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还是寒浸浸的,这长久跪下去只怕膝盖要跪坏的,太后还是免了公主跪吧”。
苏太后瞥了一眼韩秋慈,从鼻腔里哼了一声“且叫她跪着,清醒清醒脑子”。
说完,她复又伸出手指点了韩秋慈的额头“你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太心软了”。
韩秋慈垂首,默然不语。
春寒料峭,微风袭上面颊。
方才已经麻木的半边脸,渐渐开始恢复知觉,火燎似的地疼。
宋禧跪在地上,疼得有些烦躁,为了转移注意,她低头开始数地上的蚂蚁玩。
然后就听到有太监来传旨,说皇帝传她过去说话。
宋禧手中捏了一只蚂蚁,她垂眸,暗想,大约那边安定伯也已经去皇帝那里告完状了吧
父皇会怎么对她呢也会像苏太后这样,赏她一巴掌吗
宋禧想了一会儿,然后将蚂蚁捏死,不待苏太后发话,她自顾起身,拍了拍衣袍,便去了。
气得太后亲自起身追至台阶下,若不是顾及身份,宋禧怀疑这老太太能对她的背影破口大骂。
到了皇帝寝宫前,宋禧听到里头传来悠悠的琴音。
是李书厌的琴音这些日子里,宋禧对他的琴声已经很熟悉了。
于是,她不由得顿住了脚步,在门前迟疑了一下,她猜测,韩戟应该会在里头。
传旨太监见宋禧顿住了脚步,于是上前来为她打帘。
宋禧提起裙摆,迈步进了门槛去。
李书厌坐在外间的小榻上,正垂首抚琴,他听到动静,抬眸望来。
宋禧轻轻冲他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看向里间,果然一眼瞧见韩戟正坐在临窗的太师椅上安静饮茶。
宋禧款步往里间走去。
韩戟抬头望她,然后便将目光停留在她的左脸脸颊上。
宋禧瞧着他的神情,有种冲动,想拿起镜子照一照,看看是不是当真难看的很。
皇帝半斜着身子,躺在床上,正拿着帕子捂嘴,不停地咳嗽。
宋禧缓缓走上前,然后敛裙屈身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闻言,皇帝强自止住咳嗽,然后抬眼看了看宋禧,他招手“禧儿,到父皇跟前来”。
宋禧犹豫了一下,然后举步走到他的床畔,坐到了脚踏上。
“父皇”,她轻唤一声。
皇帝眯着眼睛,将她看着,尽管他眼神不好,根本瞧不清,他犹自很认真地将她打量着。
半晌,他缓缓开口“午饭后,安定伯来朕这里说了一事”。
宋禧垂眸,低声道“儿臣晓得”。
皇帝将她望了一时,忽的又了喘起来,他赶紧拿帕子捂唇,渐渐地咳出了一点血来。
有内侍太监上前与他抚背,宋禧往边上让了让,给太监让出位置来。
外间李书厌的琴音袅袅不绝,颇有点高山流水的空灵旷远意境,很是动听,宋禧忍不住侧耳倾听了一时。
过了许久,皇帝方止住了咳嗽,然后伸手又召宋禧过来。
宋禧复又坐回床榻边。
皇帝拉着她的手,将她看着,然后又侧首看了看静坐窗边专心饮茶的韩戟。
他说“禧儿,朕将你许给韩卿如何”
宋禧愣住了,下意识侧首去看韩戟,却见他顿住撇茶的动作,也正抬眸望来。
宋禧看着韩戟的眼睛,然后慢慢地弯起朱唇来,她回过头,笑眯眯地对皇帝道“父皇,您别乱点鸳鸯谱了,儿臣才成亲不过一日,哪里能这般就改嫁的道理况且,韩大人也是有婚约的,您可别忘了”。
皇帝又掩唇咳嗽了一回,然后打量宋禧的神色,见她不似玩笑,也便摆摆手“罢了,朕也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事了,你既不愿,便罢了”。
说着他似体力不支,往后靠了靠,便躺下去了。
韩戟沉默地起身,与皇帝告辞“臣还有公务要忙,先告退了”。
