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小杨氏一脸懵圈的站在原地。
她呀,哪里是进门的姿势不对, 分明就是回家的时机不对。
面对杨冬燕的毒舌, 她明智的选择了闭嘴。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她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关键时刻, 猪崽救了她。
猪崽原本是被杨冬燕搂在怀里,这会儿听到她娘那熟悉的声音响起, 就下意识的扭过头去找她娘。等瞧到了人之后, 她顿时哼哼唧唧的叫唤了起来, 还伸出小胖手冲着她娘, 直白的表示了要抱抱。
杨冬燕深以为,猪崽才不是要她娘抱, 而是看到她娘就犯馋。
那小眼神,就跟她娘瞧见好吃的时候一模一样
“你还傻愣在那里干啥还不赶紧来抱你闺女”已经骂出节奏感来的杨冬燕,完全不用魏大嫂提醒, 张嘴就来, “别跟个傻驴子似的, 打一鞭子才动弹一下”
小杨氏
默默的将大木盆放在了旁边, 然后空着手走向杨冬燕, 接过了胖猪崽之后, 就迅速的往旁边走了好几步, 这才满脸谨慎的抬眼审视着杨冬燕。
仿佛杨冬燕疯了。
魏大嫂倒是对此很满意, 伸手拍了拍杨冬燕的胳膊,鼓励她再接再厉,又思及家里还有事儿,就先行离开了。
及至家里只剩下自家这几人后, 小杨氏这才颤颤巍巍的开了口“姑娘”
“我说了别把这两个称呼放在一起喊我”
杨冬燕头皮都炸了,她活了两辈子,就算这两辈子的年岁不能相加,那她也是个小老太。即便只单算这辈子的年纪
对哦,别看村里人老喊她杨婆子,可那是基于她已经有孙子的缘故。事实上,原主嫁人很早,生孩子也早,到如今也才三十八岁。
未到四十,她还很年轻嘛
可那也跟“姑娘”扯不上关系。
杨冬燕眼神不善的盯着小杨氏看,威胁的意味溢于言表。
小杨氏艰难的咽了下口水,其实直到这会儿了,她还是不知道她婆婆兼亲姑是怎么了,可那不重要,越是脑子一根筋的人对各种危险越是敏感。
于是,小杨氏非常果断的搂着猪崽去了灶屋,就算此时还未到饭点,生火烧水这种事儿却是免不了的。哪怕他们乡下地头多的是渴了就直接拿水漂从缸子里舀一瓢生水来喝,可一则杨冬燕不习惯这么干,二则
眼下都深秋时节了,北方的深秋不说滴水成冰,那也是相当寒冷的。要是直接舀生水喝,那是每喝一口,都能感觉浑身上下的血都被冻住了。
小杨氏被吓着了,她决定没活儿也要找点儿活来干。
而这边,杨冬燕在恐吓了儿媳妇之后,非但没感到丝毫愧疚,反而一脸的得意洋洋。
只是,在抬脚往堂屋走去后,她似是忽的想起了什么,一个没忍住就高声叫骂起来“猪崽她娘你给我出来你洗了衣裳都不晒的吗还指望我给你晒衣裳晒屎尿布出来干活”
才刚离开没一会儿的魏大嫂,隔着个院墙就听到妯娌的叫骂声,顿时露出了欣慰的表情,还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才像个样子嘛,当婆婆的不说欺压儿媳妇,那也不能叫儿媳妇骑到脖子上去。
只是,她才欣慰了没多久,就看到她幺儿垂着头从堂屋出来,顿时心情又不好了。
且不提这边,先说之前被老叔强行带走的魏阿荠,在请了大夫仔细为她看诊后,得出的是啥事儿都没有的结论。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吃五谷杂粮,怎会没个小病小痛呢魏阿荠就是如此,非要说的话,她身上的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一堆。像火气重,心肝肺都有不同程度的耗损,最关键的还是身上有郁结之气。
因此,大夫对魏阿荠的建议是,别老生气,气多伤身。
“平常多注意点儿,你年岁也不轻了,再怎么时常生气下去,身子骨吃不消的。”
开药就没这个必要了,这大夫其实不算是正式挂牌看诊的。仅仅是年轻时候去外头当了几年的学徒,回家后平常也种地,只是偶尔会帮人看下小毛病,真要是严重了,他还是建议人家直接去镇上医馆的。
可魏阿荠这个真没必要,去了也白费钱。
听到大夫这么说后,魏家老叔的脸色相当得难看。好在此时,魏阿荠的男人和儿子也赶到了。
付了看诊的钱,因为没开方子,也就意思一下给了几个铜板,了结了大夫这边的事儿后,老叔开始为自家人讨公道了。
诚然,魏阿荠当初是高攀了她夫家,可仔细想想,有着十五六亩地的殷实人家,怎么就非要上门求娶魏阿荠呢尤其,魏阿荠长得并不算好看,充其量也就是中人之姿,这还是放在乡下地头的,搁在外头她都不是。
