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五十九章 (1/2)
杨戬回去时,在相府门外遇到哪吒,他心神尚有些浮动,随口问道“要出去吗”
哪吒翻了个白眼,毫不客气道“城里城外乱成一团,我出哪里去”
他疑惑地看了看杨戬“师叔去见大王,让我们都散了。我来告诉你,省得你再去他那里走一趟。”他疑惑是不会放在心里疑惑的,说完问道,“你怎么了在想什么去了那么久,刚才那人你认识”
杨戬明白了他是在等自己,便笑了笑,先问姜子牙处可有人随行。知有武吉和龙须虎保护,就放了心,果然不去复命,直接随他向后院走去。人间王朝建立未久,法度远不如道门严明,姜子牙待他们又格外宽和,几年下来,众弟子都散漫了不少。刚走了几步,他又想起道“大家都没受伤吧今日一战颇耗心神,不宜即刻反思,还当以调息为要。”
哪吒问了一串问题,没一个得到回答,反被他问这问那,也不心急,答道“他们没讨论战事,我出来时他们在说公主派来的美人呢。”
杨戬“”
哪吒感兴趣的显然和师兄弟们不一样“那不是人吧言行虽像,气息好生可怖。”他兴致勃勃地道,“公主那玉瓶法器打开时有浩瀚之意流出,仿佛能见海天世界。鲲鱼入水兴波,被收入瓶中却毫无挣扎之力,镇海的就是这位使者吧”
杨戬叹道“你对着吕岳,还有闲心去看那瓶子里装些什么”
哪吒听到吕岳之名,怒气顿生,把四海瓶抛在脑后“可恨竟让他逃了若就此藏匿不出,因果何时能消”无论吕岳原本能否在此战中活命,杨戬许诺在先,应誓在后,他今日逃得性命就与杨戬结下了因果。日后为善为恶,皆会因这一丝联系,在杨戬身上有所报应。哪吒是不信他会改恶向善的,早已决意要在杨戬应誓之前取他性命,岂料人算不如天算,殷郊竟做了番天印的器灵,莫说斩杀吕岳,连西岐城都险些倾覆在今日。
杨戬心平气和地道“非是李平道友通融,多宝道人得琉璃灯芯为助,九仙山安得无恙为此放吕岳一命也是应当。他若就此潜隐,我也不为难于他,若是出来为祸,我自取他性命就是。九龙岛根基就在海上,大不了求求阿姐,还能找不到他了”
他不愿哪吒多想此事,转而回答先前的问题“今日使者乃是海中神越氏之子,他们这一族法力高强,生下来就能化人,王母陛下将之收服以镇北海。阿姐初掌瀛台宫时,代母巡视四海,许多水族不肯服她,免不得武力相争。神族首领的长女被她打瞎了一只眼睛,首领才同意恢复朝贡,又将最小的儿子送了给她,瀛台宫中呼为越王子。”
中土族群至今也不少这么干的,不能笑话人家海上凶蛮。略有不同,在于海上风俗乃是女子征战、男子守产,首领便是主母。
哪吒恍然“原来是神。”神力量强大,数量却少,他从未闻有能化人形者,听得很感兴趣。这也是他自己化形未久,不曾亲身远游,见闻有限之故。神身形巨大,偶尔浮上海面,常被误以为是岛屿,雄性体型略小,也有人族城池之大,因此只在深海活动,莫说九州之地,入海九千里都未必能遇到。
他明白过来,不禁失笑没想到你这公主姐姐威风凛凛,居然还是个多情之人。之前想反了,龙吉公主不是为了镇海而收服神,而是神化人亦不惯长久离水,她为了把这位内宠带在身边,才寻来的法器。
杨戬不料他心思转得这么快,咳了一声,不予附和。龙吉公主在他眼里极有威严,谈论她内闱之事感觉怪怪的。
“我小的时候,越王子已经在阿姐身边了,阿姐跟母亲说话时,就让他照看我。他没怎么来过陆上,有次阿姐去得久了,他觉得外面不安全,就把我抱回了海里”杨戬叹了口气,“我差点被他淹死在四海瓶里。阿姐进来找时,见他化成原形把我放在背上,反来笑话我,说神背上这么宽阔,我竟然能把自己弄得满头满身都是水。”
哪吒哈哈大笑。
杨戬心里还有一句没说,龙吉公主根本就不会照顾小孩子,都不想想在人类孩子眼里,那么大的神有多可怕。不过越王子的性情其实十分温顺,没过多久,无论真身还是人形,他都很愿意亲近了。在海中,尽力而战,败给强大的主母是值得夸耀的事,龙吉公主和神族的事他就是听越王子自己讲的。这些年杨戬虽然深居简出,毕竟还从妹妹口中听得一二外事,越王子不能擅离瀛台宫,真正记挂他许久了,终于得以亲见他平安,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数年红尘浸染,让杨戬心境改变了许多,再见故人,那些他以为早就被仇恨、逃亡和时光掩埋的童年旧事,仿佛又鲜活起来。曾经他记恨龙吉公主是玉帝之女,只觉得此生再也不想见到她了,而真正重逢,他心中想起的却全是幼时她抱着自己讲故事、用雾露乾坤网给他看雨后虹桥的情景。然而这些变化并未招来纷扰浮躁,反而如有尘埃被抹去,让他的心境与气息都灵动了许多。师父忽然遣他下山,到底是算出了凡间战事将有变化,而让他来为姜师叔护法,还是早看出了他修行停滞的原
