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接到赵煦传唤的,就是垂拱殿外不远处的青瓦房。
    章惇正在与吴居厚说着转运司的事情,听到垂拱殿的传话,顿了顿,看着吴居厚道“各路盐政是第一,茶,铁也不能放松,其他事情无需我教你,过几天我再去户部一趟,与你们详说。”
    吴居厚这会儿有些心思不属,瞥了眼不远处的蔡卞,站起来,伸着头向章惇,低声道“是不是要出事了”
    章惇剑眉抬起,与他对视,道“当今陛下不是先帝,收起你这一套。”
    吴居厚小眼睛眨了眨眼,盯着章惇片刻,慢慢坐回去。
    章惇见他还不肯走,转向蔡卞道“官家要出手了,你待会儿嘱咐一下那几位。”
    蔡卞有些犹豫,道“会不会有些急了”
    章惇哼了一声,双眸冷冽,道“我倒是觉得慢了”
    蔡卞细细思索,他们这边的准备确实差不多了,便道“我先去见苏相公。对了,那裴枫号称铁面直谏,待会儿可能会触怒官家不能再杖毙了。”
    章惇与赵煦虽然在一些事情有默契,却并不多了解赵煦,随口的道“再看吧。”
    蔡卞不再多说,出了青瓦房,开始去各处走动。
    苏颂这会儿已经知道了,看着眼前的姜敬,叹了口气,道“你去告诉裴枫与窦麟,让他们好自为之,殿前失语,我保不了他们。”
    姜敬面上全是紧张之色,低声道“相公,官家这是要做什么召集了这么多人,还将范相公请出来了。”
    苏颂隐隐已经猜到了,正头疼,哪里顾得上姜敬,道“你去吧。”
    姜敬不敢多问,应着快速出去。
    这时,政事堂已经乱开了,他们都知道裴枫那道奏本,很清楚,官家震怒了
    “官家不会要杖毙裴枫吧”有人一脸害怕。
    “不会不会,刘世安,李公彦都是有罪,裴枫上了一道奏本就杖毙,天下人谁还敢说话,岂不是要道路以目了”有人平和的道。
    “没错没错,那是昏君所为,亡国之兆,我大宋正值鼎盛,官家不可能这么做的”有人仿佛在自我安慰。
    “不好说啊”有人低声呢喃。
    “山雨欲来风满楼”有人感慨。
    “要出大事情了啊”有人心慌意乱。
    宫外,各部的尚书齐齐出了衙门,赶赴皇宫。
    告假的范纯仁,这会从后门出,坐在轿子里,他面沉如水。
    近来发生了太多事情,几乎每一件事都是他们不想看到,不愿看到,以及所担心的。
    不出意外,一一发生了。
    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年轻的官家所图甚大,露出的獠牙越来越多,造成的动静越发的惊天动地。
    他现在已经明白,当初吕大防为何极力阻止官家了。
    这位,怕是比当年的神宗皇帝走的更远,造成的后果更可怕
    范纯仁默然无声,眉头如同凝结在一起。
    这些大人物纷纷被召入宫,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皇宫,注视着垂拱殿。
    宫里那位官家可不是神宗皇帝,他若发怒,杖毙,下狱是信手拈来,不带任何客气的。
    不少人开始为范纯仁以及裴枫,窦麟担忧。
    垂拱殿正殿。
    苏颂,章惇,蔡卞三人已经在了,三人神情各异的站着。
    赵煦没有给他们坐,心底还在沉思,想要达成他的目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借口,不止是说服眼前的这些人,还得让天下百官、万民接受,只有足够的理由,才能站住大义名分
    不多久,五部尚书就来了,梁焘,蔡京,许将等都依次进来,抬手行礼。
    杨畏因为巡视河工,并不在城内。
    赵煦只是淡淡点头,嗯了一声。
    五人识趣的没有多言,分列两旁。
    赵煦目光不动声色的在打量着殿里的众人,主要是看吏部尚书林希。
    这个人赵煦并不熟悉,是章惇与蔡卞联合力荐的。六十岁模样,瘦长脸,双眸狭长,微微扬着下巴,板着脸,带着一股漠然,生人勿进味道。
    垂拱殿很安静,又等了一会儿,范纯仁与裴枫,窦麟好巧不巧的一同出现在门口。
    三人对视一眼,迈步进来,抬手行礼道“臣等参见陛下。”
    赵煦看着三人,微微一笑,道“免礼。”
    范纯仁面色如常,窦麟有些紧张,倒是裴枫,面色方正,神态凛然。
    三人谢过,分列两旁站好。
    赵煦环顾一圈,拿出裴枫的奏本,开门见山的道“今天召集诸位卿家来,就是要说说裴卿家这道奏本。在说之前,朕再强调一遍,继承先皇遗志,戮力改革,消除弊政,造福万民,是朕以及当朝的集体意志,不容改变朕允许不同声音,反对,批判,建议都可。朝廷广纳谏言,拾遗补缺,取长补短。只要秉持公心,无险恶之目的,朕以及朝廷都可相容,绝无打击报复”
    众人纷纷转身,抬手道“臣等明圣意。”
    赵煦摆了摆手,道“说说吧。”
    众人收手,退回,却没有谁立即开口说话。
    垂拱殿一片安静。
    苏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宋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宋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