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礼怒道“这些乱民煽动人心攻入宫城,难道是要跟着安禄山造反”拔剑就要冲上去。
菡玉制止他道“将军少安毋躁,民众只是抢夺财物,不可妄伤人命,以免引起。将军还是把皇城外那几百骑兵调入,协同禁卫一起维持秩序。”
两人一同去皇城门,调集王思礼带回京的数百军士,边令诚忽然从后面追上来,大叫道“王将军,吉少尹,大事不好了”
两人回头,只见边令诚满脸黑灰,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急道“乱民抢夺左藏大盈库不成,居然放火焚库。崔大尹正在救火,人手不够,将军少尹快帮帮忙吧”
王思礼道“那宫城这边怎么办难道眼看着乱民扰乱宫廷”
边令诚道“将军还管什么宫城呀,里面都没人了是一座空的皇宫重要,还是积满财帛的左藏库和大盈库重要哇”
王思礼气道“烧了就烧了,烧得好留下来还不是都要进安禄山的口袋”
菡玉道“左藏库里都是绢帛轻货,好过满仓粮储落敌手中。况且叛军贪婪,若得不到钱财,必掳掠百姓,更加征敛,还不如把这些财帛留给他们。”
王思礼不忿道“少尹倒是宅心仁厚那少尹便去救火罢,思礼绝不能放任这些乡野之众乱来,玷污陛下宫阙”分一百军士与菡玉去救火,自己进宫去了。
边令诚苦道“一百人也聊胜于无,少尹咱们快走吧。”
菡玉道“往后京中必然更乱,禁卫又被陛下带走,光靠王将军这几百人顶不了事。大官可召集京兆府及长安、万年两县官吏协助。”
边令诚道“府衙县衙哪还有人哟就剩崔大尹手下几个人了,都在帮着救火呢”
菡玉略一思索,说“府县无人,官职空缺,不如临时募人摄领,帮助维护京师秩序。”
边令诚连连摇头“少尹,你是在说笑罢这官府职位哪能募人来做不是正好给了那些乱民可乘之机”
菡玉道“长安城中没有乱民,只有慑于战乱心生恐慌的苦难之众。眼下府县做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不然众吏也不会避之惟恐不及。若有人愿来应募,必是心怀西京存亡、愿为百姓做事的有志之士。”
边令诚顿足道“唉我也全没主意了,少尹说行就行吧”将王思礼的一百军士分成两拨,匆忙赶到左藏库和大盈库,替下崔光远的京兆府吏来,命他们到府衙县衙门口张贴告示,招募市民暂代府县官职。
好在两库刚起火不久便被发觉,边令诚发动了宫里的内侍宫人都去救火,加上王思礼这一百人,用了两个时辰总算把火扑灭了,只烧了两座库房,损失不大。崔光远那边还真募到了愿意代摄府县的人,一一指派下去。回头去宫城,王思礼也已肃清宫廷,把一干闯进宫内的民众全都赶出朱雀门外,无人敢再来犯。
菡玉和边令诚回到太极宫,王思礼正命部下收拾残局,见边令诚带着众内侍宫女回来,连忙叫他道“边大官,快来快来,我这些手下粗手大脚的,可不会张罗这些精细物什,还是交给大官罢。”
边令诚喜道“王将军不愧是沙场宿将,此番牛刀小试,片刻就将乱局收拾得井井有条。”
王思礼道“大官是太心软了,才会让这些乱民肆无忌惮。刚刚竟然有人胆大包天,骑着毛驴踏上太极殿来我斩了几个领头闹事的,立刻都乖乖地退出皇城去了。”
边令诚附和道“是该,是该看谁还敢造次”看了看天色,又道“这午时都过了,两位从早上到现在一直烦忙,一定都饿了,先去公厨用些饭食罢。如今这形势,宫里也不比往常了,两位就先将就一下。”
王思礼道“有劳大官。”跟着边令诚去。菡玉却道“下官还有些事要办,就此别过。”
边令诚问“少尹,你要去哪里”
菡玉道“哥舒将军落入贼手,陛下尚不知晓,下官赶去禀报。”
王思礼也止住脚步,说“少尹,一会儿我也随你一起去。”
边令诚变了脸色,无措道“将军和少尹都要弃咱家而去么好不容易稍稍安稳下来,两位这么一走,要是再生变数,叫咱家可怎么办呀”
菡玉道“王将军此番杀一儆百,短时之内乡邻不会再生乱。大官有崔大尹协助,又募到多名义士暂摄府县,应无大碍。”
边令诚苦着一张脸“少尹,崔大尹原本也是少尹,吉少尹这一走,大尹不相当于左右臂膀皆失。报信派个驿兵去便可,少尹何必亲自劳动”
菡玉低声道“下官非亲自去一趟不能心安,请大官见谅。”
边令诚一跺足,发狠道“好好好,你们都走罢,都跟着陛下去,等安禄山来了,大不了就是把城门一开,放他进来好了”
