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终于到家了。
大牛二牛都没顾得上询问家里这几个月过得好不好, 因为真要有什么事儿的话, 村里人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们的。也因此,他俩一看到许久未见的老娘, 第一句话就是
“娘啊,咱们家养猪崽了大家都说养得特别好”
说老实话, 杨冬燕看到大牛二牛时,还是非常高兴的,倒不是那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而是想着终于不用再继续装穷了
哪怕她上辈子其实也是从穷日子里熬出头的,可再来一次就免了吧, 富贵惯了再回头过穷日子, 怎一个煎熬了得
结果
“啥猪崽谁家养猪崽了咱们家”杨冬燕发出了灵魂拷问,问得大牛二牛满脸茫然, 完全不知道这么回答。
许久, 大牛才结结巴巴的问“没、没养可我和二弟一进到村里, 就听人说”
杨冬燕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紧接着,她被气得满脸扭曲,恨不得一手拿柴刀一手拿斧头,就这么冲出去跟村里人拼了算了
她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一个不那么寒碜的名字,她容易吗结果那帮子混球
正当杨冬燕在“崩人设”和“维持人设忍气吞声”这两个选择之间,左右横跳摇摆不定时, 方氏蹦了出来。
“大牛回来了二弟啊你赶紧去西屋瞅瞅,你家猪崽啊,养得别提有多好了”
杨冬燕
大牛二牛
且不说大牛二牛是否明白, 反正在那一瞬间,杨冬燕是彻底的领悟了。
敢情不光是村里人混蛋,连自家都出了叛徒了不知道老娘给小孙女取了名字叫福姐儿吗猪崽是谁谁是猪崽
“我看你才像猪”杨冬燕也不用担心崩人设了,她一把揪住方氏,直接就把人往堂屋里拖。
拖进堂屋关上门,老太太啊,要给倒霉儿媳妇立规矩
二牛担心的看了一眼堂屋,扭头问大牛“哥,你要不要进屋瞅瞅”
“没事儿的,咱娘心地多好啊,你嫂子也是嘴欠,合该被收拾”大牛比二牛略聪明一些,这会儿大概也猜了个七七八八。
主要是,他们俩兄弟本来就是掐着日子赶回来的,毕竟这是二牛的头一个孩子,当爹的能不心里惦记着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子混够了,再这么混下去,他们真的要疯了。
因为西屋里还躺着小杨氏,大牛不方便进去,就先在家里瞎逛着。还真别说,太久没回来了,他看啥都很新鲜,尤其家里确实变了挺多的,后院养了一大群鸡,粗略一数,起码有二三十只。
再就是,家里还养了狗,要不是窝头及时冲过来护驾,大牛真的会被狗子咬的
至于二牛,这会儿正在西屋里,跟小杨氏大眼瞪小眼。
其实,真要说的话,也没过去太久,他俩是正月初出门的,这会儿也不过才刚迈上四月。满打满算也才四个月罢了,按理说,这么短的时间里,家里人的变化不会太大的。
哪怕是小孩子好了,看窝头就知道了,四个月时间也就让他长高了一些,不至于认不出来。
可小杨氏
摸着良心说,要不是在自家屋里瞅见她,但凡换个地方,譬如说在村道上正面遇到了,二牛绝对认不出来这是他媳妇。
“媳妇啊,你是我媳妇不”二牛艰难的咽了下口水,满脸的不敢置信。
小杨氏本来还高兴呢,跟她不同的是,二牛的变化并不大,非要说的话,就是人略微瘦了些,再不然就是看上去风尘仆仆的,旁的变化就不大了。
结果一听二牛这话,她顿时蔫吧了,随后就委屈巴巴的哭了起来。
“我怀着身子你就跑出去了,一跑就是好几个月,把我丢在家里不管怀孕有多辛苦你知道吗生孩子的时候我差点儿就没能熬过来你知道吗带孩子有多难你知道吗”