难不成是真爱
也不是,确切的说,魏阿荠是她的公婆看中后,央了媒人去说合的,跟她男人关系不大。
小辈儿们不知道当年的内情,作为魏家现如今辈分最高的老叔,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原因很简单,刘家是外来户。
跟老魏家他们已经在这儿待了近百年不同,刘家很晚很晚才来到这里。差不多也就是在魏阿荠十岁出头的时候,那一家子才从外头赶来,因为手头上有些钱,就置办了十来亩地,又盖了新屋。将家业安置之后,这才向老魏家求娶了魏阿荠。
之所以选择魏阿荠,纯粹就是因为在礁磬村里,姓魏的占了一多半,而在这当中,魏阿荠的年岁正合适,又正好尚未说亲,再就是她有俩亲弟弟,瞧着都是那种能立得住的。
刘家想要在此地安顿下来,跟当地人结亲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而比起将自家姑娘嫁出去,那肯定是娶个媳妇进来更合适的。
换言之,即便魏阿荠的夫家家底更殷实一些,可实际上她夫家还要靠她娘家。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魏阿荠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的缘故,甚至于在她接连生下好几个闺女时,她婆婆纵然心中是有不满,却也没敢直接叫嚷着将她休弃,实在是因为开罪不起老魏家。
谁能想到呢
拥有着相当于桥梁作用的魏阿荠,就这样跟自己的娘家对上了。
她男人和儿子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都懵了。
如果她得罪的是别人,那么她男人是可以替她向对方赔礼道歉,过日子本来就是磕磕绊绊的,说开了认错了,这事儿也就翻篇了。毕竟,这又不是杀人放火的大事儿。
可偏偏,她得罪的还是她娘家人。
就很懵。
魏阿荠的男人叫刘保拴,又是保住又是拴住的,由此可见他爹娘对他有多疼爱。好在这人就算是被宠着惯着长大的,其实也没太坏,最多也就是又懒又馋,横竖自家有十几亩地,就算每日里躺在家里,口粮还是有的,饿不着他。
至于魏阿荠的儿子
刘富贵听了半天,大概是弄懂了事情的原委,他还算有点儿小机灵,当下就冲着魏家老叔跪了下去,嘴里还喊着叔爷爷。
“叔爷爷,我娘她一时糊涂了,回去我爹会好好说她的,叔爷爷您别生气了。”
当长辈的,怎么能跟个小孩子一般见识呢莫说这事儿本就错不在他,就算他真的犯了错,也不忍心苛责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老叔犹豫了一下,念及亲戚关系,到底是松了口。
不过,前提是让魏阿荠亲自开口向杨冬燕和方氏道歉,至于旁的赔偿就算了。
主要是魏阿荠打方氏的那一巴掌,只是轻飘飘的擦过去,一开始是有一道挺明显的红印子,可等叫来人,又一通乱跑,那银子早就消掉了。
自认为深知杨冬燕脾性的老叔,就这样替她决定了。当然,他还是问过方氏的。
方氏是谁
她可是得了杨冬燕真传的
亲传弟子懂不懂
虽说杨冬燕肯定不会承认的,但不妨碍方氏碰瓷。在略微思量一番后,方氏觉得她里子面子都全了,当然没必要拽着这事儿不放,因此故作大方的摆摆手,说一切都听老叔的。
大牛二牛也是这么说的。
老叔很满意,结果没等他开口,魏阿荠又大声的哭开了。
顿时,老叔的面子挂不住了。
“刘保拴你把你婆娘带回家去,好生的教一教她,回头再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老叔是丢了面子,刘保拴又何尝不是呢只是碍于媳妇的娘家人都在此,他也不能太过分,听了这话只闷声闷气的点头答应了,转身就将他媳妇拖回家去了。
看完了热闹的众人嘴里议论着,三三两两的散开了。
大牛二牛还要去老叔家帮忙干活,只方氏挥别了爹娘哥嫂,一个人回家了。
等她一回来,就看到弟媳妇小杨氏满脸怨念的看着她。
“咋、咋了”
小杨氏那眼神太吓人了,直勾勾的不说,还带着一种怨妇气息,就仿佛被人辜负了一般
不能往深了想,越想越觉得毛骨悚然。
“你为啥洗完衣服不晾出来”小杨氏控诉道。
方氏这才想起了,先前她是去河边洗衣服的,等看到魏阿荠后,她就将这事儿抛到了脑后,连带衣服和木盆都
四下扫视了一圈,方氏没看到她的木盆“咦我的东西呢”
“我帮你晒了,就在后院。”
他们这边的习惯是,前院可以用来晒被褥,但像衣裳之类的,尤其是贴身里衣,都是不能