皇帝阖着目,缓声道“你去吧”。
宋禧本也想起身告辞,皇帝却拦住她“禧儿留下,陪朕说会话”。
宋禧无法,只得又坐回去,等着皇帝同她说话。
皇帝却一直没言语,只阖着目,似乎睡着了。
宋禧无法,便只靠到床沿上,安静的等着。
屋子内回旋着低低的琴音,琴音越发空旷低沉,似能催眠。
宋禧靠在床边,忍不住便要张嘴打哈欠,一张嘴便觉得脸颊火辣辣地疼,于是便生生将哈欠憋了回去,憋出了些许泪水来。
这时,忽觉搭在床上的那只手的手背一热,宋禧低头看去,却见皇帝抓住了她的左手。
宋禧蹙眉,犹豫要不要将这只手抽出来。
此刻,阖目半晌状似睡着的皇帝忽然开口“禧儿,你可是不愿意离京”
宋禧抬眸看了看皇帝的侧脸原以为他已经老糊涂了,没想到脑子居然还是清醒的
然后宋禧又开始犹豫要不要跟他说实话了。犹豫了半晌,她还是真诚地点了点头“不想”。
皇帝仍然没有睁眼,哑着声音道“当日,朕问你,有何求你为何不与朕说”
宋禧沉默了一下,道“儿臣与父皇说了,父皇会为儿臣做主吗”
皇帝蹙了一下眉,想了想,不会
于是他也不再说了,只疲惫地挥挥手“你也去吧,今后还住你的望舒馆吧”。
宋禧起身,恭谨退下。
出了皇帝寝宫,转过寝宫前的照壁,看清照壁后头的人,宋禧忽然停住脚步。
她看着眼前人的背影,笑问“韩大人还没走呐”
韩戟负手回身,将目光搁在宋禧的左脸上。
宋禧笑吟吟地望着他。
他上前两步,伸手摸向她红肿的脸颊,他说“本官当日说的话依旧算数”。
他不说哪日,她也知道。
宋禧伸手握了他的手指,然后眯了眯眼睛偏头,将脸颊往他手心里又贴了贴,像家猫一样乖顺。
宋禧天生体热,韩戟却浑身冰冷,尤其一双手,润泽如玉,冰凉似水,宋禧脸颊贴上去的时候只觉得舒服极了,就连掌心薄薄的茧子也不觉得像往常那样磨人。
宋禧抓着他的手腕,说“你别动,让我冰一下,我脸上火辣辣的疼得很”。
苏太后瞥了一眼韩秋慈,从鼻腔里哼了一声“且叫她跪着,清醒清醒脑子”。
说完,她复又伸出手指点了韩秋慈的额头“你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太心软了”。
韩秋慈垂首,默然不语。
春寒料峭,微风袭上面颊。
方才已经麻木的半边脸,渐渐开始恢复知觉,火燎似的地疼。
宋禧跪在地上,疼得有些烦躁,为了转移注意,她低头开始数地上的蚂蚁玩。
然后就听到有太监来传旨,说皇帝传她过去说话。
宋禧手中捏了一只蚂蚁,她垂眸,暗想,大约那边安定伯也已经去皇帝那里告完状了吧
父皇会怎么对她呢也会像苏太后这样,赏她一巴掌吗
宋禧想了一会儿,然后将蚂蚁捏死,不待苏太后发话,她自顾起身,拍了拍衣袍,便去了。
气得太后亲自起身追至台阶下,若不是顾及身份,宋禧怀疑这老太太能对她的背影破口大骂。
到了皇帝寝宫前,宋禧听到里头传来悠悠的琴音。
是李书厌的琴音这些日子里,宋禧对他的琴声已经很熟悉了。
于是,她不由得顿住了脚步,在门前迟疑了一下,她猜测,韩戟应该会在里头。
传旨太监见宋禧顿住了脚步,于是上前来为她打帘。
宋禧提起裙摆,迈步进了门槛去。
李书厌坐在外间的小榻上,正垂首抚琴,他听到动静,抬眸望来。
宋禧轻轻冲他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看向里间,果然一眼瞧见韩戟正坐在临窗的太师椅上安静饮茶。
宋禧款步往里间走去。
韩戟抬头望她,然后便将目光停留在她的左脸脸颊上。
宋禧瞧着他的神情,有种冲动,想拿起镜子照一照,看看是不是当真难看的很。
皇帝半斜着身子,躺在床上,正拿着帕子捂嘴,不停地咳嗽。