“你啥都不知道呜呜呜呜呜娘啊二牛他欺负我”
杨冬燕刚给倒霉儿媳妇方氏立了规矩,这是好听的说法。更直白的说,就是将方氏骂了个狗血淋头。结果,她才走出堂屋,就听到了西屋那头传来了小杨氏的哭声。
一个箭步,杨冬燕冲到了西屋里“咋了咋了这又咋的了”
“姑啊姑你给我评评理当初你来我家提亲的时候,是咋跟我爹娘说的说要好好待我,说你没闺女,以后我就是你闺女了,还说要是二牛以后对不住我,你就帮我收拾他”
“所以二牛对不住你了他出门在外犯错误了”杨冬燕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剧情她太熟悉了。
没办法,上辈子她就没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穷苦的时候没办法,一旦富贵了,男人就不会再一心一意了。甚至于演变到后面,只要不抛弃糟糠之妻,就变成了痴情种子。
她男人是这样,她儿子也是这样。
要么怎么她会有庶子庶女,还有庶出的孙子孙女呢
没想到啊,二牛这浓眉大眼的,兜里有几个小钱就搞事了,这还谈不上富贵呢,就在外头犯错误了有人了当负心汉了
杨冬燕气沉丹田
把二牛骂了个晕头转向云里雾里,整个人差点儿都灵魂出窍了。
要不是大牛及时赶过来,他弟都要被骂傻了。
大牛对天发誓,他俩出门在外啥都没干。当然这么说也不对,事情还是做了的,但没干坏事。他俩啊,为了省钱出门在外都是睡大通铺的,尤其刚出门那阵子,都是俩兄弟搂着取暖的,绝对没机会干坏事
尽管心存怀疑,但最终杨冬燕还是被说服了,只问小杨氏“那你哭啥呢”
小杨氏
总觉得说出实话会挨骂,还不能不说。
等把事情解释清楚了,二牛也磕磕绊绊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她咋那么胖了我都认不出来了这就是猪崽哟,长得可真好看”
刚出生的孩子能有多好看就算猪崽快满月了,那也跟好看扯不上关系。不过,见多了村里那些又黑又瘦的孩子,这白白胖胖的小猪崽哟,长得可真喜庆。
杨冬燕嘚瑟的一挑眉“那可不我家猪崽”
“什么猪崽那是福姐儿啊老娘给取的名字小名福姐儿,大名魏福姐”
听了这话,二牛边点头边露出了憨笑“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她小名叫猪崽,大名叫魏猪呢。”
杨冬燕
我看你怕不是想被老娘骂成猪头
就很烦,想骂娘
考虑到大牛二牛已经回来了,自家也不需要继续装穷了,还有就是家里确实缺了不少东西,杨冬燕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将上辈子的俩儿子骂了痛快。
家里缺啥
缺草纸啊
没错,去年那会儿刘家兄弟是供了不少草纸过来。按理说,只单杨冬燕一个人使的话,用个两三年不成问题的。可这不是后来事情曝光了吗起初只是小杨氏从她手里抠草纸用,后来又有了天地钱庄那事儿,纸钱啥的都给了方氏。结果方氏用习惯了,用完那些后又伸手向她要。再就是有了猪崽以后不对,是有了福姐儿以后,草纸的消耗量一下子急剧增加。
总之就一句话,草纸没了。
猪油也用得只剩下半罐子了,他们家太能吃了,尤其在习惯了放猪油以后,啥菜都会放一点儿,就连吃饺子,都会在剁馅儿拌馅儿的时候添一点。
除了猪油,还可以要香油,其实就是芝麻油。凉拌菜里添一点儿芝麻油,味道可好了。再譬如面条做好了捞上来,往碗里滴两滴啧啧人间美味
辣椒也要,这玩意儿乡下地头倒是不少,赶场子的时候有不少人都是拿自家地里出产的辣椒来卖的。新鲜辣椒、干辣椒、辣椒粉等等,都有。
但问题是,也不知道是土质问题还是咋的,这一带出产的辣椒不怎么好吃。要么就是干脆不辣,要么就是辣到烧心的那种。
杨冬燕想要的是又香又辣还不烧心的那种上等辣椒。
