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看上去倒不让谢盈袖厌恶。
此时,她缩在宫人后面眨着眼睛看着她要哭不哭的样子,这般可爱,倒不像是个小皇子,而像是个小皇女了。
谢盈袖本来并非冷淡之人,这不过是为了维护她威严的手段而已。
谢盈袖想了想,问道
“你母已死,养大你的这个宫女将你带到我面前,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阿伴”宫女试图张口,抢过话头。
“住嘴我没有问你。”
“阿伴、阿伴明白,”阿伴的话说得磕磕绊绊的,但还是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明礼姐姐是想将、将阿伴养在姑姑膝下。”
“你可愿意”
谢盈袖向她伸出手,目光里有一丝暖意,但不及眼底。
“我”阿伴有些踌躇,她看看宫女姐姐,又看看在她眼里高高在上的谢盈袖。
谢盈袖依然保持着那个姿势,并不催她。
“我、我愿意”
阿伴上前几步,长期的困苦生活让她的步伐并不稳,若不是扯着了谢盈袖的衣袖,她差点跌倒。
“既然愿意,那你便住在这里吧。”
谢盈袖一把拽起了快要摔倒的阿伴,对着一边的宫女道
“至于你”
宫女紧张地看着她,生怕她给自己判死刑。
虽然掌膳在宫里不算什么,但是想要弄死她这一个小小的冷宫宫女,也不过是费点功夫的事。
“你先把你和阿伴的事说一说。”
宫女松了口气,既然想听她说话,自然她的命是保住了
“禀姑姑,那要从两年前说起了”
明礼是废太妃杨氏的宫女,她一入宫就被分进了冷宫服侍,算是没指望了。
她之前想的就是等到二十五岁,能出宫的时候就出宫。
杨氏虽是废妃,有些疯疯傻傻的,但是对于手下的宫女却从没有打骂过,是以时间久了,明礼倒对杨氏有了几分同情。
但是她从没有打算为这份同情赌上自己的一生,只不过从没有因为她是一个疯子傻子而怠慢过她。
但是两年前的冬日,杨氏突然从外面抱来了一个小娃娃。
小娃娃的话说得不太利索,但是明礼也能猜出她的来历。
听说去年前面伺候废嫔李氏的宫女生下一个孩子,现在看来,就是她了。
杨氏怎么突然把这个孩子带过来了
明礼一边哄着杨氏,一边从她手中把孩子给接了过来。
她去了前面,把孩子还给了那个满脸憔悴的女人。
那女人没有说几句话,就将娃娃抱走了。
明礼开始没将这事放在心上,直到她看到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杨氏的宫门口。
一个合格的母亲,怎么会再三让孩子跑不见呢
明礼很清楚,这宫中最是危险,她不该管闲事,但是她还是忍不住可怜那个孩子。
她在冷宫中诞生,生父不明不白,怕是宫中的什么侍卫与前面那个名唤屏烛的女子珠胎暗结吧。
现在看来,她的父亲是绝不会管她和她母亲的了,她的母亲看上去对她也不怎么上心。
不,不是不上心,反而像是对待一件不喜欢却舍不得丢掉的物件一般。
直到明礼再一次看到她出现在杨氏宫前,她终于又一次抱起了她。
本来她只想将她还给屏烛,顺便告诉她别再乱跑了。
却不经意中看到娃娃露出手臂上的伤,青青紫紫,颇为吓人。
虽然秦朝以孝治天下,父母就算将孩子打死也是孩子的问题,但是这么小的孩子,那人怎么忍心
明礼瞬间生气了,她抱着娃娃,去找屏烛说理去。
却被那女人轻飘飘的一句“我教训我的儿子,与你何干”给打回去了。
明礼气急,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每隔几日就来看那娃娃,给她带些吃剩的点心。
她不知道娃娃的名字,只知道她母亲曾唤她“阿伴”。
于是明礼也叫她阿伴。
阿伴很喜欢她,每次她来都笑着叫她姐姐。
可是若是不小心被那女人看到,阿伴的身上就会多几道青紫。
