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三十六章 (2/2)
曾说,只道数月之后,汜水关前有人以殷商王旗召聚四方兵马之时,弟子可投去效力,彼时与他约好的修道者也会在那里了。”
姜子牙脸色已经十分凝重“王旗既如此,你又为何去了邓九公军中”
土行孙忽地露出几分扭捏“弟子,弟子闲游到三山关时,恰碰上了邓九公的女儿婵玉姑娘”
众人表情怪异地看着他。
土行孙有些尴尬,“嘿嘿”笑了两声,道“师父,弟子与邓姑娘有了婚姻之约,能不能晚些时候再回山”
姜子牙也不是很镇定,“你说的是邓婵玉”
土行孙连连点头。
姜子牙看着他,自知不当以貌取人,但他倒真没想到那位姑娘也如此豁达“这个,你,她确实已经答应了”
“呃,她父亲答应了”他偷眼看看师父,小声道,“邓九公说,说若是弟子愿帮忙,嗯,就是那个,他就把女儿嫁给我。”
听说是申公豹唆使,他师父脸色才好容易缓和了几分,土行孙不敢再提醒他。吞吞吐吐说了半句,忽听有人轻笑出声。众人从各种匪夷所思中醒神看过去,竟是杨戬笑得肩膀轻轻颤抖“原来答应了你这个”
前日夜里他用惑神术套土行孙的话,正说到邓九公许诺他刺杀成功如何如何,土行孙便警觉了,没有往下说。此时一听,自然明了。
土行孙脸立时就绿了,拼命跟他使眼色,生怕他乱说出什么来。
杨戬悠然看着他急了一会儿,才无视众人好奇的目光,慢慢道“只是她父亲答应有什么用那邓姑娘自己答应了没有”
土行孙摸摸脑袋“应该答应了吧,她说婚事父亲做主。”
惧留孙冷冷道“申公豹现在何处”
姜子牙心中叹息,若非他刺杀并未成功,以惧留孙的性情,怕是要先杀了徒弟再来自尽谢罪了。申公豹这一手险些害死了土行孙,不由得他不怒。当下恳切道“师兄恼恨于他原是情理,但此事尚有不解之处。殷商王旗非尽人皆可用,那昏君二子已失,王叔比干惨死,箕子、微子疏远朝堂,难道那昏君会亲征来伐不成此事于道门、于凡间皆非同小可,我当命人加急打探,并预作绸缪。还请师兄稍按怒气,来日清楚内情,我必给师兄一个交代。”
惧留孙摆手道“师弟说哪里话,这蠢材被人骗了还不知道,给师弟惹出这许多麻烦,蒙师弟不予计较,贫道已是感激不尽了。师弟但请依谋断而行,无需在意贫道。”
姜子牙叹道“多谢师兄,我此时倒是庆幸了,此事如我等一直被蒙在鼓里才是真个险极。”向土行孙道,“师侄可先起身吧。龙须虎,去请武成王和南宫将军,让武吉也过来。”
土行孙见师父点了头,又行了个礼,起身站到一边。
不一时黄飞虎等人进帐,见土行孙在此都不觉一怔。姜子牙稍作解释,便将申公豹之谋说与他们,末了道“我原想慢慢拖着,等邓九公被殷商朝堂逼得狠了,再从容劝降。而此阴谋若真,就不能这样等了。武成王不妨先修书劝之,无论成与不成,南宫将军与武吉即刻整军备战,三日之内全力出击。若能生擒邓九公,再慢慢劝降不迟。”
土行孙在旁听了,不觉心惊,他与邓九公父女相处日久,已颇有感情。此时见三将应诺,就要离去,连忙道“请稍等。”
他向姜子牙道“师叔恕弟子无礼。弟子在商营数月,知邓九公此次伐周并非所愿,乃被迫而为,商朝派去接替他镇守三山关的将领携重兵而去,逼着他将部下军卒尽数带来西岐。婵玉姑娘数次说及此事,深为忧虑此战之后,她父亲不知会落得如何。师叔如有接纳之意,请准弟子去为武成王投书,弟子愿凭此数月交情,劝他父女归周。”
