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堆怪自己不仔细,因为这个信息其实不下到水里也该往那个方向上想。
    从半城最初的以石匠手艺在外名声大噪,再到后来有大胆者领头一步步突破老祖宗的饭碗开始做起贸易,并且短期内就让半城变成一个繁盛的商贸集散地。大抵城主们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一定会有那眼红者,时间问题而已。
    所以有一年半城被另外一个城的人围攻了,半城人少且毫无防御工事准备。
    围击半城的一方并未攻城更没有杀戮,但当半城四周的江上遍布船只,而人家只要求他们弃城去到对方的城郭,对方会有人入驻这里的时候,当时的城主无计可施。
    败掉老祖宗的基业,还是败掉老祖宗基业的同时白白牺牲老百姓们的性命无论选哪个这个城主恐怕都要深背骂名。
    在对方给的期限就要到的前一夜,居然有人给他们送来了第三种选择。
    这个选择来自于另一个城乞桑城。
    乞桑城愿意佯装去围攻包围半城那个城的大本营,迫使他们撤回去。同时在他们撤回去之后送给半城武器以便不至于别人再次攻城的时候他们手无寸铁。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乞桑是个每寸土地都靠抢来的城市,作为交换,乞桑要求只要他们有需要半城支援攻占其他地方的时候,半城无条件支持。同时也以此为条件,乞桑城可以保留攻占半城的愿望。
    乞桑的豺狼之心毫不掩饰。可是很无奈,即便是暂行缓兵之计,半城的那位城主也不得不答应。
    那一次危机解除之后,半城意识到护城的重要性。可是纵然半城有人但没有武器。
    他们根本在短期内就摆脱不了乞桑的要挟,所以城主给对方加了条件,那就是乞桑在固定的时间间隔要给他们兵器。
    对方也不傻,知道控制怎样的时间间隔供给武器是更新,而不是给他们机会储存。
    关于万一类似被攻城的事情再次发生,乞桑甚是不放在眼中。他们说如果有一天半城是要以被攻占的方式结束它的历史,那么做这件事的只能是乞桑城
    卷堆用连续的叙述方式讲解着他拼凑完整的往事,大家觉得真是一段既荡气回肠又有些悲伤的历史。
    有关乞桑的故事,大伙儿已在桑榆城听过。所以当半城摊上乞桑城,大家不知道是该说它幸还是不幸
    幸,有人会保护你一直不被别人欺负;不幸,保护你的那个人却最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欺负你,甚至欺负你到死的那个
    寸言和卷堆读书、见识都比其他几人多些,两人很快联想到其它的并大胆推测半城历代城主在山中搜寻的应该是炼铁石。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持红稀剑的叶芦栩出现在半城的时候会让浦晨几次三番求见。半城需要自己能保护自己,纵使有一天不得已与乞桑正面抗衡,那也得有武器呀
    另外在择余的那块石碑上,卷堆读出了更让人吃惊的东西。大家都庆幸,卷堆不是敌方,否则他能知道那么多,真的太危险了。
    择余当城主期间做过许多事情。
    在他当城主的那一年他刻录下的第一件事情是他对凤矣的承诺。他说他与凤矣相约,回来跟老城主说清楚自己的意愿,请求另选其他人为城主,让凤矣在半城的山上等他,如果请求成功了那么就去接她回半城,两人买一艘大船以运输为生。
    可是他没有想到在半城等着他的竟是老城主远行出师不利,第一战就身受重伤,回来不久就离世了。如果他按期和浦晨成亲的话,这一战原本是他去的,择余为此深深自责,于是答应与浦晨的婚事,并于大婚当天举行大典成为城主。
    自此他再也没有上过半城的后山,不是不想去给凤矣一个交代,而是那必须是一个说得出口的交代。于是自当上城主那天起,择余就同时在物色接替自己的人选。
    然而,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半城,城主并不是那么好当的,选一个城主也并不容易。
    在“愚人滚坡”事件中,依择余刻录的最初对愚人感兴趣是觉得他是个人才,想招贤纳士,并拜托他选人这件事。
    他认为愚人整天出没于各种人群混杂的地方,想必见过不少人和事,对于知人识人应该更是有一套,就好比他总是有办法让自己找上他那样。
    但是他没有想到,愚人并不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的野心让人难以捉摸,为实现那种野心的甚至有些变态。
    愚人很快识破了择余与浦晨只是形式上的婚姻。并抽丝剥茧得出择余随时准备撇下半城去寻找凤矣,就此要挟择余说出半城的宝贝,也就是历代城主都在山上寻找的东西。
    这根本就不可能,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堪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周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喃并收藏堪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