人治疗传染病。”

章节目录

拼搏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色十三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色十三号并收藏拼搏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