宋禧缓缓走上前,然后敛裙屈身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闻言,皇帝强自止住咳嗽,然后抬眼看了看宋禧,他招手“禧儿,到父皇跟前来”。
宋禧犹豫了一下,然后举步走到他的床畔,坐到了脚踏上。
“父皇”,她轻唤一声。
皇帝眯着眼睛,将她看着,尽管他眼神不好,根本瞧不清,他犹自很认真地将她打量着。
半晌,他缓缓开口“午饭后,安定伯来朕这里说了一事”。
宋禧垂眸,低声道“儿臣晓得”。
皇帝将她望了一时,忽的又了喘起来,他赶紧拿帕子捂唇,渐渐地咳出了一点血来。
有内侍太监上前与他抚背,宋禧往边上让了让,给太监让出位置来。
外间李书厌的琴音袅袅不绝,颇有点高山流水的空灵旷远意境,很是动听,宋禧忍不住侧耳倾听了一时。
过了许久,皇帝方止住了咳嗽,然后伸手又召宋禧过来。
宋禧复又坐回床榻边。
皇帝拉着她的手,将她看着,然后又侧首看了看静坐窗边专心饮茶的韩戟。
他说“禧儿,朕将你许给韩卿如何”
宋禧愣住了,下意识侧首去看韩戟,却见他顿住撇茶的动作,也正抬眸望来。
宋禧看着韩戟的眼睛,然后慢慢地弯起朱唇来,她回过头,笑眯眯地对皇帝道“父皇,您别乱点鸳鸯谱了,儿臣才成亲不过一日,哪里能这般就改嫁的道理况且,韩大人也是有婚约的,您可别忘了”。
皇帝又掩唇咳嗽了一回,然后打量宋禧的神色,见她不似玩笑,也便摆摆手“罢了,朕也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事了,你既不愿,便罢了”。
说着他似体力不支,往后靠了靠,便躺下去了。
韩戟沉默地起身,与皇帝告辞“臣还有公务要忙,先告退了”。
皇帝阖着目,缓声道“你去吧”。
宋禧本也想起身告辞,皇帝却拦住她“禧儿留下,陪朕说会话”。
宋禧无法,只得又坐回去,等着皇帝同她说话。
皇帝却一直没言语,只阖着目,似乎睡着了。
宋禧无法,便只靠到床沿上,安静的等着。
屋子内回旋着低低的琴音,琴音越发空旷低沉,似能催眠。
宋禧靠在床边,忍不住便要张嘴打哈欠,一张嘴便觉得脸颊火辣辣地疼,于是便生生将哈欠憋了回去,憋出了些许泪水来。
这时,忽觉搭在床上的那只手的手背一热,宋禧低头看去,却见皇帝抓住了她的左手。
宋禧蹙眉,犹豫要不要将这只手抽出来。
此刻,阖目半晌状似睡着的皇帝忽然开口“禧儿,你可是不愿意离京”
宋禧抬眸看了看皇帝的侧脸原以为他已经老糊涂了,没想到脑子居然还是清醒的
然后宋禧又开始犹豫要不要跟他说实话了。犹豫了半晌,她还是真诚地点了点头“不想”。
皇帝仍然没有睁眼,哑着声音道“当日,朕问你,有何求你为何不与朕说”
宋禧沉默了一下,道“儿臣与父皇说了,父皇会为儿臣做主吗”
皇帝蹙了一下眉,想了想,不会
于是他也不再说了,只疲惫地挥挥手“你也去吧,今后还住你的望舒馆吧”。
宋禧起身,恭谨退下。
出了皇帝寝宫,转过寝宫前的照壁,看清照壁后头的人,宋禧忽然停住脚步。
她看着眼前人的背影,笑问“韩大人还没走呐”
韩戟负手回身,将目光搁在宋禧的左脸上。
宋禧笑吟吟地望着他。
他上前两步,伸手摸向她红肿的脸颊,他说“本官当日说的话依旧算数”。
他不说哪日,她也知道。
宋禧伸手握了他的手指,然后眯了眯眼睛偏头,将脸颊往他手心里又贴了贴,像家猫一样乖顺。
宋禧天生体热,韩戟却浑身冰冷,尤其一双手,润泽如玉,冰凉似水,宋禧脸颊贴上去的时候只觉得舒服极了,就连掌心薄薄的茧子也不觉得像往常那样磨人。
宋禧抓着他的手腕,说“你别动,让我冰一下,我脸上火辣辣的疼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