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要学好几年,担心如果在学里没学出个样来,还回家种田,打小就不下地的人,会不会就让官学给养成废物了
狄仁狄仁杰做过阁臣,也当过县令,他和各种阶层的人都打过交道,粟米饭的事虽然属于开玩笑的范畴,但也有些认真的成分,散会之后,他隔日出了一趟城,走访了两三个村落,回来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找到周解,简单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意见,其一,改课单,其二,粟米饭。
周解不明白他为什么就和粟米饭扯不开了,但改课单的事他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农耕是社稷根基,但士族官员高高在上,基本除了粟官署,没有官员会去特意了解农耕的情况,士族的良田又不需要他们亲自去耕种,在国子监建立之初,众人的思想都没转过弯来,按照的是士族的教育方式,这哪里能符合五等民的情况
狄仁杰提出,五等民学生要按军队里的管理方式,即便入城学习,平时也不许像正常学生那样随意在城中游玩,养成贪好奢华的风气,如今首批招收的是良民,等以后必然会有士族学生,这两种学生之间要分开管理,在普通的课程之外,将射御这类课程改成种田,按照学生的籍贯,一个月两个村子轮换,也不必要学,就是干活。
周解哪里还看不出这看似简单的提议背后的深意,思索了一番之后,十分高兴地说道“好都按你说的做。”
狄仁杰抿唇一笑,看上去就像个得了师长赞扬的乖巧年轻人,一点都看不出他比眼前的老先生还大个十来岁的样子。
狄仁杰的方案很快实行了下去,出乎众人意料,这套方案实行当天,各个村落就陆陆续续送来了近两百多名学生,注意,是送而不是挨个上门去收来的。
父母大多怜子,农户之家能有两餐温饱已经算是安逸,原本能让孩子吃饱已经让不少农家意动了,如今人家官学还特意改了课单,就算孩子学不成本事,也不会落了种田的手艺,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国子监的第一批生员很快就收齐了,甚至还有不少不在招收之列的村落都让人来问,什么时候才轮上第二批。
姬越知道,第二批应该不会那么快收到这些村落,因为她有一个更大胆的设想。
国子监招收良籍学生没有引来丝毫风波,即便是在士族眼里,良家子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但姬越一开始提出办国子监时,对周解说的是“办一个让五等民也能入学的官学”,就像她提拔寒门之外还要弄一批良籍官员,这批良籍官员还没丰收,她已经在想弄一批下等民吏员了。
暂时不必想那么多,徐徐图之,徐徐图之。
开春之后各地呈报上来的奏牍比过年之前多了一倍不止,这也是士族官员的通病,凡事都喜欢拖,拖到过了年之后才陆陆续续开始办,他们办理一件事情花费的时间,都没有千里迢迢呈报给姬越,姬越批复完再送回来,一来一往花费的时间长。
这也就不能怪姬越看士族不顺眼了。
因为要忙的事情太多,所以姬越在尚书女官之外,又添了一个侍读官的职位,侍读官一共两名,顾名思义,在她看奏牍看累了之后读给她听,这也是从媚娘那里得到的启发。
未免让那些弱不禁风的士族娇花伤眼,姬越自己定好了两名侍读官的人选,一个是魏家的魏悬,一个是韩家的韩和,这两人她都见过,魏悬沉稳,韩和温雅,都是士族中难得出色的人才,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没有涂脂抹粉的习惯。
魏悬新婚刚过,具体点来说,他新婚刚过四天,魏家主也没想到姬越说的真就那么实诚,说等魏悬新婚启用他,就真的等魏悬新婚完就启用,魏家的流水席还没撤呢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算是极大的脸面了,魏悬不是那等不知事的人,匆匆整理了一番仪容,就准备去领官牌上任。
而在韩家,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韩阙整个人都精神了,让人把韩和叫来,满眼热切地看着这个家族里最漂亮的年轻人,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殷殷交代,仿佛韩和不是去宫里陪王伴驾,而是要上战场。