小杨氏一脸懵圈的站在原地。
她呀,哪里是进门的姿势不对, 分明就是回家的时机不对。
面对杨冬燕的毒舌, 她明智的选择了闭嘴。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她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关键时刻, 猪崽救了她。
猪崽原本是被杨冬燕搂在怀里,这会儿听到她娘那熟悉的声音响起, 就下意识的扭过头去找她娘。等瞧到了人之后, 她顿时哼哼唧唧的叫唤了起来, 还伸出小胖手冲着她娘, 直白的表示了要抱抱。
杨冬燕深以为,猪崽才不是要她娘抱, 而是看到她娘就犯馋。
那小眼神,就跟她娘瞧见好吃的时候一模一样
“你还傻愣在那里干啥还不赶紧来抱你闺女”已经骂出节奏感来的杨冬燕,完全不用魏大嫂提醒, 张嘴就来, “别跟个傻驴子似的, 打一鞭子才动弹一下”
小杨氏
默默的将大木盆放在了旁边, 然后空着手走向杨冬燕, 接过了胖猪崽之后, 就迅速的往旁边走了好几步, 这才满脸谨慎的抬眼审视着杨冬燕。
仿佛杨冬燕疯了。
魏大嫂倒是对此很满意, 伸手拍了拍杨冬燕的胳膊,鼓励她再接再厉,又思及家里还有事儿,就先行离开了。
及至家里只剩下自家这几人后, 小杨氏这才颤颤巍巍的开了口“姑娘”
“我说了别把这两个称呼放在一起喊我”
杨冬燕头皮都炸了,她活了两辈子,就算这两辈子的年岁不能相加,那她也是个小老太。即便只单算这辈子的年纪
对哦,别看村里人老喊她杨婆子,可那是基于她已经有孙子的缘故。事实上,原主嫁人很早,生孩子也早,到如今也才三十八岁。
未到四十,她还很年轻嘛
可那也跟“姑娘”扯不上关系。
杨冬燕眼神不善的盯着小杨氏看,威胁的意味溢于言表。
小杨氏艰难的咽了下口水,其实直到这会儿了,她还是不知道她婆婆兼亲姑是怎么了,可那不重要,越是脑子一根筋的人对各种危险越是敏感。
于是,小杨氏非常果断的搂着猪崽去了灶屋,就算此时还未到饭点,生火烧水这种事儿却是免不了的。哪怕他们乡下地头多的是渴了就直接拿水漂从缸子里舀一瓢生水来喝,可一则杨冬燕不习惯这么干,二则
眼下都深秋时节了,北方的深秋不说滴水成冰,那也是相当寒冷的。要是直接舀生水喝,那是每喝一口,都能感觉浑身上下的血都被冻住了。
小杨氏被吓着了,她决定没活儿也要找点儿活来干。
而这边,杨冬燕在恐吓了儿媳妇之后,非但没感到丝毫愧疚,反而一脸的得意洋洋。
只是,在抬脚往堂屋走去后,她似是忽的想起了什么,一个没忍住就高声叫骂起来“猪崽她娘你给我出来你洗了衣裳都不晒的吗还指望我给你晒衣裳晒屎尿布出来干活”
才刚离开没一会儿的魏大嫂,隔着个院墙就听到妯娌的叫骂声,顿时露出了欣慰的表情,还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才像个样子嘛,当婆婆的不说欺压儿媳妇,那也不能叫儿媳妇骑到脖子上去。
只是,她才欣慰了没多久,就看到她幺儿垂着头从堂屋出来,顿时心情又不好了。
且不提这边,先说之前被老叔强行带走的魏阿荠,在请了大夫仔细为她看诊后,得出的是啥事儿都没有的结论。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吃五谷杂粮,怎会没个小病小痛呢魏阿荠就是如此,非要说的话,她身上的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一堆。像火气重,心肝肺都有不同程度的耗损,最关键的还是身上有郁结之气。
因此,大夫对魏阿荠的建议是,别老生气,气多伤身。
“平常多注意点儿,你年岁也不轻了,再怎么时常生气下去,身子骨吃不消的。”
开药就没这个必要了,这大夫其实不算是正式挂牌看诊的。仅仅是年轻时候去外头当了几年的学徒,回家后平常也种地,只是偶尔会帮人看下小毛病,真要是严重了,他还是建议人家直接去镇上医馆的。
可魏阿荠这个真没必要,去了也白费钱。
听到大夫这么说后,魏家老叔的脸色相当得难看。好在此时,魏阿荠的男人和儿子也赶到了。
付了看诊的钱,因为没开方子,也就意思一下给了几个铜板,了结了大夫这边的事儿后,老叔开始为自家人讨公道了。
诚然,魏阿荠当初是高攀了她夫家,可仔细想想,有着十五六亩地的殷实人家,怎么就非要上门求娶魏阿荠呢尤其,魏阿荠长得并不算好看,充其量也就是中人之姿,这还是放在乡下地头的,搁在外头她都不是。
难不成是真爱
也不是,确切的说,魏阿荠是她的公婆看中后,央了媒人去说合的,跟她男人关系不大。