是以明礼渐渐不来了,每次只是把点心放到宫门口就走了。
她改变不了阿伴的现状,只能这样做了。
阿伴也像是不想让她为难,从此再也没去过杨氏的宫门口。
直到昨天,阿伴突然又来找她。
明礼问她,她只翻来覆去地说
“娘娘不行了。”
明礼心里一惊,连忙抱着她跑去李氏那边。
只见那女子已是枯瘦如柴,她看着阿伴,浑浊的眼睛里落下两行泪,她告诉了明礼阿伴的身世。
明礼这才知道,阿伴竟然是陛下的孩子
她立刻就想走
可是那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女子却突然有了无限的力量,她一把抓住阿伴,掐住她的脖子,道
“你走,那阿伴也活不成了,若是她只能这样长大,那不如现在就死”
明礼看着小小的阿伴脸色涨红喘不过气来的样子,终究是软了心肠,但是她还是道
“可是,我是绝不可能将她抚养长大的。”
“我没想你养她,”赵屏烛的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待我死后,你偷偷去尚食局,将她交给掌膳谢盈袖。”
“掌膳”
明礼踌躇。
“她是跟我一起进宫的宫女,我们的关系很好,她很好,她是个好人,不论怎样,她会养阿伴的。”
赵屏烛一直重复着这句话,直到最后她才偏向头看阿伴,喃喃道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错了吗我哪里错了呢”
她合上双眼前,眼里是浓浓的悔恨和不甘。
后来的事,谢盈袖也知道,便没再问她。
她看了怀中的阿伴,露出的手腕上有着掩藏不住的青紫,便知明礼所言非虚。
“下个月便是放宫人出宫的日子了,”谢盈袖淡淡开口,“我给你安排个身份,你走吧。”
明礼一喜,对着谢盈袖恭敬磕头。
谢盈袖又斟酌了一下,才道
“寿安宫废太妃杨氏身边宫女明礼,偶感风寒,三日而亡。”
此时,她缩在宫人后面眨着眼睛看着她要哭不哭的样子,这般可爱,倒不像是个小皇子,而像是个小皇女了。
谢盈袖本来并非冷淡之人,这不过是为了维护她威严的手段而已。
谢盈袖想了想,问道
“你母已死,养大你的这个宫女将你带到我面前,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阿伴”宫女试图张口,抢过话头。
“住嘴我没有问你。”
“阿伴、阿伴明白,”阿伴的话说得磕磕绊绊的,但还是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明礼姐姐是想将、将阿伴养在姑姑膝下。”
“你可愿意”
谢盈袖向她伸出手,目光里有一丝暖意,但不及眼底。
“我”阿伴有些踌躇,她看看宫女姐姐,又看看在她眼里高高在上的谢盈袖。
谢盈袖依然保持着那个姿势,并不催她。
“我、我愿意”
阿伴上前几步,长期的困苦生活让她的步伐并不稳,若不是扯着了谢盈袖的衣袖,她差点跌倒。
“既然愿意,那你便住在这里吧。”
谢盈袖一把拽起了快要摔倒的阿伴,对着一边的宫女道
“至于你”
宫女紧张地看着她,生怕她给自己判死刑。
虽然掌膳在宫里不算什么,但是想要弄死她这一个小小的冷宫宫女,也不过是费点功夫的事。
“你先把你和阿伴的事说一说。”
宫女松了口气,既然想听她说话,自然她的命是保住了
“禀姑姑,那要从两年前说起了”
明礼是废太妃杨氏的宫女,她一入宫就被分进了冷宫服侍,算是没指望了。
她之前想的就是等到二十五岁,能出宫的时候就出宫。
杨氏虽是废妃,有些疯疯傻傻的,但是对于手下的宫女却从没有打骂过,是以时间久了,明礼倒对杨氏有了几分同情。
但是她从没有打算为这份同情赌上自己的一生,只不过从没有因为她是一个疯子傻子而怠慢过她。
但是两年前的冬日,杨氏突然从外面抱来了一个小娃娃。
