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购买比例不足,请补齐未购买章节
“停停停”大伙伴跳下自行车, 抓住少年的手臂。
她趁机举起另一只手, 扇他个连环掌。
少年朝着制住他的人喊“你他妈瞎啊, 看不到她在揍我”
大伙伴不知是没听清还是不管他,将少年抱住,不让他还手。
少年只能抓着她手腕不放,一边被拖开一边拿脚踹。
她哪能再被踹到,火冒三丈,低头就往他手背咬。
她不知道这里离曲阿姨家只剩百米多,他们这边的闹腾早已传到前方灯火通明的房子里, 大人们随之赶到, 拉的拉, 抱的抱,费好一番功夫才将战火暂时熄灭。
她见到父母也跑了过来,突然委屈盖过了愤怒,嘴一咧,嚎啕大哭。
“怎么回事啊, 啊”母亲急慌慌把她搂住, 又想推开她检查她情况, 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父亲怒目圆瞠,眼看就要责问明显是肇事者的少年,通过周围人的言语, 他知道了少年的身份。
她当时没留意父母忽高忽平稳的心情, 是很久之后回想当时, 她才意识到,父亲原本是想替她主持公道的,但在听到少年是曲阿姨的外孙后,他立刻移开眼,大事直接化无了。
她自己也没料到,这人竟然是曲阿姨的亲外孙。
曲阿姨一直守着她丈夫的遗体,没有跟出门,众人回来后向曲阿姨解释了经过。
曲阿姨弯下腰,扶着她双肩,将她从头到脚检查一遍,又问她有没有哪里受伤。
她自然流着泪说“头、背,胳膊,还有腿,还有我的脚,都破了。”
母亲在旁和稀泥“你听她瞎说,别理她,这本来就是个误会,看看你家孩子,手都被她咬成什么样了。”
她不忿,红着眼仰头,瞪母亲“他手哪里有事”
少年就站在斜对面。
四周亲属教训他,说辞也就是“你看你把小妹妹打成什么样了”,他不耐烦地挥了挥空气,不知是嫌烟雾缭绕还是嫌烦。
手背上的咬痕倒是挺显眼,但没太夸张。
于是曲阿姨就细声细语地向她解释起因。
“家里原本有三辆自行车,上个月都被偷了,后来我重新买了三辆,没想到前不久小偷又来一次,偷了其中一辆,另外两部新车没被偷走,估计是因为我用铁链和锁头锁住了,小偷没撬开。我们都猜小偷也许还会上门,所以我外孙往这自行车上刷了漆当记号,刚才他见你骑着这车,就误会了。他这次实在太鲁莽了,对不起。”
喻见第一次听成年人向她说“对不起”三个字,眼泪就刹在眼眶里,忘记往下掉了。
她其实不怎么疼,毕竟军大衣又大又厚,替她卸掉了不少力道,父母也早看出她是在顺杆爬。
但是短暂停顿后,她反而更气了。被误认是小偷,这叫什么无妄之灾,她招谁惹谁了,先不说她无缘无故被人打,光是她穿着这么重的军大衣打人,她也很累好不好,到现在都还没恢复力气。
曲阿姨转头说“小阳,你过来,先道歉。”又顺便向她们介绍,“他之前去公交站接人了,你们没碰上面,我外孙,小名叫小阳春,或者叫他小阳。”
小阳春的母亲,也就是曲阿姨的女儿,推了推他,让他过去。
少年迈着大步上前,不用人催,很干脆地说了声“对不起”但他又举起左拳,右手食指点了点拳头上的牙印,“你也没吃亏”
“小阳春”曲阿姨呵斥。
小阳春母亲拽了下他“你干什么你”又对他们说,“实在是对不起,这孩子性子太冲,做事都不过脑,他说他看见骑车的人穿着军大衣,又是短头发,他就以为是个陌生男的,那就一定是小偷。我想要是没穿军大衣,女孩子身形肯定不能认错。他自己后来都吓了一跳。”说着,摸摸少年的头。
少年瞥了他母亲一眼,曲阿姨也深深地看了自己女儿一眼。
喻见自己没想这么多,只是听完对方的话,她觉得这身军大衣更重了,心底的火苗又要复燃了。
小阳春母亲顿了下,最后含笑说“回头我一定给他一顿教训。”
母亲道“干嘛呀,小孩子打打闹闹而已,好了,这里还办着事呢”又拍拍曲阿姨袖子,“别管孩子了,让他们自己玩去,一会儿就有说有笑了。”
她也知道这些大人不可能真当场抽一顿这个叫小阳春的人,对方要是七八岁的熊孩子倒可以,可他虽然个子不太高,但显然也有十三四岁了。
果然,大人们聊起来。
“那我外孙比见见大一岁,见见是几月生日”曲阿姨问。
“她八月的。”母亲问,“小阳春呢”
“看样子见见读书早,”曲阿姨说,“我家这个生日是农历十月,他现在念初二,见见也一样吧”
所以这家伙也读初二她坐在一旁小板凳上,隔着大厅的跪垫,瞪视对面的人。
“对,也是初二。那还是你家这个好,我当时还想要不要晚一年送见见上学,这样孩子懂事点,我们也好放心。”
“其实差不多,早读书有早读书的好。”
对面的少年大张着腿坐,手捏着可乐瓶嘴,搭在腿边一晃一晃。他身子往后仰着,肩膀和后脑勺顶着墙,眼皮低垂,漫不经心的目光对着