姜子牙道“哦,你有把握”
土行孙道“弟子放两位师弟脱困时本当从速离去,但师父曾教弟子,为人之道首重一个诚字。邓九公父女待弟子心意至诚,值其进退两难之时,岂能置之不顾弟子不知师叔原来早有招降之意,此于邓九公洵是明路,把握不敢说,弟子愿倾力以报前谊。”
姜子牙看了他片刻“好,邓九公若是愿意,三日之后,本相独身前往商营相请,也示我西周求贤之诚。”
两日之后,邓九公命太鸾约束士卒,自己带着一双儿女入西岐城请降。拜见过姬发,被姜子牙邀入相府,与众将及昆仑弟子相见。
邓九公先谢过姜子牙宽容之恩,复向黄飞虎道谢。他也不是无知之辈,当日领命往三山关时虽不尽如意,已在庆幸至少女儿得免厄运。稍过数日,更想明此事并非凑巧,心中暗暗感激。
待见过礼,姜子牙令众将退去,请了惧留孙来与他们相见。邓九公父子三人都是凡人,对土行孙的本事已经十分惊叹,此时听说这位是土行孙的师父,肃然起敬,以上仙相称。
惧留孙这几日实在被徒弟缠不过,只得去问了姜子牙这婚事要怎么个说法。姜子牙秉承着一贯的明睿智慧,深深知道这些师兄们日子过得离凡世有多远,着实跟他强调了人族婚俗绝对关双方长辈的事,而且是要有仪式才在一起的。惧留孙这才多留了几天,等着见到邓九公,表明了提亲之意。
邓九公听说自己已经应允过这门婚事,一脸茫然,他怎么不记得有这回事
邓婵玉早听到时已是满脸通红,此时见父亲疑惑,想了想,忽而大怒,一拳砸在土行孙头上“你是不是把父亲灌醉了骗他答应的”
土行孙捂着脑袋满脸不解“不是你说婚事要听父亲的,又说他除非喝醉了不可能答应”
“我我哪是这个意思”
邓秀一脸痛苦,那天喝酒他也在场,邓九公分明答应的是杀了姬发和姜子牙才算数。可可这话现在能说吗
姜子牙脸色已经十分凝重“王旗既如此,你又为何去了邓九公军中”
土行孙忽地露出几分扭捏“弟子,弟子闲游到三山关时,恰碰上了邓九公的女儿婵玉姑娘”
众人表情怪异地看着他。
土行孙有些尴尬,“嘿嘿”笑了两声,道“师父,弟子与邓姑娘有了婚姻之约,能不能晚些时候再回山”
姜子牙也不是很镇定,“你说的是邓婵玉”
土行孙连连点头。
姜子牙看着他,自知不当以貌取人,但他倒真没想到那位姑娘也如此豁达“这个,你,她确实已经答应了”
“呃,她父亲答应了”他偷眼看看师父,小声道,“邓九公说,说若是弟子愿帮忙,嗯,就是那个,他就把女儿嫁给我。”
听说是申公豹唆使,他师父脸色才好容易缓和了几分,土行孙不敢再提醒他。吞吞吐吐说了半句,忽听有人轻笑出声。众人从各种匪夷所思中醒神看过去,竟是杨戬笑得肩膀轻轻颤抖“原来答应了你这个”
前日夜里他用惑神术套土行孙的话,正说到邓九公许诺他刺杀成功如何如何,土行孙便警觉了,没有往下说。此时一听,自然明了。
土行孙脸立时就绿了,拼命跟他使眼色,生怕他乱说出什么来。
杨戬悠然看着他急了一会儿,才无视众人好奇的目光,慢慢道“只是她父亲答应有什么用那邓姑娘自己答应了没有”
土行孙摸摸脑袋“应该答应了吧,她说婚事父亲做主。”
惧留孙冷冷道“申公豹现在何处”
