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路经略使
    赵煦盯着这道奏本沉吟再三,面露凝色。
    苏颂抱着板笏,眉头时不时的拧起。
    他知道一些人不会甘心,只是没想到,居然连熙河路经略使都撺掇出来了
    章惇本就严肃的神色,更添了几分杀气。
    其他人则不一样,神情慌乱,交头接耳,大殿里很快就乱了起来,七十多人有一半在来回前后的左右四顾。声音很小,在不大的紫宸殿嗡嗡作响,嘈杂一片。
    赵煦想了一会儿,抬眼看向前面的苏颂与章惇,而后淡淡道“陈卿家的奏本,也是希望朕与朝廷对吕大防一党有所宽宥,没有其他内容。诸位卿家,怎么看”
    不少人还以为赵煦要罚雷霆之怒,见他这么平静,一些人悄悄松了口气,另一些人则更为不安
    蔡京看着,心里忽然猛的一动,出列抬着板笏,语气慷慨激烈,沉声道“启奏陛下,吕大防不可贬谪出京,交通边帅,当严审清楚,并请陈溪回京”
    朝臣勾结边疆手握重兵的将帅,历朝历代都是大忌,在宋朝更是如此
    纵然谁都清楚,吕大防再怎么样,也不会真的有谋逆的心思。不过这道奏本这个时候出现,时机确实太过微妙
    到了这种地步,还怎么能放吕大防出京不查清楚,谁人能安心
    不知道为什么,殿中的一些人心头的大石忽然慢慢落下。
    吕大防要是以这样的借口被一直关着,最终不了了之,未尝不是件好事。
    蔡京的话落下,没人附和,也没人反对。
    但这不是赵煦想要的
    他要在宋朝腐朽又自成一体,铁板一块的官场撕开一条口子,肃立他皇帝的权威
    赵煦又看了眼前面的苏颂与章惇,轻轻坐直身体。
    陈皮见着,立时会意,右手在背,悄悄对着侧门做了个手势。
    一个小黄门立刻闪现,不多久,正殿门外忽然传来大声喝叫“启奏陛下,武功大夫,领皇城司,蔡攸求见。”
    一连串的事情太多,朝臣们一时间还没清醒,听到蔡攸的名字,不少人纷纷皱眉。
    这个年轻人,着实凶厉,这段时间,抓人抄家,打人杀人,几乎没有半点顾忌,简直成了个鬼见愁
    苏颂面无表情,今天的事情,完全出乎他的预料,打乱了他的计划,他总有不好的预感,并且越发强烈。
    苏轼,米芾等人或许久不在朝,有些跟不上朝廷的节奏。
    殿中更多的人,则是谨小慎微,不言不语,明哲保身。
    既然你们决定不了,那我来
    赵煦神情不变,暗暗吸了口气,沉声道“传”
    陈皮瞥了眼侧门外,高太后的那道懿旨,早就准备好了。
    蔡攸紫帽黑靴,从门外进来,黑漆漆中,第一眼就看到了满殿的朝臣,无数目光向他投来。
    即便蔡攸老成,生于蔡府,没少见过高官显贵,但这一刻,还是双腿发颤,神情发紧。
    这殿里的,是大宋最有权势的一群人
    蔡攸强定精神,大步走进来,抬手道“微臣蔡攸,参见陛下。”
    赵煦看着他,道“平身。”
    这是他的铺垫。
    朝臣们陡然紧张起来,目光注视着蔡攸,不知道皇城司又要干什么。
    蔡攸起身,感觉着殿里众多的犀利眼神,顿觉压力如山,梗着脖子,道“回陛下,吕大防一党,除吕大防外,悉数认罪,并供出更多罪案,包括”
    “启奏陛下,户部侍郎杨畏求见。”
    蔡攸话音未落,殿外再次响起长叫。
    蔡攸的声音被打断,朝臣们纷纷若有所动,面色凝重的交头接耳。
    这个蔡攸先不说,杨畏可是给与吕大防致命一击的人
    他之前不来上朝,这个时候又要干什么
    今天这个朝议发生的事情令他们目不暇接,忧心忡忡,起起伏伏。
    这次朝会来了太多人,赵煦这才发觉杨畏不在,看了眼蔡攸,思索片刻,道“传。”
    陈皮神情微恼皱眉,这个杨畏破坏了官家的计划。
    杨畏大步进来,或许来的太急,有些衣衫不整,气喘吁吁,他举着一堆公文书信进来,来的近前,朗声道“启奏陛下,臣得举告,不敢不禀报陛下,请陛下垂览。”
    “启禀陛下,”
    杨畏话音刚落,立马有人出列,急声道“臣弹劾奸贼杨畏此人先是依附王安石,王安石罢,他率先攻讦,转而依附司马相公。司马相公病逝,他大肆抨击,投向刘挚,得以晋升,转过头他又告发刘挚,依附于吕大防,而今,他对吕大防穷追猛打,欲杀之而后快,着实是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臣请陛下将其削职,赶出朝廷,以正视听”
    这人之后,迅速有人出列,道“启奏陛下,杨畏声名狼藉,士林皆称呼其为杨三变,卑鄙无耻,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请陛下严惩”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六七个人出列,强势向杨畏发动攻击。
    杨畏脸色铁青,急匆匆的邀功之心全变成了怒恨,余光向后看去,想要暗暗记住这些人。
    章惇见着,双眼厉色闪动,抱着板笏转过身,淡淡道“杨侍郎所检举的,无不是奸佞小人,事实俱在。你们现在攻讦杨侍郎,是想为什么人翻案吗”
    那一群人听着,登时说不出话来。
    因为杨畏之前反戈一击的人,王安石,刘挚,吕大防,在朝廷里,定位都是奸佞小人。
    吕陶与苏轼等人对视一眼,出列道“即便如此,杨畏也高尚不到哪去这等人,不能留在朝廷。”
    杨畏其实之前已经暗暗投向了章惇,章惇对杨畏是寄予厚望,哪里会让杨畏这么容易被赶出朝廷,扫了吕陶一眼,冷哼道“你们蜀派毫无立场,颠三倒四,沽名钓誉,谁当政攻讦谁,有什么脸说别人”
    吕陶知道章惇厌恶他们,不争口舌,向着赵煦道“陛下,杨畏之言,不当为准臣请将杨畏赶出朝廷。吕大防一案祸动人心,天下沸扬,臣请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宋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宋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