这是当然,和魏家最貌美的二郎君争锋,怎么不是上战场
狄仁狄仁杰做过阁臣,也当过县令,他和各种阶层的人都打过交道,粟米饭的事虽然属于开玩笑的范畴,但也有些认真的成分,散会之后,他隔日出了一趟城,走访了两三个村落,回来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找到周解,简单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意见,其一,改课单,其二,粟米饭。
周解不明白他为什么就和粟米饭扯不开了,但改课单的事他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农耕是社稷根基,但士族官员高高在上,基本除了粟官署,没有官员会去特意了解农耕的情况,士族的良田又不需要他们亲自去耕种,在国子监建立之初,众人的思想都没转过弯来,按照的是士族的教育方式,这哪里能符合五等民的情况
狄仁杰提出,五等民学生要按军队里的管理方式,即便入城学习,平时也不许像正常学生那样随意在城中游玩,养成贪好奢华的风气,如今首批招收的是良民,等以后必然会有士族学生,这两种学生之间要分开管理,在普通的课程之外,将射御这类课程改成种田,按照学生的籍贯,一个月两个村子轮换,也不必要学,就是干活。
周解哪里还看不出这看似简单的提议背后的深意,思索了一番之后,十分高兴地说道“好都按你说的做。”
狄仁杰抿唇一笑,看上去就像个得了师长赞扬的乖巧年轻人,一点都看不出他比眼前的老先生还大个十来岁的样子。
狄仁杰的方案很快实行了下去,出乎众人意料,这套方案实行当天,各个村落就陆陆续续送来了近两百多名学生,注意,是送而不是挨个上门去收来的。
父母大多怜子,农户之家能有两餐温饱已经算是安逸,原本能让孩子吃饱已经让不少农家意动了,如今人家官学还特意改了课单,就算孩子学不成本事,也不会落了种田的手艺,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国子监的第一批生员很快就收齐了,甚至还有不少不在招收之列的村落都让人来问,什么时候才轮上第二批。
姬越知道,第二批应该不会那么快收到这些村落,因为她有一个更大胆的设想。
国子监招收良籍学生没有引来丝毫风波,即便是在士族眼里,良家子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但姬越一开始提出办国子监时,对周解说的是“办一个让五等民也能入学的官学”,就像她提拔寒门之外还要弄一批良籍官员,这批良籍官员还没丰收,她已经在想弄一批下等民吏员了。
暂时不必想那么多,徐徐图之,徐徐图之。
开春之后各地呈报上来的奏牍比过年之前多了一倍不止,这也是士族官员的通病,凡事都喜欢拖,拖到过了年之后才陆陆续续开始办,他们办理一件事情花费的时间,都没有千里迢迢呈报给姬越,姬越批复完再送回来,一来一往花费的时间长。
这也就不能怪姬越看士族不顺眼了。
因为要忙的事情太多,所以姬越在尚书女官之外,又添了一个侍读官的职位,侍读官一共两名,顾名思义,在她看奏牍看累了之后读给她听,这也是从媚娘那里得到的启发。
未免让那些弱不禁风的士族娇花伤眼,姬越自己定好了两名侍读官的人选,一个是魏家的魏悬,一个是韩家的韩和,这两人她都见过,魏悬沉稳,韩和温雅,都是士族中难得出色的人才,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没有涂脂抹粉的习惯。
魏悬新婚刚过,具体点来说,他新婚刚过四天,魏家主也没想到姬越说的真就那么实诚,说等魏悬新婚启用他,就真的等魏悬新婚完就启用,魏家的流水席还没撤呢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算是极大的脸面了,魏悬不是那等不知事的人,匆匆整理了一番仪容,就准备去领官牌上任。
而在韩家,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韩阙整个人都精神了,让人把韩和叫来,满眼热切地看着这个家族里最漂亮的年轻人,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殷殷交代,仿佛韩和不是去宫里陪王伴驾,而是要上战场。
这是当然,和魏家最貌美的二郎君争锋,怎么不是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