姜子牙心中叹息,若非他刺杀并未成功,以惧留孙的性情,怕是要先杀了徒弟再来自尽谢罪了。申公豹这一手险些害死了土行孙,不由得他不怒。当下恳切道“师兄恼恨于他原是情理,但此事尚有不解之处。殷商王旗非尽人皆可用,那昏君二子已失,王叔比干惨死,箕子、微子疏远朝堂,难道那昏君会亲征来伐不成此事于道门、于凡间皆非同小可,我当命人加急打探,并预作绸缪。还请师兄稍按怒气,来日清楚内情,我必给师兄一个交代。”
惧留孙摆手道“师弟说哪里话,这蠢材被人骗了还不知道,给师弟惹出这许多麻烦,蒙师弟不予计较,贫道已是感激不尽了。师弟但请依谋断而行,无需在意贫道。”
姜子牙叹道“多谢师兄,我此时倒是庆幸了,此事如我等一直被蒙在鼓里才是真个险极。”向土行孙道,“师侄可先起身吧。龙须虎,去请武成王和南宫将军,让武吉也过来。”
土行孙见师父点了头,又行了个礼,起身站到一边。
不一时黄飞虎等人进帐,见土行孙在此都不觉一怔。姜子牙稍作解释,便将申公豹之谋说与他们,末了道“我原想慢慢拖着,等邓九公被殷商朝堂逼得狠了,再从容劝降。而此阴谋若真,就不能这样等了。武成王不妨先修书劝之,无论成与不成,南宫将军与武吉即刻整军备战,三日之内全力出击。若能生擒邓九公,再慢慢劝降不迟。”
土行孙在旁听了,不觉心惊,他与邓九公父女相处日久,已颇有感情。此时见三将应诺,就要离去,连忙道“请稍等。”
他向姜子牙道“师叔恕弟子无礼。弟子在商营数月,知邓九公此次伐周并非所愿,乃被迫而为,商朝派去接替他镇守三山关的将领携重兵而去,逼着他将部下军卒尽数带来西岐。婵玉姑娘数次说及此事,深为忧虑此战之后,她父亲不知会落得如何。师叔如有接纳之意,请准弟子去为武成王投书,弟子愿凭此数月交情,劝他父女归周。”
姜子牙道“哦,你有把握”
土行孙道“弟子放两位师弟脱困时本当从速离去,但师父曾教弟子,为人之道首重一个诚字。邓九公父女待弟子心意至诚,值其进退两难之时,岂能置之不顾弟子不知师叔原来早有招降之意,此于邓九公洵是明路,把握不敢说,弟子愿倾力以报前谊。”
姜子牙看了他片刻“好,邓九公若是愿意,三日之后,本相独身前往商营相请,也示我西周求贤之诚。”
两日之后,邓九公命太鸾约束士卒,自己带着一双儿女入西岐城请降。拜见过姬发,被姜子牙邀入相府,与众将及昆仑弟子相见。
邓九公先谢过姜子牙宽容之恩,复向黄飞虎道谢。他也不是无知之辈,当日领命往三山关时虽不尽如意,已在庆幸至少女儿得免厄运。稍过数日,更想明此事并非凑巧,心中暗暗感激。
待见过礼,姜子牙令众将退去,请了惧留孙来与他们相见。邓九公父子三人都是凡人,对土行孙的本事已经十分惊叹,此时听说这位是土行孙的师父,肃然起敬,以上仙相称。
惧留孙这几日实在被徒弟缠不过,只得去问了姜子牙这婚事要怎么个说法。姜子牙秉承着一贯的明睿智慧,深深知道这些师兄们日子过得离凡世有多远,着实跟他强调了人族婚俗绝对关双方长辈的事,而且是要有仪式才在一起的。惧留孙这才多留了几天,等着见到邓九公,表明了提亲之意。
邓九公听说自己已经应允过这门婚事,一脸茫然,他怎么不记得有这回事
邓婵玉早听到时已是满脸通红,此时见父亲疑惑,想了想,忽而大怒,一拳砸在土行孙头上“你是不是把父亲灌醉了骗他答应的”
土行孙捂着脑袋满脸不解“不是你说婚事要听父亲的,又说他除非喝醉了不可能答应”
“我我哪是这个意思”
邓秀一脸痛苦,那天喝酒他也在场,邓九公分明答应的是杀了姬发和姜子牙才算数。可可这话现在能说吗