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姜函亭找了先生开了蒙,不然这侯府的嫡出姑娘真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那才真是难办呢。
小梨和叶儿最初还有些吃惊,自家姑娘竟然也能静下心来练字,就连二姑娘几次过来寻她一同去各府上参加姑娘们的小宴都拒绝了。
可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直到,九月初,姜函秀又一次上门。
彼时寒亭正立在案几前全神贯注的临着贴。
她着了一身半旧的雪青色常服,一头柔顺的长发也只是用一根银簪松松挽起一束,剩下大半如墨锦般垂落而下,有些慵懒。
午后金秋的阳光洒落进来,衬的那张粉黛未施的脸容光美艳。
姜函秀不禁有些失神。
此时立在那里的,真的还是她心中那个粗鲁愚钝的大姐姐,那个京中闻名的土包子吗
虽只是简单的素服银簪,可是那份凝神贯注的气势,却令这人看起来与以往截然不同了。
她心中有些慌乱,忍不住就出言道“大姐姐这是起了什么兴致,竟练起字来了”
寒亭早发现她进来了,只是她没出声,也就没理会。
这时见她终于忍不住开口,才头也不抬的道“妹妹先坐,我这还有最后几个字,很快就写完了。”
说完,她不疾不徐的将那几个字缓缓书就,最后一个文字的一捺,顿笔向右出锋,迅疾果断,如同刀削,笔势连贯有力。
直到姜函秀都有些坐不住了,她这才收笔。
“妹妹今日怎么有闲工夫来我这里,不是说了邹侍郎家的姑娘生辰邀你去热闹一番么”
她抬头看向姜函秀,这姑娘却不知怎么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姜函秀勉强笑了笑“刚从邹府回来,有些事情便来寻姐姐了。”
接着还不待寒亭问是什么事,她又问道“姐姐怎么忽然练起字来了,之前听姐姐说不是最厌烦习字看书么”
寒亭将自己刚刚写了字的纸张掸了掸,上面的墨迹还未干。
她眯着眼欣赏了一下,觉得自己的书法造诣着实是退步了许多。
这应该是姜函亭这个身体从未练习过,臂力不足的缘故。
“这不是上次在左府丢了大人,还差点连累了妹妹也跟着遭殃,我这一合计,干脆就少出去惹祸,只是在屋子里也闲的发慌,索性就给自己找些事情做而已,反正写的难看也就我自己看看,不丢人现眼就是了。”
说着她将字迹已经干透的宣纸细心的卷了起来。
姜函秀听了她的话,略略放下心来,脸色缓和些许。
“对了,你寻我是有什么事”
姜函秀这才又扬起笑意。
“今日在邹府上,见到了定国公的嫡女沈星月,得知了一个消息,定国公世子,沈星酌沈将军在北疆大胜羌人,不日将班师凯旋了。”
“哦”
寒亭卷着宣纸的手指顿了一下,柔软的纸张边角被她捏出了轻微的褶皱来。
“对了,大姐姐你不在京城长大,不晓得这沈将军可是京中贵族子弟中无论文才武艺,都是顶尖的俊杰,只是三年前不知犯了什么事,竟是被下令到北疆与羌人作战,结果这三年来在北疆捷报频传,前些日子更是击破羌人中军部落首领乌木桓的大营,彻底解了我朝的羌人之患,据说在北疆百姓都称他战神呢。”
姜函秀一边给寒亭解释着,一边露出略显神往的神色。
她虽是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入东宫的,可对于这样一位带着传奇色彩的少年将军,还是忍不住有了些许倾慕之情。
寒亭却将自己手中的那卷宣纸塞进身旁的大肚瓷缸里,并没有附和姜函秀的话。
姜函秀也不以为意,冲着寒亭笑着道“沈将军大概五日后便要入京了,到时定有百姓要夹道相迎,我与沈家姑娘约好要一同去看她兄长入城,到时定是极热闹的,大姐姐这次可别推辞了。”
寒亭没看她,只将目光放在窗外北边的方向。