菡玉道“待见过陛下,我自当回来,与长安共进退。”向边令诚一抱拳,饭也不吃,径自上马而去。王思礼连叫她数声都叫不住,只得也策马率部下跟上。
菡玉从城北芳林门出,一路打马疾驰,王思礼等人在后头连追带赶才勉强跟得上她。一直飞奔了五六十里,已到咸阳以西,接近黄河。王思礼望见远处有黑烟升起,疑前方有变,连忙快赶几鞭靠近菡玉,劝她停步查探清楚再走。
菡玉哪里肯停,不顾王思礼劝阻,执意往前。到了黄河岸边,只见河上西渭桥着了火,浓烟滚滚,河对岸有禁军正引水灭火,却无人敢穿过浓烟到桥上来,只灭了北岸那半边,南岸还在冒着烟火。
王思礼喜道“看来陛下还没有走远,总算追上了。”眺望对岸,认出领禁军灭火的正是皇帝身边的高力士,连忙挥手大喊“高将军”
高力士人老眼花,看不清是何人,高声问“对岸何人”
王思礼道“末将王思礼,与京兆少尹吉镇安从潼关来”又问“陛下圣躬安否”
高力士道“原来是王将军、吉少尹。陛下就在前方,距此不出五里,一切安好”
王思礼大喜,拉着菡玉一起朝黄河北岸拜了三拜。又召来随行军士,就地取水,帮着高力士把南岸的火也扑灭了,过桥去见高力士。
王思礼问“高将军,陛下是刚过西渭桥么为何桥会起火”
高力士叹道“是右相放火焚桥以防追兵,陛下不忍绝百姓求生之路,因命咱家留下将火扑灭。不想火势甚大,幸好将军和少尹赶来,不然只怕咱家还要有负陛下之托。”
王思礼忿然道“陛下仁厚恤民,右相却”被高力士瞥了一眼,止住了没有说下去。
菡玉低头不语。高力士道“火已灭了,咱们也起程罢,晚了怕陛下乘舆已远。”
三人一同上马西行。走了四五里地,遇上禁军队伍之末,全军正停下休息。殿后的将领对高力士道“陛下久不见将军回还,怕将军走了岔路,命我等原地等候。”
高力士动容道“陛下何必因臣而废行”下马向西而拜。
五千多人的队伍,并车马仪仗,蜿蜒迤逦三里之远。高力士远远看见前方天子銮舆,翻身下马,疾步向皇帝奔去。王思礼等人也随他下马步行。
也许是马上颠簸厉害,乍一停下,菡玉竟觉得有些眩晕。远处赭黄的天子仪仗,日光下金灿灿的一片晃得她眼花,连皇帝在哪里也看不清楚,只是一片澄黄的背景,衬着中间那人
菡玉制止他道“将军少安毋躁,民众只是抢夺财物,不可妄伤人命,以免引起。将军还是把皇城外那几百骑兵调入,协同禁卫一起维持秩序。”
两人一同去皇城门,调集王思礼带回京的数百军士,边令诚忽然从后面追上来,大叫道“王将军,吉少尹,大事不好了”
两人回头,只见边令诚满脸黑灰,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急道“乱民抢夺左藏大盈库不成,居然放火焚库。崔大尹正在救火,人手不够,将军少尹快帮帮忙吧”
王思礼道“那宫城这边怎么办难道眼看着乱民扰乱宫廷”
边令诚道“将军还管什么宫城呀,里面都没人了是一座空的皇宫重要,还是积满财帛的左藏库和大盈库重要哇”
王思礼气道“烧了就烧了,烧得好留下来还不是都要进安禄山的口袋”
菡玉道“左藏库里都是绢帛轻货,好过满仓粮储落敌手中。况且叛军贪婪,若得不到钱财,必掳掠百姓,更加征敛,还不如把这些财帛留给他们。”
王思礼不忿道“少尹倒是宅心仁厚那少尹便去救火罢,思礼绝不能放任这些乡野之众乱来,玷污陛下宫阙”分一百军士与菡玉去救火,自己进宫去了。
边令诚苦道“一百人也聊胜于无,少尹咱们快走吧。”
菡玉道“往后京中必然更乱,禁卫又被陛下带走,光靠王将军这几百人顶不了事。大官可召集京兆府及长安、万年两县官吏协助。”
边令诚道“府衙县衙哪还有人哟就剩崔大尹手下几个人了,都在帮着救火呢”
菡玉略一思索,说“府县无人,官职空缺,不如临时募人摄领,帮助维护京师秩序。”
边令诚连连摇头“少尹,你是在说笑罢这官府职位哪能募人来做不是正好给了那些乱民可乘之机”
菡玉道“长安城中没有乱民,只有慑于战乱心生恐慌的苦难之众。眼下府县做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不然众吏也不会避之惟恐不及。若有人愿来应募,必是心怀西京存亡、愿为百姓做事的有志之士。”
边令诚顿足道“唉我也全没主意了,少尹说行就行吧”将王思礼的一百军士分成两拨,匆忙赶到左藏库和大盈库,替下崔光远的京兆府吏来,命他们到府衙县衙门口张贴告示,招募市民暂代府县官职。