小娃娃的话说得不太利索,但是明礼也能猜出她的来历。
听说去年前面伺候废嫔李氏的宫女生下一个孩子,现在看来,就是她了。
杨氏怎么突然把这个孩子带过来了
明礼一边哄着杨氏,一边从她手中把孩子给接了过来。
她去了前面,把孩子还给了那个满脸憔悴的女人。
那女人没有说几句话,就将娃娃抱走了。
明礼开始没将这事放在心上,直到她看到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杨氏的宫门口。
一个合格的母亲,怎么会再三让孩子跑不见呢
明礼很清楚,这宫中最是危险,她不该管闲事,但是她还是忍不住可怜那个孩子。
她在冷宫中诞生,生父不明不白,怕是宫中的什么侍卫与前面那个名唤屏烛的女子珠胎暗结吧。
现在看来,她的父亲是绝不会管她和她母亲的了,她的母亲看上去对她也不怎么上心。
不,不是不上心,反而像是对待一件不喜欢却舍不得丢掉的物件一般。
直到明礼再一次看到她出现在杨氏宫前,她终于又一次抱起了她。
本来她只想将她还给屏烛,顺便告诉她别再乱跑了。
却不经意中看到娃娃露出手臂上的伤,青青紫紫,颇为吓人。
虽然秦朝以孝治天下,父母就算将孩子打死也是孩子的问题,但是这么小的孩子,那人怎么忍心
明礼瞬间生气了,她抱着娃娃,去找屏烛说理去。
却被那女人轻飘飘的一句“我教训我的儿子,与你何干”给打回去了。
明礼气急,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每隔几日就来看那娃娃,给她带些吃剩的点心。
她不知道娃娃的名字,只知道她母亲曾唤她“阿伴”。
于是明礼也叫她阿伴。
阿伴很喜欢她,每次她来都笑着叫她姐姐。
可是若是不小心被那女人看到,阿伴的身上就会多几道青紫。
是以明礼渐渐不来了,每次只是把点心放到宫门口就走了。
她改变不了阿伴的现状,只能这样做了。
阿伴也像是不想让她为难,从此再也没去过杨氏的宫门口。
直到昨天,阿伴突然又来找她。
明礼问她,她只翻来覆去地说
“娘娘不行了。”
明礼心里一惊,连忙抱着她跑去李氏那边。
只见那女子已是枯瘦如柴,她看着阿伴,浑浊的眼睛里落下两行泪,她告诉了明礼阿伴的身世。
明礼这才知道,阿伴竟然是陛下的孩子
她立刻就想走
可是那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女子却突然有了无限的力量,她一把抓住阿伴,掐住她的脖子,道
“你走,那阿伴也活不成了,若是她只能这样长大,那不如现在就死”
明礼看着小小的阿伴脸色涨红喘不过气来的样子,终究是软了心肠,但是她还是道
“可是,我是绝不可能将她抚养长大的。”
“我没想你养她,”赵屏烛的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待我死后,你偷偷去尚食局,将她交给掌膳谢盈袖。”
“掌膳”
明礼踌躇。
“她是跟我一起进宫的宫女,我们的关系很好,她很好,她是个好人,不论怎样,她会养阿伴的。”
赵屏烛一直重复着这句话,直到最后她才偏向头看阿伴,喃喃道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错了吗我哪里错了呢”
她合上双眼前,眼里是浓浓的悔恨和不甘。
后来的事,谢盈袖也知道,便没再问她。
她看了怀中的阿伴,露出的手腕上有着掩藏不住的青紫,便知明礼所言非虚。
“下个月便是放宫人出宫的日子了,”谢盈袖淡淡开口,“我给你安排个身份,你走吧。”
明礼一喜,对着谢盈袖恭敬磕头。
谢盈袖又斟酌了一下,才道
“寿安宫废太妃杨氏身边宫女明礼,偶感风寒,三日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