想着索性都要了,那还不如干脆再多要一点儿。
“要草纸,就去年那一种,这次还要更多特别多很多很多猪油也要,来一罐子,再来半扇猪,猪蹄髈也要还有香油,芝麻油、花生油都可以,拣好的供上还要辣椒,要那种”
详详细细的讲述了自己的要求后,杨冬燕还生怕儿子们收不到自己的讯息,回忆着去年收到供品前的经历,她又补充着骂了几句。
没文化就是这点儿不好,杨冬燕的经历告诉她,骂了儿子就有好东西,结果最后她理解成了,想要好东西就必须骂儿子。
也行吧,这次一口气要了好些东西,根据一天只能拿一样东西的经历,骂一次就能管好多天,倒也不赖。
于是,时隔大半年后,刘家兄弟又一次做噩梦了。
老太太啊又入梦来骂他们了
这熟悉的剧情,这熟悉的配方
最惨的是啥呢
王妃都已经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了,毕竟老太太生闷气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以往少则一两个时辰,多则一两天,不存在说几个月都不搭理人的。所以她琢磨着,都这么久没动静了,该不会是
老太太投胎转世去了吧
这个推论是非常有逻辑并有依据的。
很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里,都有先人给后辈托梦的情节。但一般都是在七七之前的,再不济就是在百日之前,极少有过世多年还对人间诸事恋恋不舍的。
再就是关于六道轮回一事,太多的志异故事里都提过了,像坏人要下十八层地狱,赎完生前的罪孽后才能转世投胎。还有投胎之前要过奈何桥,喝下孟婆熬的汤等等
如果是以前,王妃压根就不会去关心这些事儿。
倒也不是说她不信这个,而是她所谓的信佛,仅仅是定期去庙里烧香拜佛,每月初一十五茹素吃斋,以及抄佛经捡佛豆之类的。
对于那些鬼怪故事是真的不感兴
终于到家了。
大牛二牛都没顾得上询问家里这几个月过得好不好, 因为真要有什么事儿的话, 村里人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们的。也因此,他俩一看到许久未见的老娘, 第一句话就是
“娘啊,咱们家养猪崽了大家都说养得特别好”
说老实话, 杨冬燕看到大牛二牛时,还是非常高兴的,倒不是那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而是想着终于不用再继续装穷了
哪怕她上辈子其实也是从穷日子里熬出头的,可再来一次就免了吧, 富贵惯了再回头过穷日子, 怎一个煎熬了得
结果
“啥猪崽谁家养猪崽了咱们家”杨冬燕发出了灵魂拷问,问得大牛二牛满脸茫然, 完全不知道这么回答。
许久, 大牛才结结巴巴的问“没、没养可我和二弟一进到村里, 就听人说”
杨冬燕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紧接着,她被气得满脸扭曲,恨不得一手拿柴刀一手拿斧头,就这么冲出去跟村里人拼了算了
她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一个不那么寒碜的名字,她容易吗结果那帮子混球
正当杨冬燕在“崩人设”和“维持人设忍气吞声”这两个选择之间,左右横跳摇摆不定时, 方氏蹦了出来。
“大牛回来了二弟啊你赶紧去西屋瞅瞅,你家猪崽啊,养得别提有多好了”
杨冬燕
大牛二牛
且不说大牛二牛是否明白, 反正在那一瞬间,杨冬燕是彻底的领悟了。
敢情不光是村里人混蛋,连自家都出了叛徒了不知道老娘给小孙女取了名字叫福姐儿吗猪崽是谁谁是猪崽
“我看你才像猪”杨冬燕也不用担心崩人设了,她一把揪住方氏,直接就把人往堂屋里拖。
拖进堂屋关上门,老太太啊,要给倒霉儿媳妇立规矩
