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听说这里有饭吃,索性来此逃荒。
    他们是实在没有钱,希望能在二皮沟得以安置。
    人的求生欲一旦勾起,便如抓住了救命稻草,死也不肯撒手。
    “那里何以大排长龙。”李世民遥指远方。
    陈正泰道“学生在这里售粮,按丁口限售三斤,价格都是市场的原价,而且无论来人贵贱,只以丁口来卖。如此一来,若是家中有粮的,自然不会来买,而实在是家里揭不开锅才愿来此排起长龙。“
    陈正泰顿了顿,继续道“按丁口来买,还有一个好处,这往年一到大灾的时候,难免有百姓卖儿鬻女,学生是个心善的人,实在看不下去。现在以丁口来卖,家里少了一口人丁,平价购粮的量也就少了,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让百姓咬着牙坚持下去,度过荒年。”
    李世民听了连连点头,道“还是你想的周到啊,朕万万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有此心机。”
    群臣们百无聊赖的跟在后头,一副索然无味的样子。
    倒不是陈正泰此举让他们厌恶,说实话,人心都是肉长的,陈家肯赈灾,大家良心也过得去一些。
    可是这家伙有抢人饭碗的嫌疑,让大家在此时都不免尴尬。
    他们听到陛下如此夸奖陈正泰,心里不禁泛酸。
    可谁料,这时陈正泰大声道“恩师您忘了,这些经世济民之道,都是恩师教给学生的呀。学生听完恩师爱民那一堂课之后,深受启发,虽只从恩师这里学了些许的皮毛,可依旧受益匪浅。”
    他的声音很大,一看就是最近没有喝粥的样子,中气很足。
    众人听了去,一时恍惚,方才还心里骂这个半路杀出来的傻小子,此时不少人心中一凛,姓陈的小子厉害了。
    李世民听到这番话,果然大笑,他眼角的余光落在群臣处,面上的笑容很快又一扫而来“很好,好极,噢,还有那里,那里在做什么”
    远处
    是一群灾民在劳作,不知在鼓捣什么,人数还不少。
    陈正泰道“恩师,还有一部分灾民,是实在身无分文了,只好来二皮沟投靠。众所周知,学生是个心善的人,总不能眼看着他们饿死,平价卖粮是平抑物价,而收容流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让他们白吃白喝,学生只恐有奸猾之徒混迹其中,所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给他们找一点事干。”
    “如此一来,那游手好闲之徒就不敢来了,能来此做工的,都是实在走投无路之人。学生的几个族亲,现在正领着他们搭建房屋,学生打算趁着灾年,修办学堂,招徕一些寒门子弟来读书。”
    以工代赈李世民是理解的。
    而修建学堂,却令李世民不甚理解。
    身后众臣有人不禁晒然一笑,这陈正泰还真是异想天开啊。天底下能读书的人有限。
    当今天下,真正能受教育的人,大多出自世官之家,虽然这个时代也有私学,不过与其说是私学,不如说是族学,这是因为教育的资源本就极为紧缺,而那些普通人家的子弟,他们读的了书
    不说其他,你们陈家家藏了多少书籍,这学堂这么多人不事生产,如何担负起巨大的开支,还有你们要教授什么学问
    当今天下,是科举和世官制并举,所谓世官,当然好理解,这是世家子弟入仕的主要途径,而至于科举制,这些寒门子弟能得到多少教育资源,可以和那些士族子弟竞争
    李世民对此也只是莞尔一笑,他看着陈正泰,心想此子的心是好的,就是有些地方过于想当然了,不切实际。
    不过这可以理解,毕竟他还太年轻,这是一块上好的璞玉,待朕磨一磨,将来必成大器。到时师徒相得,岂不美哉

章节目录

唐朝贵公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额并收藏唐朝贵公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