哪吒翻了个白眼,毫不客气道“城里城外乱成一团,我出哪里去”
他疑惑地看了看杨戬“师叔去见大王,让我们都散了。我来告诉你,省得你再去他那里走一趟。”他疑惑是不会放在心里疑惑的,说完问道,“你怎么了在想什么去了那么久,刚才那人你认识”
杨戬明白了他是在等自己,便笑了笑,先问姜子牙处可有人随行。知有武吉和龙须虎保护,就放了心,果然不去复命,直接随他向后院走去。人间王朝建立未久,法度远不如道门严明,姜子牙待他们又格外宽和,几年下来,众弟子都散漫了不少。刚走了几步,他又想起道“大家都没受伤吧今日一战颇耗心神,不宜即刻反思,还当以调息为要。”
哪吒问了一串问题,没一个得到回答,反被他问这问那,也不心急,答道“他们没讨论战事,我出来时他们在说公主派来的美人呢。”
杨戬“”
哪吒感兴趣的显然和师兄弟们不一样“那不是人吧言行虽像,气息好生可怖。”他兴致勃勃地道,“公主那玉瓶法器打开时有浩瀚之意流出,仿佛能见海天世界。鲲鱼入水兴波,被收入瓶中却毫无挣扎之力,镇海的就是这位使者吧”
杨戬叹道“你对着吕岳,还有闲心去看那瓶子里装些什么”
哪吒听到吕岳之名,怒气顿生,把四海瓶抛在脑后“可恨竟让他逃了若就此藏匿不出,因果何时能消”无论吕岳原本能否在此战中活命,杨戬许诺在先,应誓在后,他今日逃得性命就与杨戬结下了因果。日后为善为恶,皆会因这一丝联系,在杨戬身上有所报应。哪吒是不信他会改恶向善的,早已决意要在杨戬应誓之前取他性命,岂料人算不如天算,殷郊竟做了番天印的器灵,莫说斩杀吕岳,连西岐城都险些倾覆在今日。
杨戬心平气和地道“非是李平道友通融,多宝道人得琉璃灯芯为助,九仙山安得无恙为此放吕岳一命也是应当。他若就此潜隐,我也不为难于他,若是出来为祸,我自取他性命就是。九龙岛根基就在海上,大不了求求阿姐,还能找不到他了”
他不愿哪吒多想此事,转而回答先前的问题“今日使者乃是海中神越氏之子,他们这一族法力高强,生下来就能化人,王母陛下将之收服以镇北海。阿姐初掌瀛台宫时,代母巡视四海,许多水族不肯服她,免不得武力相争。神族首领的长女被她打瞎了一只眼睛,首领才同意恢复朝贡,又将最小的儿子送了给她,瀛台宫中呼为越王子。”
中土族群至今也不少这么干的,不能笑话人家海上凶蛮。略有不同,在于海上风俗乃是女子征战、男子守产,首领便是主母。
哪吒恍然“原来是神。”神力量强大,数量却少,他从未闻有能化人形者,听得很感兴趣。这也是他自己化形未久,不曾亲身远游,见闻有限之故。神身形巨大,偶尔浮上海面,常被误以为是岛屿,雄性体型略小,也有人族城池之大,因此只在深海活动,莫说九州之地,入海九千里都未必能遇到。
他明白过来,不禁失笑没想到你这公主姐姐威风凛凛,居然还是个多情之人。之前想反了,龙吉公主不是为了镇海而收服神,而是神化人亦不惯长久离水,她为了把这位内宠带在身边,才寻来的法器。
杨戬不料他心思转得这么快,咳了一声,不予附和。龙吉公主在他眼里极有威严,谈论她内闱之事感觉怪怪的。
“我小的时候,越王子已经在阿姐身边了,阿姐跟母亲说话时,就让他照看我。他没怎么来过陆上,有次阿姐去得久了,他觉得外面不安全,就把我抱回了海里”杨戬叹了口气,“我差点被他淹死在四海瓶里。阿姐进来找时,见他化成原形把我放在背上,反来笑话我,说神背上这么宽阔,我竟然能把自己弄得满头满身都是水。”
哪吒哈哈大笑。
杨戬心里还有一句没说,龙吉公主根本就不会照顾小孩子,都不想想在人类孩子眼里,那么大的神有多可怕。不过越王子的性情其实十分温顺,没过多久,无论真身还是人形,他都很愿意亲近了。在海中,尽力而战,败给强大的主母是值得夸耀的事,龙吉公主和神族的事他就是听越王子自己讲的。这些年杨戬虽然深居简出,毕竟还从妹妹口中听得一二外事,越王子不能擅离瀛台宫,真正记挂他许久了,终于得以亲见他平安,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数年红尘浸染,让杨戬心境改变了许多,再见故人,那些他以为早就被仇恨、逃亡和时光掩埋的童年旧事,仿佛又鲜活起来。曾经他记恨龙吉公主是玉帝之女,只觉得此生再也不想见到她了,而真正重逢,他心中想起的却全是幼时她抱着自己讲故事、用雾露乾坤网给他看雨后虹桥的情景。然而这些变化并未招来纷扰浮躁,反而如有尘埃被抹去,让他的心境与气息都灵动了许多。师父忽然遣他下山,到底是算出了凡间战事将有变化,而让他来为姜师叔护法,还是早看出了他修行停滞的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