目力所及之处,也只是高高的院墙。
“妹妹都这么说了,我自然是要一同去的瞧瞧热闹的。”
小梨和叶儿最初还有些吃惊,自家姑娘竟然也能静下心来练字,就连二姑娘几次过来寻她一同去各府上参加姑娘们的小宴都拒绝了。
可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直到,九月初,姜函秀又一次上门。
彼时寒亭正立在案几前全神贯注的临着贴。
她着了一身半旧的雪青色常服,一头柔顺的长发也只是用一根银簪松松挽起一束,剩下大半如墨锦般垂落而下,有些慵懒。
午后金秋的阳光洒落进来,衬的那张粉黛未施的脸容光美艳。
姜函秀不禁有些失神。
此时立在那里的,真的还是她心中那个粗鲁愚钝的大姐姐,那个京中闻名的土包子吗
虽只是简单的素服银簪,可是那份凝神贯注的气势,却令这人看起来与以往截然不同了。
她心中有些慌乱,忍不住就出言道“大姐姐这是起了什么兴致,竟练起字来了”
寒亭早发现她进来了,只是她没出声,也就没理会。
这时见她终于忍不住开口,才头也不抬的道“妹妹先坐,我这还有最后几个字,很快就写完了。”
说完,她不疾不徐的将那几个字缓缓书就,最后一个文字的一捺,顿笔向右出锋,迅疾果断,如同刀削,笔势连贯有力。
直到姜函秀都有些坐不住了,她这才收笔。
“妹妹今日怎么有闲工夫来我这里,不是说了邹侍郎家的姑娘生辰邀你去热闹一番么”
她抬头看向姜函秀,这姑娘却不知怎么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姜函秀勉强笑了笑“刚从邹府回来,有些事情便来寻姐姐了。”
接着还不待寒亭问是什么事,她又问道“姐姐怎么忽然练起字来了,之前听姐姐说不是最厌烦习字看书么”
寒亭将自己刚刚写了字的纸张掸了掸,上面的墨迹还未干。
她眯着眼欣赏了一下,觉得自己的书法造诣着实是退步了许多。
这应该是姜函亭这个身体从未练习过,臂力不足的缘故。
“这不是上次在左府丢了大人,还差点连累了妹妹也跟着遭殃,我这一合计,干脆就少出去惹祸,只是在屋子里也闲的发慌,索性就给自己找些事情做而已,反正写的难看也就我自己看看,不丢人现眼就是了。”
说着她将字迹已经干透的宣纸细心的卷了起来。
姜函秀听了她的话,略略放下心来,脸色缓和些许。
“对了,你寻我是有什么事”
姜函秀这才又扬起笑意。
“今日在邹府上,见到了定国公的嫡女沈星月,得知了一个消息,定国公世子,沈星酌沈将军在北疆大胜羌人,不日将班师凯旋了。”
“哦”
寒亭卷着宣纸的手指顿了一下,柔软的纸张边角被她捏出了轻微的褶皱来。
“对了,大姐姐你不在京城长大,不晓得这沈将军可是京中贵族子弟中无论文才武艺,都是顶尖的俊杰,只是三年前不知犯了什么事,竟是被下令到北疆与羌人作战,结果这三年来在北疆捷报频传,前些日子更是击破羌人中军部落首领乌木桓的大营,彻底解了我朝的羌人之患,据说在北疆百姓都称他战神呢。”
姜函秀一边给寒亭解释着,一边露出略显神往的神色。
她虽是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入东宫的,可对于这样一位带着传奇色彩的少年将军,还是忍不住有了些许倾慕之情。
寒亭却将自己手中的那卷宣纸塞进身旁的大肚瓷缸里,并没有附和姜函秀的话。
姜函秀也不以为意,冲着寒亭笑着道“沈将军大概五日后便要入京了,到时定有百姓要夹道相迎,我与沈家姑娘约好要一同去看她兄长入城,到时定是极热闹的,大姐姐这次可别推辞了。”
寒亭没看她,只将目光放在窗外北边的方向。
目力所及之处,也只是高高的院墙。
“妹妹都这么说了,我自然是要一同去的瞧瞧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