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君兄好用功”耿小凡挑帘进入帐篷。
    只见王渠氏在正中位置端坐,老仆恭恭敬敬立在身旁。而王莽则拖着一条伤腿“跪坐”在母亲面前。
    “耿公子”王渠氏见耿小凡进来,赶快起身迎接。
    老仆则赶快上前搀扶王莽。
    “别起来,你腿上有伤,这条腿没恢复之前,一定不要动。否则,骨头错位,以后怕是要瘸了。”
    耿小凡赶快上前制止了王莽。
    “有劳耿兄挂念。”王莽确实也站不起来,放下的这是什么”耿小凡向王渠氏答礼后,拿起了王莽正在读的“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是三字经啊这会儿肯定没有,而且,他还读错了,他读的是“人不学不知道”。
    这是耿小凡好奇的地方。
    “礼记啊耿兄没读过吗”王莽反倒有些好奇了。看耿小凡的衣着气度,应该是“饱读诗书”的才对啊。
    “礼记怎么跟我学的不一样”耿小凡脸微微一红。
    礼记他当然知道,可那么多篇,谁记得啊
    拿起竹简,耿小凡认真辨认了一会儿,他发现,王莽刚读的那几句写的明明白白,就是“人不学,不知道”
    哎看来三字经也是“改编”过的
    “有什么不对吗”王莽见他沉思,好奇地问。
    “礼记在下只是略知一二,巨君兄读的这一篇,还真没留意。”耿小凡胡乱找了个借口,把“书”还给了王莽。
    “这篇学记可是礼记中最重要的一篇,耿兄还是该读一下的。”王莽真有些书呆子气,竟然认真“教导”耿小凡。
    “我记得礼记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大学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耿小凡也不开心了,菲儿“教育”自己没文化就算了,这个王莽居然也敢教导自己
    大学他可是“小学”的时候就被“逼着”背的滚瓜烂熟的
    “大学有这一篇吗”王莽被耿小凡的背诵震惊了,开始在旁边的一堆竹简里翻找,却没找到。
    耿小凡也有些奇怪了,大学就是出自礼记,到宋朝被“二程”、朱熹注疏才单独成书的,这会儿怎么能找不到呢
    “耿公子,可否解说一二”王渠氏一直在一边听着,皱起了眉头。
    “不过是为人为政之道。大意就是说,要先修身,再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修身,就要先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无论读书做事都要弄清本末关系,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先贤圣言太过高深,我的理解也不一定对。”
    耿小凡海阔天空地说教一番,见王莽和王母都听呆了,他也有些得意。
    自己国学根基还是有一些的,对付这些两千年前的“书呆子”应该绰绰有余吧哈哈
    “怎么这么久啊羊汤都要凉了”几个人正在“研讨”国学,柳菲儿端着一“锅”羊汤走了进来。
    “娘子,你怎么亲自跑来了”耿小凡也醒过神来,自己是来叫这几个人吃饭的,怎么说起大学了
    “原来是在研究学问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自古长安西风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忙里有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忙里有闲并收藏自古长安西风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