二牛担心的看了一眼堂屋,扭头问大牛“哥,你要不要进屋瞅瞅”
“没事儿的,咱娘心地多好啊,你嫂子也是嘴欠,合该被收拾”大牛比二牛略聪明一些,这会儿大概也猜了个七七八八。
主要是,他们俩兄弟本来就是掐着日子赶回来的,毕竟这是二牛的头一个孩子,当爹的能不心里惦记着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子混够了,再这么混下去,他们真的要疯了。
因为西屋里还躺着小杨氏,大牛不方便进去,就先在家里瞎逛着。还真别说,太久没回来了,他看啥都很新鲜,尤其家里确实变了挺多的,后院养了一大群鸡,粗略一数,起码有二三十只。
再就是,家里还养了狗,要不是窝头及时冲过来护驾,大牛真的会被狗子咬的
至于二牛,这会儿正在西屋里,跟小杨氏大眼瞪小眼。
其实,真要说的话,也没过去太久,他俩是正月初出门的,这会儿也不过才刚迈上四月。满打满算也才四个月罢了,按理说,这么短的时间里,家里人的变化不会太大的。
哪怕是小孩子好了,看窝头就知道了,四个月时间也就让他长高了一些,不至于认不出来。
可小杨氏
摸着良心说,要不是在自家屋里瞅见她,但凡换个地方,譬如说在村道上正面遇到了,二牛绝对认不出来这是他媳妇。
“媳妇啊,你是我媳妇不”二牛艰难的咽了下口水,满脸的不敢置信。
小杨氏本来还高兴呢,跟她不同的是,二牛的变化并不大,非要说的话,就是人略微瘦了些,再不然就是看上去风尘仆仆的,旁的变化就不大了。
结果一听二牛这话,她顿时蔫吧了,随后就委屈巴巴的哭了起来。
“我怀着身子你就跑出去了,一跑就是好几个月,把我丢在家里不管怀孕有多辛苦你知道吗生孩子的时候我差点儿就没能熬过来你知道吗带孩子有多难你知道吗”
“你啥都不知道呜呜呜呜呜娘啊二牛他欺负我”
杨冬燕刚给倒霉儿媳妇方氏立了规矩,这是好听的说法。更直白的说,就是将方氏骂了个狗血淋头。结果,她才走出堂屋,就听到了西屋那头传来了小杨氏的哭声。
一个箭步,杨冬燕冲到了西屋里“咋了咋了这又咋的了”
“姑啊姑你给我评评理当初你来我家提亲的时候,是咋跟我爹娘说的说要好好待我,说你没闺女,以后我就是你闺女了,还说要是二牛以后对不住我,你就帮我收拾他”
“所以二牛对不住你了他出门在外犯错误了”杨冬燕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剧情她太熟悉了。
没办法,上辈子她就没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穷苦的时候没办法,一旦富贵了,男人就不会再一心一意了。甚至于演变到后面,只要不抛弃糟糠之妻,就变成了痴情种子。
她男人是这样,她儿子也是这样。
要么怎么她会有庶子庶女,还有庶出的孙子孙女呢
没想到啊,二牛这浓眉大眼的,兜里有几个小钱就搞事了,这还谈不上富贵呢,就在外头犯错误了有人了当负心汉了
杨冬燕气沉丹田
把二牛骂了个晕头转向云里雾里,整个人差点儿都灵魂出窍了。
要不是大牛及时赶过来,他弟都要被骂傻了。
大牛对天发誓,他俩出门在外啥都没干。当然这么说也不对,事情还是做了的,但没干坏事。他俩啊,为了省钱出门在外都是睡大通铺的,尤其刚出门那阵子,都是俩兄弟搂着取暖的,绝对没机会干坏事
尽管心存怀疑,但最终杨冬燕还是被说服了,只问小杨氏“那你哭啥呢”
小杨氏
总觉得说出实话会挨骂,还不能不说。
等把事情解释清楚了,二牛也磕磕绊绊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她咋那么胖了我都认不出来了这就是猪崽哟,长得可真好看”
刚出生的孩子能有多好看就算猪崽快满月了,那也跟好看扯不上关系。不过,见多了村里那些又黑又瘦的孩子,这白白胖胖的小猪崽哟,长得可真喜庆。