小辈儿们不知道当年的内情,作为魏家现如今辈分最高的老叔,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原因很简单,刘家是外来户。
跟老魏家他们已经在这儿待了近百年不同,刘家很晚很晚才来到这里。差不多也就是在魏阿荠十岁出头的时候,那一家子才从外头赶来,因为手头上有些钱,就置办了十来亩地,又盖了新屋。将家业安置之后,这才向老魏家求娶了魏阿荠。
之所以选择魏阿荠,纯粹就是因为在礁磬村里,姓魏的占了一多半,而在这当中,魏阿荠的年岁正合适,又正好尚未说亲,再就是她有俩亲弟弟,瞧着都是那种能立得住的。
刘家想要在此地安顿下来,跟当地人结亲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而比起将自家姑娘嫁出去,那肯定是娶个媳妇进来更合适的。
换言之,即便魏阿荠的夫家家底更殷实一些,可实际上她夫家还要靠她娘家。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魏阿荠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的缘故,甚至于在她接连生下好几个闺女时,她婆婆纵然心中是有不满,却也没敢直接叫嚷着将她休弃,实在是因为开罪不起老魏家。
谁能想到呢
拥有着相当于桥梁作用的魏阿荠,就这样跟自己的娘家对上了。
她男人和儿子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都懵了。
如果她得罪的是别人,那么她男人是可以替她向对方赔礼道歉,过日子本来就是磕磕绊绊的,说开了认错了,这事儿也就翻篇了。毕竟,这又不是杀人放火的大事儿。
可偏偏,她得罪的还是她娘家人。
就很懵。
魏阿荠的男人叫刘保拴,又是保住又是拴住的,由此可见他爹娘对他有多疼爱。好在这人就算是被宠着惯着长大的,其实也没太坏,最多也就是又懒又馋,横竖自家有十几亩地,就算每日里躺在家里,口粮还是有的,饿不着他。
至于魏阿荠的儿子
刘富贵听了半天,大概是弄懂了事情的原委,他还算有点儿小机灵,当下就冲着魏家老叔跪了下去,嘴里还喊着叔爷爷。
“叔爷爷,我娘她一时糊涂了,回去我爹会好好说她的,叔爷爷您别生气了。”
当长辈的,怎么能跟个小孩子一般见识呢莫说这事儿本就错不在他,就算他真的犯了错,也不忍心苛责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老叔犹豫了一下,念及亲戚关系,到底是松了口。
不过,前提是让魏阿荠亲自开口向杨冬燕和方氏道歉,至于旁的赔偿就算了。
主要是魏阿荠打方氏的那一巴掌,只是轻飘飘的擦过去,一开始是有一道挺明显的红印子,可等叫来人,又一通乱跑,那银子早就消掉了。
自认为深知杨冬燕脾性的老叔,就这样替她决定了。当然,他还是问过方氏的。
方氏是谁
她可是得了杨冬燕真传的
亲传弟子懂不懂
虽说杨冬燕肯定不会承认的,但不妨碍方氏碰瓷。在略微思量一番后,方氏觉得她里子面子都全了,当然没必要拽着这事儿不放,因此故作大方的摆摆手,说一切都听老叔的。
大牛二牛也是这么说的。
老叔很满意,结果没等他开口,魏阿荠又大声的哭开了。
顿时,老叔的面子挂不住了。
“刘保拴你把你婆娘带回家去,好生的教一教她,回头再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老叔是丢了面子,刘保拴又何尝不是呢只是碍于媳妇的娘家人都在此,他也不能太过分,听了这话只闷声闷气的点头答应了,转身就将他媳妇拖回家去了。
看完了热闹的众人嘴里议论着,三三两两的散开了。
大牛二牛还要去老叔家帮忙干活,只方氏挥别了爹娘哥嫂,一个人回家了。
等她一回来,就看到弟媳妇小杨氏满脸怨念的看着她。
“咋、咋了”
小杨氏那眼神太吓人了,直勾勾的不说,还带着一种怨妇气息,就仿佛被人辜负了一般
不能往深了想,越想越觉得毛骨悚然。
“你为啥洗完衣服不晾出来”小杨氏控诉道。
方氏这才想起了,先前她是去河边洗衣服的,等看到魏阿荠后,她就将这事儿抛到了脑后,连带衣服和木盆都
四下扫视了一圈,方氏没看到她的木盆“咦我的东西呢”
“我帮你晒了,就在后院。”
他们这边的习惯是,前院可以用来晒被褥,但像衣裳之类的,尤其是贴身里衣,都是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