“停停停”大伙伴跳下自行车, 抓住少年的手臂。
她趁机举起另一只手, 扇他个连环掌。
少年朝着制住他的人喊“你他妈瞎啊, 看不到她在揍我”
大伙伴不知是没听清还是不管他,将少年抱住,不让他还手。
少年只能抓着她手腕不放,一边被拖开一边拿脚踹。
她哪能再被踹到,火冒三丈,低头就往他手背咬。
她不知道这里离曲阿姨家只剩百米多,他们这边的闹腾早已传到前方灯火通明的房子里, 大人们随之赶到, 拉的拉, 抱的抱,费好一番功夫才将战火暂时熄灭。
她见到父母也跑了过来,突然委屈盖过了愤怒,嘴一咧,嚎啕大哭。
“怎么回事啊, 啊”母亲急慌慌把她搂住, 又想推开她检查她情况, 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父亲怒目圆瞠,眼看就要责问明显是肇事者的少年,通过周围人的言语, 他知道了少年的身份。
她当时没留意父母忽高忽平稳的心情, 是很久之后回想当时, 她才意识到,父亲原本是想替她主持公道的,但在听到少年是曲阿姨的外孙后,他立刻移开眼,大事直接化无了。
她自己也没料到,这人竟然是曲阿姨的亲外孙。
曲阿姨一直守着她丈夫的遗体,没有跟出门,众人回来后向曲阿姨解释了经过。
曲阿姨弯下腰,扶着她双肩,将她从头到脚检查一遍,又问她有没有哪里受伤。
她自然流着泪说“头、背,胳膊,还有腿,还有我的脚,都破了。”
母亲在旁和稀泥“你听她瞎说,别理她,这本来就是个误会,看看你家孩子,手都被她咬成什么样了。”
她不忿,红着眼仰头,瞪母亲“他手哪里有事”
少年就站在斜对面。
四周亲属教训他,说辞也就是“你看你把小妹妹打成什么样了”,他不耐烦地挥了挥空气,不知是嫌烟雾缭绕还是嫌烦。
手背上的咬痕倒是挺显眼,但没太夸张。
于是曲阿姨就细声细语地向她解释起因。
“家里原本有三辆自行车,上个月都被偷了,后来我重新买了三辆,没想到前不久小偷又来一次,偷了其中一辆,另外两部新车没被偷走,估计是因为我用铁链和锁头锁住了,小偷没撬开。我们都猜小偷也许还会上门,所以我外孙往这自行车上刷了漆当记号,刚才他见你骑着这车,就误会了。他这次实在太鲁莽了,对不起。”
喻见第一次听成年人向她说“对不起”三个字,眼泪就刹在眼眶里,忘记往下掉了。
她其实不怎么疼,毕竟军大衣又大又厚,替她卸掉了不少力道,父母也早看出她是在顺杆爬。
但是短暂停顿后,她反而更气了。被误认是小偷,这叫什么无妄之灾,她招谁惹谁了,先不说她无缘无故被人打,光是她穿着这么重的军大衣打人,她也很累好不好,到现在都还没恢复力气。
曲阿姨转头说“小阳,你过来,先道歉。”又顺便向她们介绍,“他之前去公交站接人了,你们没碰上面,我外孙,小名叫小阳春,或者叫他小阳。”
小阳春的母亲,也就是曲阿姨的女儿,推了推他,让他过去。
少年迈着大步上前,不用人催,很干脆地说了声“对不起”但他又举起左拳,右手食指点了点拳头上的牙印,“你也没吃亏”
“小阳春”曲阿姨呵斥。
小阳春母亲拽了下他“你干什么你”又对他们说,“实在是对不起,这孩子性子太冲,做事都不过脑,他说他看见骑车的人穿着军大衣,又是短头发,他就以为是个陌生男的,那就一定是小偷。我想要是没穿军大衣,女孩子身形肯定不能认错。他自己后来都吓了一跳。”说着,摸摸少年的头。
少年瞥了他母亲一眼,曲阿姨也深深地看了自己女儿一眼。
喻见自己没想这么多,只是听完对方的话,她觉得这身军大衣更重了,心底的火苗又要复燃了。
小阳春母亲顿了下,最后含笑说“回头我一定给他一顿教训。”
母亲道“干嘛呀,小孩子打打闹闹而已,好了,这里还办着事呢”又拍拍曲阿姨袖子,“别管孩子了,让他们自己玩去,一会儿就有说有笑了。”
她也知道这些大人不可能真当场抽一顿这个叫小阳春的人,对方要是七八岁的熊孩子倒可以,可他虽然个子不太高,但显然也有十三四岁了。
果然,大人们聊起来。
“那我外孙比见见大一岁,见见是几月生日”曲阿姨问。
“她八月的。”母亲问,“小阳春呢”
“看样子见见读书早,”曲阿姨说,“我家这个生日是农历十月,他现在念初二,见见也一样吧”
所以这家伙也读初二她坐在一旁小板凳上,隔着大厅的跪垫,瞪视对面的人。
“对,也是初二。那还是你家这个好,我当时还想要不要晚一年送见见上学,这样孩子懂事点,我们也好放心。”
“其实差不多,早读书有早读书的好。”
对面的少年大张着腿坐,手捏着可乐瓶嘴,搭在腿边一晃一晃。他身子往后仰着,肩膀和后脑勺顶着墙,眼皮低垂,漫不经心的目光对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