好在两库刚起火不久便被发觉,边令诚发动了宫里的内侍宫人都去救火,加上王思礼这一百人,用了两个时辰总算把火扑灭了,只烧了两座库房,损失不大。崔光远那边还真募到了愿意代摄府县的人,一一指派下去。回头去宫城,王思礼也已肃清宫廷,把一干闯进宫内的民众全都赶出朱雀门外,无人敢再来犯。
菡玉和边令诚回到太极宫,王思礼正命部下收拾残局,见边令诚带着众内侍宫女回来,连忙叫他道“边大官,快来快来,我这些手下粗手大脚的,可不会张罗这些精细物什,还是交给大官罢。”
边令诚喜道“王将军不愧是沙场宿将,此番牛刀小试,片刻就将乱局收拾得井井有条。”
王思礼道“大官是太心软了,才会让这些乱民肆无忌惮。刚刚竟然有人胆大包天,骑着毛驴踏上太极殿来我斩了几个领头闹事的,立刻都乖乖地退出皇城去了。”
边令诚附和道“是该,是该看谁还敢造次”看了看天色,又道“这午时都过了,两位从早上到现在一直烦忙,一定都饿了,先去公厨用些饭食罢。如今这形势,宫里也不比往常了,两位就先将就一下。”
王思礼道“有劳大官。”跟着边令诚去。菡玉却道“下官还有些事要办,就此别过。”
边令诚问“少尹,你要去哪里”
菡玉道“哥舒将军落入贼手,陛下尚不知晓,下官赶去禀报。”
王思礼也止住脚步,说“少尹,一会儿我也随你一起去。”
边令诚变了脸色,无措道“将军和少尹都要弃咱家而去么好不容易稍稍安稳下来,两位这么一走,要是再生变数,叫咱家可怎么办呀”
菡玉道“王将军此番杀一儆百,短时之内乡邻不会再生乱。大官有崔大尹协助,又募到多名义士暂摄府县,应无大碍。”
边令诚苦着一张脸“少尹,崔大尹原本也是少尹,吉少尹这一走,大尹不相当于左右臂膀皆失。报信派个驿兵去便可,少尹何必亲自劳动”
菡玉低声道“下官非亲自去一趟不能心安,请大官见谅。”
边令诚一跺足,发狠道“好好好,你们都走罢,都跟着陛下去,等安禄山来了,大不了就是把城门一开,放他进来好了”
菡玉道“待见过陛下,我自当回来,与长安共进退。”向边令诚一抱拳,饭也不吃,径自上马而去。王思礼连叫她数声都叫不住,只得也策马率部下跟上。
菡玉从城北芳林门出,一路打马疾驰,王思礼等人在后头连追带赶才勉强跟得上她。一直飞奔了五六十里,已到咸阳以西,接近黄河。王思礼望见远处有黑烟升起,疑前方有变,连忙快赶几鞭靠近菡玉,劝她停步查探清楚再走。
菡玉哪里肯停,不顾王思礼劝阻,执意往前。到了黄河岸边,只见河上西渭桥着了火,浓烟滚滚,河对岸有禁军正引水灭火,却无人敢穿过浓烟到桥上来,只灭了北岸那半边,南岸还在冒着烟火。
王思礼喜道“看来陛下还没有走远,总算追上了。”眺望对岸,认出领禁军灭火的正是皇帝身边的高力士,连忙挥手大喊“高将军”
高力士人老眼花,看不清是何人,高声问“对岸何人”
王思礼道“末将王思礼,与京兆少尹吉镇安从潼关来”又问“陛下圣躬安否”
高力士道“原来是王将军、吉少尹。陛下就在前方,距此不出五里,一切安好”
王思礼大喜,拉着菡玉一起朝黄河北岸拜了三拜。又召来随行军士,就地取水,帮着高力士把南岸的火也扑灭了,过桥去见高力士。
王思礼问“高将军,陛下是刚过西渭桥么为何桥会起火”
高力士叹道“是右相放火焚桥以防追兵,陛下不忍绝百姓求生之路,因命咱家留下将火扑灭。不想火势甚大,幸好将军和少尹赶来,不然只怕咱家还要有负陛下之托。”
王思礼忿然道“陛下仁厚恤民,右相却”被高力士瞥了一眼,止住了没有说下去。
菡玉低头不语。高力士道“火已灭了,咱们也起程罢,晚了怕陛下乘舆已远。”
三人一同上马西行。走了四五里地,遇上禁军队伍之末,全军正停下休息。殿后的将领对高力士道“陛下久不见将军回还,怕将军走了岔路,命我等原地等候。”
高力士动容道“陛下何必因臣而废行”下马向西而拜。
五千多人的队伍,并车马仪仗,蜿蜒迤逦三里之远。高力士远远看见前方天子銮舆,翻身下马,疾步向皇帝奔去。王思礼等人也随他下马步行。
也许是马上颠簸厉害,乍一停下,菡玉竟觉得有些眩晕。远处赭黄的天子仪仗,日光下金灿灿的一片晃得她眼花,连皇帝在哪里也看不清楚,只是一片澄黄的背景,衬着中间那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