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给了那位客人。
    那客人听说一包竟然要一百五十文,不禁迟疑了起来。
    这价格,比店里的肉菜还贵了。
    旁边一桌的客人也听到了店小二说的话,他从兜里掏出了一百五十文,然后招呼店小二道“替我去买一包,我倒要看看这到底是什么好东西。”
    店小二接过铜钱应了声“好嘞。”
    然后就从邵清仪手中买了一包炸鱼块。
    买炸鱼块的那桌共有八人,他们的桌上已经摆满了菜,这一包一斤重的炸鱼块根本没有位置摆。
    出钱的那位客人就干脆给每个人夹了几块“来,大伙儿一起尝尝。”
    同桌的几人,有些是早就馋了,有些则是对从未见过的这种食物并不感兴趣。
    但即使没兴趣,出于搞好关系的想法,他们也还是应着头皮尝了。
    这一尝就可就不得了。
    第一块炸鱼下肚,八个人中竟有七个人纷纷表示要再买一包,而剩下的那个因过于沉迷炸鱼块带来的美妙滋味,反应慢了半拍,见大伙儿都已经眼疾手快买了一包,才赶紧跟着表示也要来一包。
    一看这架势,还在观望的其他客人也急了,赶紧跟着下了单。
    不一会儿功夫,邵清仪的十五包炸鱼块就卖出去了十包。
    店小二见状,早已机灵地把这情况禀报了酒楼的掌柜。
    掌柜的一听,立马让店小二把剩余的炸鱼块都给买下来,然后再让他打听打听这位客人是从哪儿得来的这食物。
    邵清仪一听店小二的问题,就知道酒楼掌柜是想要做长期买卖了。
    但尝过酒楼大厨的手艺之后,邵清仪完全没有了和这家酒楼长期合作的想法。
    所以他含糊地回了句只是偶然所得,把炸鱼块全部卖完之后就结账走人了。
    掌柜的尝了尝买来的食物,一双满是精光的眼睛彻底亮了起来。
    他正想去和这位客人再聊聊,就听店小二说客人已经走了。
    酒楼掌柜不禁后悔莫及,早知道就应该自己亲自出马的
    不过幸好,他把剩下的几包包圆了,五包能有五斤重,用小盘子装一装,能卖个一天呢。
    于是,这家飞鹤酒楼就推出了一道名头唬人的新菜“黄金鱼块”,小小一盘就要一百文,滋味非常美妙,无论是直接吃,还是下酒下饭都绝佳。
    一时间,得到风声的各大世族管家们立马派了小厮前来采买。
    自从前些年与胡人的战争结束之后,梁国风调雨顺,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这些大世族的当家人就更是闲得蛋疼。
    他们财富迅速积累,声势日益显赫,每日除了诗词歌赋、高谈阔论,也就只能研究些奇珍异宝、山珍美味这样。
    上头好这一口,这些世族的管家主事们自然也是费劲心思讨好,平日里安插了众多眼线,就为了能第一时间把新鲜事物呈给自家老爷夫人。
    邵清仪没想到,自己只是随随便便做了个炸鱼块就能引起这样的轰动。
    他正在北望市场里选购食材和调料。
    根据原书作者的设定涪城是三江口岸,在水运发达的梁国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为这种地理优势,北望市场的规模之大、物资之丰富,让见惯了大城市农贸市场的邵清仪都不禁咋舌。
    比起司空见惯的现代化农贸市场,北望市场的每个人、每个摊位都有着时代和当地特色,让邵清仪甚至产生了一种自己正在某个沉浸式体验观光旅游项目中购物的错觉。
    幸好之前在酒楼时,邵清仪就已经提前看好了自己要买的东西所在的位置,所以他很快就买到了大部分想要的东西。
    首先是食材,他采购了一些萝卜、豇豆、白菜这些可以用来做腌制品的蔬菜,也采购了一些鸡蛋鸭蛋。
    买完这些东西,原本被清空了的背篓又开始满了起来。
    之后则是调味料。八角、香叶、花椒、大蒜、老姜,邵清仪几乎把能买到的香料都买了。红糖、冰糖、淀粉,这些厨房常用的调味品也都采购齐全。
    除此之外,邵清仪还买了两匹棉布,一匹嫩蓝,一匹藏青,孩子们的衣服都破旧了,他准备找村里的裁缝给孩子们做几身新衣服。
    买完这些,邵清仪又去了卖文房四宝的店铺,买了练字本。这个是他给自己买的,他计划在一个月内把这个世界的字给认全了。
    采购完所有东西,邵清仪准备再仔细逛逛涪城,可不知是太阳太毒,还是背上的东西太重,邵清仪才走了几步,就觉得有些晕乎乎的。
    算了,先找个地方把采购的这些东西给放着吧。
    邵清仪找了个价格还算合适的客栈入住。
    进了房间,邵清仪把背上的东西放下,却还是觉得身体有些酸软无力。
    眼看天色还早,他干脆就直接上床,睡了个午觉。
    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醒来,邵清仪发现天竟然已经黑了
    坏了坏了,错过和邵清成他们约好的时间了
    邵清仪火急火燎地起床,赶赴之前约好的城门口。

章节目录

穿书后我种田养娃当上了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红豆米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豆米稀并收藏穿书后我种田养娃当上了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