杨冬燕嘚瑟的一挑眉“那可不我家猪崽”
“什么猪崽那是福姐儿啊老娘给取的名字小名福姐儿,大名魏福姐”
听了这话,二牛边点头边露出了憨笑“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她小名叫猪崽,大名叫魏猪呢。”
杨冬燕
我看你怕不是想被老娘骂成猪头
就很烦,想骂娘
考虑到大牛二牛已经回来了,自家也不需要继续装穷了,还有就是家里确实缺了不少东西,杨冬燕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将上辈子的俩儿子骂了痛快。
家里缺啥
缺草纸啊
没错,去年那会儿刘家兄弟是供了不少草纸过来。按理说,只单杨冬燕一个人使的话,用个两三年不成问题的。可这不是后来事情曝光了吗起初只是小杨氏从她手里抠草纸用,后来又有了天地钱庄那事儿,纸钱啥的都给了方氏。结果方氏用习惯了,用完那些后又伸手向她要。再就是有了猪崽以后不对,是有了福姐儿以后,草纸的消耗量一下子急剧增加。
总之就一句话,草纸没了。
猪油也用得只剩下半罐子了,他们家太能吃了,尤其在习惯了放猪油以后,啥菜都会放一点儿,就连吃饺子,都会在剁馅儿拌馅儿的时候添一点。
除了猪油,还可以要香油,其实就是芝麻油。凉拌菜里添一点儿芝麻油,味道可好了。再譬如面条做好了捞上来,往碗里滴两滴啧啧人间美味
辣椒也要,这玩意儿乡下地头倒是不少,赶场子的时候有不少人都是拿自家地里出产的辣椒来卖的。新鲜辣椒、干辣椒、辣椒粉等等,都有。
但问题是,也不知道是土质问题还是咋的,这一带出产的辣椒不怎么好吃。要么就是干脆不辣,要么就是辣到烧心的那种。
杨冬燕想要的是又香又辣还不烧心的那种上等辣椒。
想着索性都要了,那还不如干脆再多要一点儿。
“要草纸,就去年那一种,这次还要更多特别多很多很多猪油也要,来一罐子,再来半扇猪,猪蹄髈也要还有香油,芝麻油、花生油都可以,拣好的供上还要辣椒,要那种”
详详细细的讲述了自己的要求后,杨冬燕还生怕儿子们收不到自己的讯息,回忆着去年收到供品前的经历,她又补充着骂了几句。
没文化就是这点儿不好,杨冬燕的经历告诉她,骂了儿子就有好东西,结果最后她理解成了,想要好东西就必须骂儿子。
也行吧,这次一口气要了好些东西,根据一天只能拿一样东西的经历,骂一次就能管好多天,倒也不赖。
于是,时隔大半年后,刘家兄弟又一次做噩梦了。
老太太啊又入梦来骂他们了
这熟悉的剧情,这熟悉的配方
最惨的是啥呢
王妃都已经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了,毕竟老太太生闷气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以往少则一两个时辰,多则一两天,不存在说几个月都不搭理人的。所以她琢磨着,都这么久没动静了,该不会是
老太太投胎转世去了吧
这个推论是非常有逻辑并有依据的。
很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里,都有先人给后辈托梦的情节。但一般都是在七七之前的,再不济就是在百日之前,极少有过世多年还对人间诸事恋恋不舍的。
再就是关于六道轮回一事,太多的志异故事里都提过了,像坏人要下十八层地狱,赎完生前的罪孽后才能转世投胎。还有投胎之前要过奈何桥,喝下孟婆熬的汤等等
如果是以前,王妃压根就不会去关心这些事儿。
倒也不是说她不信这个,而是她所谓的信佛,仅仅是定期去庙里烧香拜佛,每月初一十五茹素吃斋,以及抄佛经捡佛豆之类的。
对于那些鬼怪故事是真的不感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